超强台风舒力基(英语:Super Typhoon Surigae;朝语:수리개;国际编号:2102;联合台风警报中心:02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Bising)是2021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个被命名的风暴。“舒力基”一名来源于朝鲜,含义为黑鸢。2003年台风“鸣蝉”被退役后替补名为“彩虹”,然而“彩虹”此名在2015年第二次使用后也被退役,其再替补名即为“舒力基”,本次为“舒力基”名称首次使用。
台风“舒力基”于2021年4月14日凌晨被认定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而后其逐渐增强,于4月17日发展至中央气象台认定的超强台风级别,并于18日凌晨达到强度巅峰,成为多家机构认定下2021年最强的台风与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四月全球最强的热带气旋。而后其逐渐减弱变性为温带气旋,最终于24日晚20时被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
受台风“舒力基”影响,菲律宾至少3人死亡,经济损失至少5500万比索。其抽水效应亦导致中国华南降水被削弱,使得当地气象干旱持续;其下沉气流使得华南增温;并对东亚大气环流形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避免台风名称的混乱,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关国家和地区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该命名表共140个名字,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
2003年9月,台风“鸣蝉”席卷韩国,造成重大经济与人员损失(主词条:台风鸣蝉),因而“鸣蝉”一名在事后遭到退役,其位次空缺由朝鲜提供的新名称“彩虹”取代。“彩虹”一名于2009年与2015年共使用两次,但其于2015年第二次使用时亦由于吹袭中国华南而在当地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损失(主词条:台风彩虹),因此事后“彩虹”一名也于2016年2月在美国檀香山举行的台风委员会第48届年度会议中遭到退役,成为了继“莫拉克”“凡亚比”之后第三个遭到退役的替补名。
在2017年2月21~24日于日本横滨举行的台风委员会第49次届会中,由朝鲜提供的新名称“舒力基”(Surigae)通过票选成为“彩虹”的再替补名,其意思为黑鸢,是一种鹰,本次为“舒力基”名称首次使用。
2021年4月10日,台风胚胎94W生成。
4月11日晚上23时30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评级提升为“中”。
4月12日下午14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晚间19时30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评级提升为“高”,并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4月13日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对其发布烈风警报。晚间20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给予编号02W。同时,香港天文台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
4月14日凌晨,中央气象台认定台风“舒力基”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早晨5时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南方约1940千米的洋面上,位于北纬7.9度、东经137.4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8百帕,七级风圈半径120~240千米。
4月15日下午,中央气象台将“舒力基”升格为强热带风暴。15日下午17时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南方约1740千米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即北纬8.8度、东经135.8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2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85百帕,七级风圈半径200~240千米。
4月16日上午,中央气象台将“舒力基”升格为台风。16日上午8时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南方约1630千米的菲律宾东部洋面上,即北纬8.9度、东经134.8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5百帕,七级风圈半径200~240千米,十级风圈半径50千米。
4月17日凌晨,中央气象台将“舒力基”升格为强台风。早晨5时认定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南方约1280千米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位于北纬10.3度、东经131.9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5级(5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40百帕,七级风圈半径220~260千米,十级风圈半径100千米,十二级风圈半径45千米。
4月17日下午,中央气象台将“舒力基”升格为超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6级(55米/秒)。
4月18日凌晨,中央气象台认定“舒力基”达到强度巅峰,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以上(68米/秒)。
4月20日下午14时,中央气象台将“舒力基”降格为强台风。
4月22日晚间20时,中央气象台将“舒力基”降格为台风。
4月23日下午17时,中央气象台将“舒力基”降格为强热带风暴。晚间20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4月24日上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判定“舒力基”转化为副热带风暴。下午14时,日本气象厅将“舒力基”降格为热带风暴。同时,中央气象台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4月24日晚20时,中央气象台认定舒力基已变性为温带气旋并且对其停止编号。
4月25日上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出最后警告。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表示舒力基转化为温带气旋。
台风“舒力基”在不到40个小时内,从28米/秒迅速增强到了60米/秒,很快从热带风暴加强为超强台风,强度爆发的速度远超各机构预期。据中央气象台初报,其巅峰时期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7级,中心最大风速达6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达905百帕(最佳路径中进一步提升为72米/秒,895百帕),强度已超过了2015年4月的超强台风“美莎克”。“舒力基”巅峰时期核心云团直径一度达500千米以上,体型非常庞大,甚至还超过了2013年的超强台风海燕。4月18日凌晨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舒力基”强度进一步提升至165海里/小时、888百帕,使得“舒力基”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四月全球最强的热带气旋。
在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与日本气象厅的监测评级中,“舒力基”被评价为2021年太平洋台风季的最强台风,而在中央气象台的评价中,“舒力基”在初报中与2021年第14号超强台风“灿都”并列为年度最强风暴,但在事后发布的最佳路径中被单独评为2021年的最强台风。
舒力基核心云团卫星分析图
各机构对2021年超强台风舒力基与灿都评级对比
超强台风名称 中央气象台 日本气象厅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风速(2分钟)气压 风速(10分钟)气压 风速(1分钟)气压
台风舒力基 72 m/s 895 hpa 120 kt 895 hpa 170 kt 882 hpa
台风灿都 68 m/s 905 hpa 115 kt 905 hpa 155 kt 902 hpa
虽然台风”舒力基“对中国没有直接吹袭破坏影响,但仍有一定间接影响。在大气环流的作用下,当“舒力基”靠近中国时,会吸收沿海地区的水汽,会对华南沿海水汽形成比较明显的“抽水效应”。对于福建省而言,”舒力基“生成时,福建省正在降水,“舒力基”形成后吸收了一定的水汽,避免了短时强降水的产生,这有利于城市的排涝工作。福建省这次降水在”舒力基“的吸水效应下强度表现较为微弱,未给城市带来破坏,又缓解了一定程度上的气象干旱,是一场有益的降水。但随着“舒力基”强度的增强,吸收水汽增多,福建省降水相应减少,气象干旱有持续的态势。对于广东省而言,“舒力基”的吸水效应使得其原本预报的雷雨并未如预期发生。
随着台风“舒力基”逐渐西北行,21至22日,广东省除西部偏西地区外其余大部可能受其外围下沉气流影响,阳光增多,气温明显上升。
“舒力基”不仅强度高,而且尺寸巨大,是一个大型超强台风。作为一个风场直径超过1000千米的系统,“舒力基”影响的不仅仅是它旁边的菲律宾,还有整个东亚大气环流。对中国而言,“舒力基”首先会吸引东北、东海的冷空气南下,吹进浙江、福建和台湾,台湾海峡将长时间大风呼啸,厦门会出现刮台风的感觉。华东华南沿海将因此出现海上大风。在台风“舒力基”往北行进的过程中,陆地上的冷空气也在东移南压,南北高低系统环流叠加会使得气压梯度加大,会明显增强海上风力。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于2021年4月16日晚上11时发出一号风暴信号,并于4月17日下午5时对吕宋岛卡坦端内斯省、维萨亚斯群岛、北萨马省、东萨马省、萨马岛及民答那峨岛发出二号风暴信号。
截至2021年4月20日,菲律宾的最高台风预警等级仍然维持在2号风讯。
虽然台风“舒力基”并未登陆,但其对菲律宾仍有着一定直接吹袭的影响,并造成了一定破坏与人员伤亡。
当地时间4月20日上午8时,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发布报告称,台风“舒力基”已至少导致2人死亡,1人失踪,另有1人受伤。报告称,台风“舒力基”导致至少12913户家庭共计50523人受灾。各地政府提前撤离159978人,减少了台风带来的灾害。截至20日,菲全国范围内共发生与台风有关的各类事故60起,其中包括56处洪水、1起火灾、1起船只倾覆事故和2起树木倒塌事故。
菲律宾国家减灾委4月21日上午8时发布消息称,台风“舒力基”已经导致至少3人死亡,10人受伤,另有1人失踪。菲律宾全国范围内共计有229829人受灾,1022座房屋被损毁,农业损失超过4500万比索(约合人民币6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损失超过1000万比索(约合人民币1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