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之后》为莆仙戏名剧,中国当代十大悲剧之一。是剧作家陈仁鉴在1956年据莆仙戏传统剧目《施天文》(又名《三天媳妇害婆婆》)整理改编的,福建仙游县鲤声剧团同年首演。《团圆之后》成为鲤声剧团的“镇团之宝”。该剧曾于1959年晋京参加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观看演出,并和全体演职员合影留念。田汉著文认为可以“列入世界悲剧之林”,被誉为“莎士比亚式大悲剧”。
1960年,莆仙戏《团圆之后》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艺术片,在全国公映。1998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委托广州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VCD影碟片。
施佾生高中状元回到家中,正是他和柳氏新婚之日,再加上皇帝恩准为其母叶氏建造贞节牌楼。施家三喜临门。但这对于叶氏却是大难临头。原来叶氏和表兄郑司成从小青梅竹马感情甚笃,只因叶氏父兄嫌穷爱富,强把她嫁到施家。而叶氏从未与郑司成断绝关系,叶氏过门五个月,丈夫死去,不久她生下施佾生,他实际是郑司成之子。叶氏苦心将施佾生教养成人。叶氏深恐隐私被发现,犯下欺君之罪招致灭门,惟一良策便是与郑司成割断情肠。状元妻柳氏温顺贤惠,遵循礼教,天不亮即到叶氏房里拜见太姑,不料碰上郑司成。叶氏见隐私已露,无颜见人含恨自尽。舅舅叶废丁再三逼问柳氏太姑自尽原因,柳氏不敢实说,叶废丁便咬定是她逼死叶氏,到衙门告状。柳氏把实情告诉施佾生。施佾生无计可施,一方面怕真情暴露满门抄斩,另一方面怕不吐真情柳氏难保。忽听知府杜国忠到,情急之下,施佾生要柳氏承认逼死太姑,以后再设法搭救。杜国忠不问原由,将柳氏下狱。叶废丁仍不满,到按司衙门告状。按司洪如海提审柳氏,柳氏自认逼死太姑,洪如海大怒,痛责柳氏和她父兄各40大板。施佾生见状心如刀绞。洪如海判柳氏死刑,施佾生吓昏过去。施佾生求杜国忠说情。杜国忠想弄清此案,升官进爵,要求洪如海将案子交他审理。施佾生探望柳氏,柳氏决心以死了却此案。施佾生怕杜国忠弄清真相,也想以死救出柳氏一家。夫妻互诉衷情。谁料,他们的谈话被杜国忠偷听。施佾生回家,见郑司成痛哭叶氏,施佾生想自己一家都是被他所害,于是在酒中下毒,决心与他同归于尽。郑司成知酒中有毒后,一口饮下,死前说出他和叶氏的关系以及俏生的身世。施佾生听后悲痛万分,接着喝下毒酒。杜国忠、洪如海前来捉拿郑司成。施佾生死前质问他们,郑司成是他父亲,有什么罪?柳氏从狱中赶来,见丈夫即将死去,生离死别肝肠痛断。杜国忠和洪如海要为柳氏请建“节孝楼”,柳氏不要,支开杜国忠和洪如海,撞墙而死。贞节楼埋葬了施氏一家。
莆仙戏名剧《团圆之后》,源于《不用刑审书》卷四《张县令设计翻案》篇,又名《父子恨》,是剧作家陈仁鉴在1956年据莆仙戏传统剧目《施天文》(又名《三天媳妇害婆婆》)整理改编的,福建仙游县鲤声剧团同年首演。
此剧在清末民初,福建仙游莆仙戏振瑞班、双玉班均常演出。剧情:某妇新婚三日,婆母自尽。新妇到案自认忤逆,县令投其入狱……县令借故杖某衙役妻,并与新妇同监。役妻大骂县官,妇慰之,并吐肺腑,始知婆母与人通奸,被她触见而自尽,于是案定。
上世纪50年代,陈仁鉴在福建仙游莆仙戏剧团当编剧时,偶然发现了从民间搜集的剧本《施天文》。原剧系公案戏,写施天文的妻子柳氏撞见婆婆偷情,婆婆无颜自尽。为保婆婆名节,柳承认是因自己顶撞婆婆而致其自尽。后来,知县复审,终于探明隐情捉出奸夫,使将被问斩的柳氏重获自由。陈仁鉴认为,原戏宣扬的是封建礼教,决定改变艺术表现形式,以控诉封建礼教对人性的迫害。于是,他将这出戏改编为《团圆之后》。
在《团圆之后》剧本中,陈仁鉴将施天文改名施佾生作为主角。施在考中状元后,为年轻守寡的母亲叶氏请旨旌表。但是,叶氏在婚前就与郑司成有情,一直未断。在施佾生婚后第三天深夜,叶氏和郑司成商量欲了断前缘以保名节,但郑不肯。第二天清晨,施的新婚妻子柳氏向婆婆请安时撞见郑司成,叶氏羞愧难当,悬梁自尽。为了施家声誉,施命柳氏暂时认罪,其后又不忍妻子冤死,遂向县令求情。最后,为保施家祖泽和母亲名节,施欲毒死郑司成,却发现郑乃其生父。于是,他将毒酒灌进了自己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