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堤,旧称苏公堤,是一条贯穿西湖南北风景区的林荫大堤。苏堤始建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时疏浚西湖,并利用挖出的淤泥葑草堆筑起一条南北走向的堤岸。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栖霞岭,堤岸两侧柳树成行,绵延近3公里。苏堤上有六座桥,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苏堤的美景,苏堤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也是西湖十景之首。
苏堤上有六座始建于北宋(960—1127年)的单孔半圆拱石桥,每座桥的净跨约6—8米,自南向北依次命名为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桥体为条石砌筑,桥栏雕花,形态小巧、工艺精致。
桥长17米,净宽7米,单孔净跨7.4米,半圆石拱桥。映波桥与花港公园相邻,垂杨带雨,烟波摇漾。
桥长16.9米,净宽6.4米,单孔净跨6.2米,是一座半圆石拱桥。“锁澜”二字和“映波”是对仗的。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俶塔,近实远虚。
桥长16.9米,净宽7米,单孔净跨4.7米,半圆石拱桥。望山桥上东眺吴山,西观丁家(山),层峦叠嶂,岚翠可挹,望山之趣更在“双峰插云”“不见庐山真面目”“妙处难与人说”。
桥长16.9米,净宽4.0米,单孔净跨6.3米,是一座半圆石拱桥。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
桥长16.8米,净宽4.3米,单孔净跨5.9米,是半圆石拱桥。东浦桥亦有称“束浦桥”,是湖上观日出最佳点之一。“东浦”二字点出了岳湖水流东注的意思,而杭州话“东浦”和“东坡”的发音也差不多。
桥长21.1米,净宽4.3米,单孔净跨8.1米,是半圆石拱桥。曾几何时,站在这座桥上,听到寺钟悠扬,呜呜然铺向西湖对岸。那便是有名的“凤林晓钟”。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苏堤上栽植玉兰、樱花、芙蓉、木樨等多种观赏花木,一年四季,姹紫嫣红,五彩缤纷。而时序变换,晨昏晴雨,氛围不同,景色各异。如诗若画的怡人风光,使苏堤成了人们常年游赏的地方。
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首,景观由苏堤和清明时其上泛绿的植被组成。苏堤是跨湖连接南北两岸的通道,穿越了整个西湖水域,是观赏全湖景观的最佳地带。
乘杭州公交4、31、52、87、133B、西湖内环线、游2路等苏堤站下车。
苏东坡曾二度来杭为官,一是宋熙宁四年(1071年)到宋熙宁七年(1074年)时任杭州通判,二是元祐四年到六年任杭州知州,前后共五年。
苏轼刚刚来杭州时,就发现运河上的船只航行速度极慢。苏轼向当地人打听情况,一位生活在运河旁的人抱怨道,运河中的淤泥实在太多了,疏浚运河是个大工程。河里淤泥不少,而一艘船要走三五天才能出城,所以只能先堆在岸边了。苏轼决心疏浚运河,他派遣军队疏通杭州运河,不到半年就疏浚运河长达十余里,运河的水深八尺,船只往来顺畅。
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四月的一天,杭州父老来到太守府衙,请求苏轼治理西湖的。苏轼听后非常忧心,十八年前他担任西湖通判时,水草只遮盖了十分之二的湖面,如今已经遮盖了一大半。照此速度发展下去,几十年后西湖就将完全被水草覆盖。苏轼立刻上书向朝廷说明问题的严重性,请求朝廷拨发钱款治理西湖。
治理西湖,看上去很简单,清除水草和淤泥即可。但是挖出来的淤泥和水草堆积如山,到时候又该如何处理。思考后,苏轼决定用湖底的淤泥和水草筑造一座长堤,连通南岸和北岸,这样不仅能解决难题,还能增加行人的便利和湖面的美丽。苏轼也采纳了钱塘主簿的建议,命人将沿岸部分开垦出来,让农人种植菱角。农人在种植菱角前都会清理水草.,这样就解决了水草滋生的难题。之后,宋朝廷批准了苏轼的提议,并下拨专用款项。苏轼立刻组织人开湖筑堤。半年后,西湖焕然一新,湖水干净清澈,一道长堤连接南北两岸。苏轼又让人在长堤两岸种植杨柳、修建亭台,给西湖增添魅力。
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第二次赴杭,任杭州知州。七月三日上任之时,在其《杭州谢执政启》中即表达了对西湖堰塞衰败的遗憾之情,“湖山如旧,鱼鸟亦怪其衰残”。
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四月二十八日,在苏轼的主持下西湖开浚,四月的杭州呈现“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佳节逢梅雨”的景象。二十九日,苏轼奏《乞度牒开西湖状》,向朝廷列举了5条西湖不可废除的理由,涉及生活用水、农业灌溉、河道畅通,有利水运、国家酿酒等方面。
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五月五日,苏轼另奏《申三省起开西湖六条状》。同年九月,西湖疏浚事宜竣工,包括疏浚矛山、盐桥二河及修六井、作长堤。
明代成化年间,里西湖又大量变成了乡民的农田。
明正德三年(1508年),郡守杨孟瑛重新辟建苏堤。
明代嘉靖十二年(1533年)后,兵火蜂起,兵士把苏堤上的桃柳树全砍光。
明万历二年(1574年),盐运使朱炳如再行种植,到了崇祯年,苏堤上柳树尽皆合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