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买胭脂》是小梨园流派传统剧目《郭华》的其中一折,故事的文本取自元杂剧《王月英元夜留鞋记》。《郭华·买胭脂》讲述的是北宋年间,秀才郭华进京赶考,在汴梁桥边与商铺之女王月英邂逅,两厢倾慕。郭华借买胭脂之名,到商铺追求王月英,却不巧被货郎爱二撞见。三个人一台戏,表演风格细腻典雅,语言充满生活气息,是一出轻松幽默的爱情轻喜剧。
《郭华·买胭脂》涵盖了生角、旦角和丑角基本的表演规范和程式舞蹈,是许多梨园戏演员的开蒙戏。除此之外,还有《事久弄》、《陈三五娘》的《留伞》和《睇灯》都属于梨园戏演员的入门戏。
郭华的行当属于小生,人物性格懵懂可爱。扮演郭华的演员张纯吉是一位资历丰富的老演员,他将郭华见到月英太过激动导致口不择言的憨劲,演绎得十分生动。
在《郭华·买胭脂》中,有一段剧情讲的是郭华为了和月英多待一会儿,便没话找话。“月英你吃了没?一天吃几顿?一顿吃几碗?”三连“废话文学”式的发问把月英都气笑了。看似直白的话语透露出憨书生郭华纯情的一面,原来古代小情侣表达心意的时候也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
郑雅思扮演的女主角月英,在《郭华》这出戏中属于二格旦,这是梨园戏独有的一个行当,介于大旦和小旦之间,它有大旦的温柔温婉,又有小旦的活泼灵巧,是表演极其丰富的一个行当。在《郭华·买胭脂》中,以小旦的演绎为主,而到了《郭华·入山门》一折则是大旦的演绎为主。郑雅思认为,演员要如何拿捏两个行当之间的分寸,进行准确的演绎,这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看点。
郑雅思将王月英小家碧玉的俏皮娇羞演绎得入木三分。但是在刚接触月英这个角色的时候,她的恩师曾静萍觉得她演得像《陈三五娘》里的闺门旦五娘。因为月英是胭脂铺的小老板,郑雅思便去观察做生意的人,从他们身上学到了生意人的伶俐,然后运用到表演当中。
当郭华和月英正在胭脂铺内准备表白心意的时候,这出戏的“搞笑担当”爱二摇着铃就出场了。《郭华·买胭脂》是由小生、小旦、小丑组成的“三小戏”,爱二这个角色的行当就属于丑行。扮演爱二的演员郭智峰调侃到,他是郭华和月英谈恋爱的“电灯泡”,虽然爱二体会不到谈恋爱的甜蜜,但却可以围观恋爱中那种别别扭扭的氛围。
郭智峰为观众刻画出一个热情好客、幽默风趣的货郎形象。郭智峰告诉我们,他从中国传统民俗画货郎图中获得人物形象的灵感,而在表演程式上,他则是从许天相、龚万里、林赋赋这三位前辈身上汲取养分。
一出看似结构简单的折子戏,但是每一句道白,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唱段,都是演员反复研究的心血凝结,这或许就是这出戏长演不衰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