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大藏寺所在地,山形如一头巨象,寺院建在象的颈部。此外,附近山势如同环绕中央,自然形成一座十三尊大威德金刚坛城之排列。在寺院中心可远眺东、南、西、北各有一峰,是坛城的四方护法。
建筑特点
大藏寺历代以来发展至过百间建筑物,如同一座小城。寺僧在寺院全盛时代超过八百人之多,但在文献上一般记载为五百之数,乃取自佛教史上五百罗汉之意。
入寺门,过约20米宽的广场就到了大经堂:镀金屋顶,正面悬挂黑底白纹的八宝图。经堂内饰繁丽,墙壁上层是精致的唐卡。殿堂中间用供曼扎(最高规格的供佛器物)供奉佛像和活佛画像,左侧耳殿四墙供千尊佛像,右侧耳殿供千尊度母像。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期,大藏寺有弥勒殿三座、宗喀巴大师殿、大雄宝殿及护法殿等六座佛殿,又有祈竹楼及堪康楼各一座作两位法台历代住锡之处。大殿之楼顶为鎏金铜瓦,乃汉地皇帝所赐。寺院后山上有闭关院一座,供寺僧禅修闭关之用。在寺院前方,有一座三十米高的佛塔,内有无数珍贵圣物。
典藏文物
在历史上,由于其悠久寺史及其规模,大藏寺被尊称为"札仓第二",地位仅次於格律派祖庭甘丹寺。堪称格律派在川北一带之总寺,于宗喀巴大师诸传记、《安多政教史》及明、清二代史料中常有提及。在拉萨布达拉宫中,有一幅"西藏重要寺院"壁画,其中亦包括这座大寺。
大藏寺各殿均有圣物及珍贵经书无数,弥勒殿供有几十米高的未来佛圣像。即使是普通的僧舍,每间楼中俱有《大藏经》(在藏传佛教中分为"甘珠尔"及"丹珠尔"两部)整套,每间房的墙壁及天花绘满了壁画,记载佛陀及历代祖师之生平史传。
在明、清两代,寺院倍受历代帝皇及朝廷尊崇,长期得到历代帝皇的供养,其中包括法物、印章、黄金、宝物、布料及僧人日用所需。大藏寺保存着乾隆皇帝所赠象牙印章一枚、乾隆所供织锦布料少许、御赐天衣及五佛冠(当年有五十套之多,价值连城)散件、历代圣旨及诏书多函及明代大将军所供铜锣一个。这个铜锣是大藏寺之宝物,其锣声异常宏亮及美妙,远近知名。除来自明、清两代历代帝皇及西藏中部的无数珍贵供品及尊重外,大藏寺在历史上亦得当地十八土司的支持及供养,成为川北一带的佛法权威与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