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经济》是林毅夫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2012年9月。
该书从纵横两个方向解码中国经济,还原了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鲜活画卷。全书主要探讨了中国在近代由盛转衰的原因,以及此后几代中国知识分子为复兴民族大业所作的努力、所遭遇的挫折和取得的成就,并分析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可能。
全书的主脉络是纵横双向解码中国经济,还原了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鲜活画卷。纵向看中国经济的沉浮,从19世纪前的辉煌到近现代的衰落,再到如今的兴起,在历史长河中辨析演变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机遇与挑战;横向按城乡或部门剖析,由于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造成了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这个体制的由来与改革按照两条线索讲述:一条线是农村的改革,关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讨改革后相关的问题如粮食安全、农业劳动力转移,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另一条线则聚焦城市改革问题,分析了1978年前后城市改革的不同方式及其影响,城市改革的难点和出路。然后分专门章节回顾国企改革、金融体系改革;最后讨论了时下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新农村建设、公平与效率等,并总结反思了经济学界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各种看法。
该书首版《中国经济专题》在2008年一经出版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曾获得多个畅销奖项和优秀图书奖,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其中英文、德文、泰文、日文版还入选了“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有效地推动了西方读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清楚认识。该书是在首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结合当时最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新变化全面更新了相关数据和分析内容,并新增一篇关于“全球失衡、储备货币与全球治理”的附录。
林毅夫,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并担任主任一职。2008年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成为担此要职的发展中国家第一人。2012年在世界银行的任期届满,返回北大,继续教学研究工作。现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在国内外多个有关发展政策、农业、减贫的委员会、领导小组兼职。
作者通过对李约瑟之谜的解答,探寻中国近代由盛转衰的原因。为什么19世纪之前,中国是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而现代则落后欧美,作者给出了视角新颖的解答。中国的衰落,可在科举制上找到根由,而民族复兴的感情又源自儒家文化。“中国的科举取士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由此形成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数学和可控制实验等的学习,因此,中国也就无法自发地产生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从而在西方发生工业革命后的短短几十年时间内,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迅速由领先变为落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人接触西方经济学知识,很多人信奉“最小政府”,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少越好。但这需要有个前提,即市场机制可以良好地发挥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最小政府’并不是最优的选择。”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发挥后发优势,政府有能力、有必要发挥适当的作用:收集和提供信息、协调、对企业进行外部补偿。
《解读中国经济》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重点阐述了自生能力理论和比较优势战略。书中对华盛顿共识、休克疗法、渐进式改革、东亚奇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诸多问题的探讨。
该书虽然是对中国经济的解读,但内容不仅仅限于星星点点的经济问题,而是全方位、逻辑连贯地解读中国发展问题。对合作化运动、城乡户籍隔绝制度、地区粮食自给自足等问题,作者都细致准确地概括呈现给读者,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制度的起因与演变历程。
书名 出版时间 出版社 ISBN 备注
《解读中国经济》2012年9月 北京大学出版社 978-7-301-21412-1 第1版
《解读中国经济(增订版)》2014年9月 北京大学出版社 978-7-301-24849-2 第2版
《解读中国经济:聚焦新时代的关键问题》2018年9月 北京大学出版社 978-7-301-29702-5 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