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陈醋是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王勿桥乡的特产,已有500多年历史。王勿桥伏陈醋具有醋色泽深褐清晶、浓香厚醇、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营养丰富、久存不腐的特点,其入汤溢香满屋,调菜鲜美可口,是调味品之上乘。
伏陈醋主料为小麦,其醋曲亦为小麦制成。每年夏至时节,选取当年成熟的冬小麦进行研磨、再与井水搅拌、放入曲坯通过人工踩曲形成毛坯曲砖,再将工序在制品毛坯曲砖搬运到曲房,在恒温条件下大约一周左右形成醋曲。
制成曲砖放入发酵池,酵池口用新麦秸盖严,让其自然发酵。十五天后,从池中取出。粉碎后迎头伏装缸。装缸时,最好从深夜两点开始,因为那时没蚊虫叮咬。到第二天上午9点前全部密封。把密封好砂缸抬到院子里,日晒夜露半个月后,把缸盖逐一打开,检查发酵情况。发酵情况良好,再次密封,继续日晒夜露。
到霜降节,开始淋醋。这种醋叫头醋,质量最好;淋后再加水、密封,日晒夜露月余,淋出的醋,叫二醋;再加水密封一段时间,淋出的醋叫三醋。
正阳汉井伏陈醋为历史明醋,御用贡品,源于东汉,盛于明清。相传,东汉初年,叛贼王莽追杀刘秀,刘秀逃至正阳,人困马乏,躲进路边一处庄院,进院内方知为一醋坊。庄主见来人虽精神落魄,但气宇轩昂,便以礼待之。取院中井水以解渴,备餐并以多年瓮藏伏陈醋佐之以充饥。刘秀喝罢精神大振,连赞:“好水好醋也!”。及刘秀登基,不忘此醋,乃派人寻访,终在正阳寻得。刘秀龙心大悦,遂题“汉井坊”。汉井醋因之而得名,并进贡朝廷,成为历代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佐餐佳品。据有关文献记载:唐朝有“桃花醋”,元朝有“杏花醋”,明朝有“正阳伏陈醋”,足见其时的兴盛与辉煌。
1、其具有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帮助食物消化及吸收的功效,可用于缓解腹胀、腹泻、恶心及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
2、其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对于预防和辅助治疗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性疾病存在一定效果;
3、其具有降血脂、降血压及扩血管的功效,对于预防和辅助治疗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存在一定效果;
4、其具有抗氧化、促进皮肤血液循环的功效,可用于延缓衰老、润泽肌肤。
伏陈醋除食用外,配以乳香、冰片等中药,可制成膏药。医治骨折、骨碎,有特殊疗效;
用伏陈醋炒麦麸烘暖,对关节炎、腹痛、腹胀等有显著疗效。
如果久食伏陈醋,可以扶胃、降压、防脑炎、治流感。
有伏陈醋涂于毒虫咬伤、毒疮、红肿、撞伤淤血等患处,疗效非常好。
陈醋一般都是有保质期的,一般是24个月。按照原有的国家标准规定,食醋允许添加防腐剂苯甲酸钠,但不得超过1g/kg的上限,且要求在商标标签上给予明示。过去,酸度在6度以下的陈醋一般会添加防腐剂,标注保质期为2年。新规定将老陈醋酸度由4.5度变为6,酸度较高,完全可以抑制腐败变质,靠自身品质可在常温、阴凉环境下久放不坏,所以无需标注保质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