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明末诗人、抗清英雄。他自幼聪慧,“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从军征战抗清。一生中著有赋12篇,各体诗337首,在明末文坛上却有着不可磨灭的光辉。代表作有《南冠草》、《细林野哭》等。1647年10月16日,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七岁。
王勃(649年—676年),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王勃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擅长五律和五绝,文以《滕王阁序》最著名,诗则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上元三年(676年)八月,王勃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详细
李贺(790年—816年),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后世称李昌谷。仕途不顺,热心于诗歌创作,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代表者,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诗鬼”。元和十一年(816年),病卒,时年二十七岁。
鱼玄机 27岁 871年因罪处死 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
鱼玄机(844年-871年),女,晚唐诗人,初名鱼幼薇,字蕙兰。作为“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七岁就能够独立的作出有意境的诗了,南宋著名的出版家陈起所著《唐女郎鱼玄机诗》收录了她近五十首诗,以《赠邻女》最为著名。咸通十二年(871年)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
详细
王令
28岁 1059年因病去世 王安石对其文章甚为推崇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王令是一位颇有才华的青年诗人,他仅有短暂的十年创作时间,却写出了70多篇散文和480多首诗。他的诗作深受韩愈、孟郊、李贺的影响,构思新奇,造语精辟。代表作有《偶闻有感》、《暑旱苦热》等。嘉祐四年(1059)六月初二,年仅二十八岁的王令在贫病交加之中离世而去。
刘希夷 (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美姿容,好谈笑,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表作《代悲白头翁》有千古绝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相传其舅宋之问欲将此诗句据为己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
贾谊
33岁 公元前168年抑郁而亡 骚体赋的代表作家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他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又奠定了汉代骚体赋的基础。代表作有《吊屈原赋》、《鵩鸟赋》等。公元前168年,因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三十三岁。
徐祯卿
33岁 1511年卒于京师 被人称为“吴中诗冠”
徐祯卿(1479年-1511年),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师,年仅33岁。
高启
38岁 1374年被连坐腰斩 被誉为“明初诗人之冠”
高启(1336-1374),元末明初诗人,文学家。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代表作有《客中忆二女》、《梅花九首》等。1374年,为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又称陈思王。他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太和六年(232年),曹植在忧郁中病逝,时年4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