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凤被称为粤语流行曲之母,是港乐的“活化石”,完整经历了港乐的各个时代,1989年成为首位获得十大中文金曲奖金针奖的女歌手。1971年获香港十大歌手金骆驼奖,1977年在香港第1届金唱片颁奖礼上获得金唱片奖;《功夫舞》《猛龙特警队》两张唱片获颁白金唱片奖。1978发行首张粤语专辑《风雨同路》,同名歌曲获得十大中文金曲,专辑中的歌曲《卖汤圆》让她在中国内地受到关注。
详细
汪明荃是一个可以用歌声把你带回旧时代的女歌手,以电视歌的演唱著称,在香港演艺界被尊称为“阿姐”,2004年成为代表香港乐坛最高成就的金针奖得主。她曾经获得过11张香港白金唱片,在女歌手方面仅仅落后17张唱片的邓丽君和14张唱片的徐小凤排在女歌手的第三位,甚至比梅艳芳的10张唱片还要多。1979《像白云像青风》获得十大中文金曲。
仙杜拉被誉为“鬼马歌后”“女版林子祥”,对于资深的港乐迷来说,仙杜拉是一个比徐小凤还厚重的“上古大神”,仙杜拉60年代与安美娜组成的“筷子姊妹花”红遍乐坛,70年代初期解散。1974年主唱无线电视自制电视剧主题曲《啼笑姻缘》,与同期的许冠杰等共同掀起粤语流行曲的热潮,红极一时。
甄妮是香港乐坛真正意义上的“巨肺天后”,1978年甄妮开始和顾嘉辉、黄沾合作,在香港推出首张个人粤语专辑《奋斗》,打开香港唱片市场获得80万张的销量,为当年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认证的最高数字。1978《明日话今天》获得十大中文金曲,1979年《春雨弯刀》获得十大中文金曲。1984年成为首位香港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星。2011年成为代表香港乐坛最高成就的金针奖得主。
张德兰20世纪70年代中以童星身份进入娱乐圈,是港乐的天才童星,香港歌坛玉女偶像派歌手开山鼻祖,70年代她曾与汪明荃、沈殿霞、王爱明前辈艺人组成无线电视台的四朵金花。1978年歌曲《愿君心记取》荣获十大中文金曲,1979年歌曲《茫茫路》荣获十大中文金曲。
熏妮是港乐早期的演唱“教科书”,1978演唱卢国沾填词、日本音乐人古贺政《莎韵之钟》原曲的《每当变幻时》成为首届中文金曲的十大歌曲之一,把人生哲理歌推上高峰。纵使《莎韵之钟》被改编成许多版本,但卢国沾填词、熏妮演唱的《每当变幻时》被公认为词曲唱融合的最好的一个版本。
袁丽嫦是1970年代中期唱欧西乡土民谣及抒情歌曲为主的本地三男一女年青组合“PAWS”的成员之一,其后以中文名袁丽嫦作个人发展。1978凭借电视剧集主题曲《鳄鱼泪》一曲成名,并入选香港电台第一届十大中文金曲。
叶丽仪1970年参加无线电视《声宝之夜》歌唱比赛获得冠军进入香港乐坛,1974年与英国EMI公司签约彻底开启歌唱生涯,1976年发行粤语专辑《的士够生》,1979发行粤语专辑《的士够生第三集》。
陈洁灵是港乐“五大巨肺”之一,是TVB旗下华星唱片梅艳芳之前的“一姐”。1970年代加入乐坛,1975年加入新特乐乐队,与叶振棠成为主音歌手,唱英文歌为主,后作独立发展,70年代转唱粤语流行曲。
1972年14岁的关菊英凭借在市政局主办的歌唱比赛中获得冠军而闯入乐坛,是年少成名的天才型女歌手,早期以唱电视剧主题曲及插曲为主,1976年主唱无线长篇电视剧《狂潮》主题曲在流行乐坛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