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诗人、书法家。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等称为“仙宗十友”,主要作品有《咏柳》和《回乡偶书二首》。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龚自珍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袁枚倡导“性灵说”,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
详细
蔡东藩(1877年7月23日—1945年3月5日),名郕,字椿寿,号东藩,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今属杭州)人。著名演义小说作家、历史学家。1916年开始蔡东藩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中国历朝通俗演义》,时间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国九年,凡二千一百六十六年。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洪昇(1645年8月21日~1704年7月2日),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中国清代戏曲家、诗人。洪昇著有诗集《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杂剧《四婵娟》,传奇《长生殿》、《回文锦》、《回龙记》等。
厉鹗(1692年6月16日~1752年10月17日),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著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事》、《辽史拾遗》、《东城杂记》、《南宋杂事诗》等书。
厉良玉(1865年~1940年),字韫山,别署樊榭后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朝官员,晚清著名学者、教育家、篆刻家、书画家。厉良玉是西泠印社创立发起人之一,中日文化交流与民间外交的先驱,对日本近现代印学和书法影响颇深,作品在日本备受推崇。他是近代金石文化的集大成者,被誉为“融合皖浙两派的大师”,与吴昌硕、赵之谦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著有毛笔双钩四册《文秘阁》、《种榆仙馆印谱》、《补罗迦室印谱》、《古今印存》等。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8月29日),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作家、革命烈士。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郁达夫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怀鲁迅》等。
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原名施德普,字蛰存,常用笔名施青萍、安华等,浙江杭州人,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施蛰存博学多才,兼通古今中外,在文学创作、古典文学研究、碑帖研究、外国文学翻译方面均有成绩,是中国“新感觉派”的主要作家之一。
许晏骈(1922年3月15日~1992年6月6日),字雁冰,浙江杭州人,著名作家,以笔名高阳著作历史小说而闻名于世。许晏骈一生著作约90余部,105册,读者遍及全球华人世界,有人以“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来描述来形容高阳作品的受欢迎程度,代表作品有《胡雪岩》、《慈禧全传》、《红楼梦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