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庆,1973年被八一电影制片厂选中,担任电影《南海长城》女主角,从而踏入演艺圈。1979年凭电影《小花》崭露头角。1980年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并在同一年凭借电影《瞧这一家子》获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配角奖。此后,她与张金玲、李秀明并称为“北影三花”,从《芙蓉镇》到《原野》,再到《春桃》,连续几次荣获了由观众评选的大众电影百花奖影后称号,是80年代百花奖的宠儿,成为了当时中国电影的代表性人物。
详细
斯琴高娃
七八十年代金鸡/金像/百花奖影后 大陆首个金像奖影后
斯琴高娃,1979年主演战争片《归心似箭》正式出道。1983年,凭借剧情片《骆驼祥子》获得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第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1985年,凭借文艺片《似水流年》获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成为大陆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女演员。七八十年代与赵娜、洪学敏、韩月乔、宋春丽并称为八一厂的“五朵金花”,是除了刘晓庆和潘虹外,拿奖最厉害的女星。
潘虹 七八十年代二封金鸡奖影后 与刘晓庆并称为“银幕双旦”
潘虹,1976年便在影片《奴隶的女儿》中担任主角。1978年,凭借电影《苦恼人的笑》一举成名,还受邀参加了戛纳电影节的展映。1981年,出演《杜十娘》,夺得了第四届小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并提名第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此后,她相继参演了《人到中年》《火龙》《末代皇后》《井》等多部影片,包揽了1983年、1988年两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影后,是80年代金鸡奖的“亲闺女”,与刘晓庆并称为当时的“银幕双旦”。
详细
张瑜 七八十年代成为首位连获金鸡/百花/文汇/政府奖四冠的演员
张瑜,1973年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开始演员生涯,并参与拍摄电影《一分之争》。1980年,搭档郭凯敏主演电影《庐山恋》一炮而红,贡献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荧幕第一吻”,在片中充满灵性的表演帮助她获得了第四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更是成为了初代国民女神。同年,主演《巴山夜雨》成就金鸡奖首个影后。1981年,主演了《知音》和《小街》,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一年内连获金鸡奖、百花奖、文汇奖、政府奖四冠的演员。
详细
李秀明
七八十年代金鸡奖/百花奖影后 曾是“北影三花”之一
李秀明,1975年与冯奇、达式常联袂主演剧情电影《春苗》一炮而红。1976年,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与张金玲、刘晓庆并称为“北影三花”。同年,参与拍摄了电影《年青的一代》,俏丽的容颜、灵动的大眼睛给观众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1981年,主演了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斩获了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 、第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 。随后相继出演了《巨澜》《甜蜜的事业》《今夜星光灿烂》等影片。
龚雪 七八十年代金鸡奖/百花奖影后 曾是上影厂五朵金花之一
龚雪,1979年完成电影处女作《祭红》,正式开始演艺之路。1980年,搭档郭凯敏共同主演了《好事多磨》走红。1982年,主演的《石榴花》《快乐的单身汉》评价颇高,龚雪也成为了当时上影厂除了吴海燕、陈冲、张瑜、赵静之外的又一朵“金花”。1984年,已经小有名气的她终于凭借电影拿下了第七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和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影后。随后相继扮演了《子夜》中的冯眉卿、《七月流火》中的倪岫云、《楚天风云》中的唐楚梅等角色。
详细
陈冲 七八十年代百花奖影后 曾是上影厂五朵金花之一
陈冲,1976年主演电影《青春》踏入演艺圈。1979年,与唐国强、刘晓庆主演电影《小花》,并于次年凭借该片获得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和南斯拉夫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当年和陈冲一同竞争百花奖影后的女演员还有刘晓庆、张金玲、谢芳等人。随后相继出演了《苏醒》《大班》《末代皇帝》等多部影片,曾被《人物》杂志评选为全球最美的五十位女人,是80年代的代表性女星。
详细
王馥荔
七八十年代两届百花奖最佳女配角/一届金鸡奖最佳女配角
王馥荔,1973年出演电影处女作《水上游击队》。1975年,因在电影《金光大道》中成功塑造了贤惠、善良的农村妇女形象而获得了“天下第一嫂”的称号。1984年,凭借电影《咱们的牛百岁》获第七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1985年,凭借电影《日出》再度获第九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和第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后来还陆续出演了《风帆》《湖上人家》《家比天大》《红楼梦》等电影作品。
宋晓英
七八十年代金鸡奖最佳女配角/提名金鸡奖影后
宋晓英,1973年主演重拍版《平原游击队》开始在圈内崭露头角。1974年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随后作为长影厂力捧的花旦接连参演了《金光大道》、《锁龙湖》、《萨里玛珂》等电影作品,成为长影厂出镜率最高的女演员。1980年,凭借电影《苦难的心》获得第二届小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女主角奖。1983年,凭借电影《16号病房》获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1987年,凭借《鸳鸯楼》提名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
张金玲,七八十年代荧幕上红级一时的女星。1974年,因在重拍版《渡江侦察记》中扮演“刘四姐”走红。1979年,加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同年,因主演影片《从奴隶到将军》,获得文化部颁发的“优秀青年创作奖”。随后她相继参演了《瞧这一家子》《黄英姑》《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多部电影作品,与同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李秀明、刘晓庆一起并称为“北影三朵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