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问仁(1522年~1620年),字以元,西宁人,善诗文,对青海诗歌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惜大多散佚。他的诗歌艺术性颇高,赢得了大家的称赞,而且内容也能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事民疾。《观猎》一诗是他罢官回到西宁后的作品,诗人描写了在青海高原上观看将军围猎的场景,有声有色,形象生动,风格雄浑,狩猎犹写战场,慷慨激昂。“霜落兽初肥,将军自指挥。羌儿识兔窟,胡马趁鹰飞。云响雕垂箭,尘喧鹿夺围。平原日欲暮,长啸振缨归。”诗歌气势磅礴,耐人寻味。
夏嘎巴一世措周仁卓(1781年~1851年),出生于双棚西的娘加村,俗名阿旺扎西,是青海佛教界出名的高僧,也是青海著名的文人墨客。夏嘎巴一世措周仁卓一生云游各地,以苦修出名,著有《夏嘎巴自传》、《四幻书》、《道歌集》等20系函,辑成《夏嘎巴全集》。在佛学理论上,他无门户之见,对各派精要兼收并蓄;同时他又是一位民间文学家,其著作吸收了大量的民间故事、神话、寓言、谚语等,通俗生动,在民间广为流传。
朱向芳,字维庵,青海西宁人。他“性慷慨,有大志”,然而一生穷困,“家徒四壁”,只以设帐教书为生。他善诗文,尤以五言古诗为最,据说一生著有诗六、七百首,可惜大多散佚。1924年由其孙朱耀南(远峰)辑成《寻芳书屋遗诗》一卷,存诗十二首。他的诗在西宁诗歌史上,非常珍贵。
尕藏才旦,1944年12月10日出生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贺尔加庄,中国作协会员。尕藏才旦的各种文艺作品、文艺研究、艺术专著总共获国家级、省部级奖近四十次,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半阴半阳回旋曲》,长诗集《益西单玛》,中篇小说《给你一块奶酷嚼》、《重逢》、《圣女湖畔》、《三送冬肉》、《女王也是弱者》、《三月花芳香》,短篇小说《羊粪蛋组长》、《哦,我的阿爸》、《木匠瓦嘎》、《红十字药箱》等20余篇。
王歌行,1931年3月生,青海省西宁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他主要代表作有散文集《土族风情画》,曾获优秀作品奖,部分篇章国外报刊转载;诗歌《秋心》,选入囊括1917年以来我国大陆及港、澳、台著名诗人代表作的《中国新诗鉴赏大辞典》,《春天奏鸣曲》被收入《中国当代西部新诗选》。
格桑多杰,出生于1936年,青海贵德人,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中国文联第五届委员。格桑多杰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牧笛悠悠》,诗歌《喳曲的传说》、《黎明分娩的城》、《阳光的婴儿》、《玛卿雪山的名字》、《雪魂》等。
井石,原名孙胜年,号煮字坊主,1953年9月出生于青海省湟源县。井石从197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91年获庄重文文学奖;2001年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著有长篇小说《麻尼台》、《金梦劫》,散文集《花海采风录》(合集),散文随笔《煮字坊笔记1》、《煮字坊笔记2》;中篇小说集《湟水谣》,《古堡的主人们》等。
梅卓,女,1966年7月10日生,青海化隆人,藏族代表女作家、诗人。梅卓从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太阳部落》《月亮营地》,散文诗集《梅卓散文诗选》《土伯特香草》,中篇小说《佛子》、《青稞地》、《庄园》、《极地》、《月亮下的铜扣腰刀》等。小说集《人在高处》《麝香之爱》,散文集《藏地芬芳》《吉祥玉树》等。
马学功,青海循化人,历任青海人民出版社文艺室编辑,青海省文联《青海湖》文学月刊社诗歌散文组负责人,青海作家协会副主席。马学功从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家园的颂辞与挽歌》,组诗《撒拉风情》、《默读乡村》等,作品曾获青海省第二、三、四届文学创作奖,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韩秋夫,原名赫美德,青海循化人,世界华语诗人协会会员。韩秋夫从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秋夫诗选》,组诗《二月的庞子羞了》、《给共和国的赞歌》、《摩羯星座》、《哲理的大西北》、《爱的复活》、《秋夫诗九首》,长诗《向东的长歌》,论文《用火一样的语言燃烧人心》、《论诗的感化作用及其特征》、《论艺术对象的范畴》,诗歌《子午线之歌》、《黑狼》、《走向迷宫》,散文《创造的典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