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关帝庙又名崇宁真君庙,位于石家庄市桥西区红旗大街以西,友谊大街东侧,槐安路北的振头关帝庙,亦称“崇宁真君庙。原名三义堂,清顺治十五年改为关帝圣庙。雍正六年又改为关帝大庙,其正宗名称为“崇宁真君庙”。庙内有两大殿,即前殿、后殿。前殿又称“帝君阁”,是关帝庙的主体,面阔三间,外接拜殿。歇山式布瓦殿顶,飞檐峣翘,跑兽欲腾。彩工艺绝,造像逼真。殿内塑有关羽“藐视东吴、“三结义”、“夜读春秋”、“卧思神州”四组塑像。关羽端坐中间,身着绿色帅袍,外露铠甲,头戴王冠,蚕眉紧促,怒目视向东南。后殿为“结义殿”,殿中一组为“刘、关、张三结义”,左边一组为“关羽夜观春秋”,右边一组为“关羽卧思神州”。
抱犊金阙宫位于寨顶北部,与北门相毗邻,刨建年代已不可考,所存碑该为清顺治年间重建碑刻记。由于抱犊金阙宫留下来的建筑已破陋不堪,故此次对金阙宫重新整修,规模气派均非昔日可比。抱犊金阙宫正中为玉皇殿,金顶红墙,黄色琉璃瓦铺就的殿顶上镶有“天下太平”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左右分别有二圣堂、元辰殿、财神殿、三宫殿、三清殿和月老殿。
详细
青龙观始建于明末清初。史载,明末义军四起,崇祯皇帝派心腹太监林清德选隐秘之地为其修建归隐行宫。因见天桂山“其山高而秀,其地僻而幽,时有灵气旋绕,鸾翔凤舞之状”。遂以皇宫制式修建规模宏大的行宫。明朝灭亡后,林清德改行宫为道院。 “上立玉帝樵阁,左右九天三官殿,中修玄帝行宫,前列廊庑,后依重崖,下环钟鼓二楼”。它是北方著名的道教圣地。青龙观道院内有一棵古银杏树,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高20余米,冠若巨伞,浓荫蔽日,印证着这里几百年来的历史沧桑。
王母观古称房山、铁山、西山、也称天台山,自古便是文化名山,是全世界著名的王母娘娘到道场。清代《平山县志》载;“在县西北六十里,汉章帝幸赵,祀房山”。现重修道观、寺院悬挂于云霄绝壁间景区处山之阳,山之半有天然形成的南北二平台,更增加了此山的奇特,因其在海拔达1200米的侧峰有一平台, 观之高耸入云,传说为王母娘娘从天庭来往于此的落脚点,天台山故此而得名。古刹新庙或隐林海,或挂悬崖,褶褶生辉。每年春秋的传统庙会,来自山东、山西及周边十余县市的香客游人数万,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人祖庙,又称伏羲庙,位于新乐市伏羲台,始建于汉代,为纪念伏羲的功德,历代均有过重修和增建。人祖庙其中心为伏羲殿。殿内伏羲巍然端坐,殿额上下竖横两匾:“开天明道”、“亘古一人”。其周围旧有钟鼓楼、前后殿、东西配殿、庙宇近100间。台庙一体,高低错落,前后贯通,左右对称,主配分明,结构严谨,形成众星捧月的格局。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农历三月十八日是伏羲祭日。千百年来,每逢祭日,全国各地成午上万的羲黄子孙扶老携幼前来朝拜祭祀,热闹非凡。
抱朴道院位于石家庄青泉起龙山,相传始建于东晋末年,后毁于战火。现存道院为明代崇祯8年(1635年)所建,道院现存正殿内供奉仙公(葛洪)、仙母(夫人 鲍氏),殿外东侧立一通明崇祯8年(1635年)“肇建仙公仙母神祠记”石碑,碑高1.73米,宽0.73米,碑帽为二龙戏珠带题额碑帽,记载修建仙公仙母神祠过程事宜。西侧立一通清康熙52年(1713年)“重修两旁配殿碑”,两边配殿为清康熙年间所建,道院正殿、配殿全为石碹石洞建筑。道院前有近年来所建广场、月台及2006年所建白玉石牌楼,牌楼长13米,高8.1米,并种有翠柏、银杏、冬青等树木灌木,道院占地面积为50亩。
高台庙,在民间也称为真武庙,是藁城境内一处称得上古建筑的文物场所,庙内一通石碑上刻有明代嘉靖年间的《增修真武庙碑记》,可以断定该处建筑不会晚于明代中期。现存的高台庙南北长32.8米,东西宽22.5米,占地约700多平方米,地势较高,沿台阶拾级而上,可见古城墙遗迹,进入角门,石碑、石狮、石造像等石刻文物映入眼中,再往北一座高大雄伟的大殿立于正中,大殿面阔7间,进深2间,东西长18.5米,南北宽6.8米,殿内供奉玉皇大帝、真武等众神像。
北极台位于深泽县城北城墙正中,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为四棱台形巨型土台,环四周砖砌。其基座约2160平方米,顶台面积约1600平方米,台高14米,分三组,计45级台阶,台上建真武大殿,供奉北极紫薇星大帝。正殿三间,侧殿东西各二间,殿前建有钟楼、鼓楼。
位于河北省井陉县天长镇石桥头村的东岳庙,俗称天齐庙。始建年代不详,金大安三年(1211)、明天启六年(1626)、清顺治十二年(1655)、康熙五十八年(1719)、光绪十九年(1893)均有重修。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占地五亩。戏楼、山门及前院或改建或拆毁,现存中殿、大殿等建筑。存明、清重修碑数块。山门石狮一对,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