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镇国玉器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613号 上传提供 ★★★ 发布 反馈 版权声明 0
渎山大玉海 现存最早的特大型玉雕 镇国玉器之首 北京北海公园玉瓮亭
渎山大玉海是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二年(1265年)下令制作的,由大都皇家玉作完成。其制作意图是为了反映元代国势的强盛。它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特大型玉雕。其雕琢装饰继承和发展了宋金以来的起凸手法,随形施艺;俏色处,也颇具匠心。渎山大玉海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代表了元代玉作工艺的最高水平,也预示了明清时代又一个玉作高峰的到来。《国家人文历史》将渎山大玉海评为镇国玉器之首。详细
西汉刘胜金缕玉衣 中国首次发现最完整的玉制葬衣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河北博物院
西汉刘胜金缕玉衣,1968年出土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现藏河北省博物院。玉衣是汉代皇帝以及王侯贵族的特制葬服,按等级分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刘胜金缕玉衣全长1.88米,用玉片2498片,金丝1100克,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玉衣按人体结构比例制作,分为头罩、上衣、袖筒、手套、裤筒和鞋等六部分。玉衣内还发现玉璧十八块,以及饭含,佩戴之物。刘胜金缕玉衣是闻名中外的首次重大发现,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堪称国宝珍品,2002年被列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详细
大玉戈 玉戈之王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湖北博物馆
大玉戈,商代前期玉质仪仗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中国十大国宝级玉器之一。1974年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出土的大玉戈,出自商代前期,在商代玉器中十分罕见,堪称“玉戈之王”,该器长94厘米、宽14厘米、厚仅1厘米,属礼仪用玉,主要用于古代高级贵族的仪仗之中,象征着权力和地位。大玉戈现收藏于湖北博物馆。详细
翠玉白菜 清代翡翠俏色玉雕品的代表作 台北故宫博物院
翠玉白菜是台北故宫的三大镇馆之宝之一,中国十大国宝级玉器之一。翠玉白菜的原料来自缅甸,翠色晶润淡雅,通透无暇。由于原料的珍贵,且琢磨玉料成为器物相当的费工、费时,顺应玉料自然天成的外形或色泽,设计玉器形制,其创意构思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据MAIGOO小编所知,台北故宫总共有三件翠玉白菜,除了镇馆的翠玉白菜外,第二棵是绿黄相间的翠玉白菜,台北故宫人士称它为“翠玉小白菜”。详细
商玉边璋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商玉边璋是商代玉器,1986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为我国十大国宝级玉器之一。该器物为长54.5厘米,宽8.8厘米的条形玉璋,其状顶端一为钝角,一为锐角,射部和柄部两面,均阴刻有两组图案,图案分上下两幅,正反相对呈对称布局。图案里描绘的是古蜀先民在圣坛上举着牙璋祭祀天地山川的场面。现商玉边璋收藏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详细
西汉角形玉杯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广州南越王博物院
西汉角形玉杯是西汉时期制作的玉器,于1983年在广州市南越王墓出土,现收藏于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该器物高18.4厘米,口径5.8~6.7厘米,壁厚0.2~0.3厘米,重372.7克。杯形如兽角,杯底有细软弯转的绳索式尾,缠绕在杯身下部。杯口沿阴刻弦纹一周,杯身以浅浮雕和双钩法饰勾连云纹。器体轻薄,抛光琢制俱佳。口沿上微残,青玉质,半透明,局部有红褐色浸斑。它是明代以前唯一一件汉代遗作,在玉器史是占绝对重要的地位。详细
红山文化玉龙 中华第一龙 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
红山文化玉龙有着“中华第一龙”的美誉,出土地点为翁牛特旗乌丹镇新地村东拐棒沟红山文化遗址群中。该器物高26厘米,完整无缺,体蜷曲,呈C字形。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有对称的双鼻孔,双眼突起呈棱形,有鬣,身体呈墨绿色。龙背有对称的单孔,经试验此孔用于悬挂,龙的头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红山玉龙的发现,不仅让中国人找到了龙的源头,也充分印证了中国玉文化的源远流长。详细
清大禹治水图玉山 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北京故宫博物院
大禹治水玉山,是中国十大国宝级玉器之一,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玉山置于嵌金丝褐色铜铸座上,系用呈青白二色的最为名贵的密勒塔山和田玉雕成,重5350千克,青白玉的晶莹光泽与雕琢古朴的青褐色铜座相配,更显得雍容华贵,互映生辉。据maigoo小编所知,玉山制于清乾隆时期,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现保存于北京故宫。详细
西汉皇后之玺 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汉皇后之玺是西汉玉器,1968年在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公社出土,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据Maigoo编辑所知,西汉皇后之玺是汉代皇后玉玺的唯一实物资料,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该器物为正方形,2.8厘米见方,通高2厘米,重33克,以新疆和田羊脂白玉雕成,玉色纯净无瑕,晶莹润泽,玺钮为高浮雕的匍匐螭虎形,形象凶猛,体态矫健,玺面阴刻篆书“皇后之玺”4字。详细
夏七孔玉刀 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夏七孔玉刀是夏朝玉器,1975年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四角楼附近,收藏于洛阳博物馆。夏七孔玉刀的出土丰富了二里头文化的内涵,为进一步探索夏文化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例证。该器物长65厘米,最厚0.4厘米。玉料呈墨绿色,局部有黄色沁。体扁平,呈肩窄刃宽的宽长梯形,两侧有对称的凸齿,近肩处有等距且排成一直线的七个圆穿。玉刀两面饰纹相似,皆以交叉的直线阴纹组成网状和几何纹图。详细

中国十大国宝级玉器,榜单主要依据AI大数据算法整合已发现的玉器类文物、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网络关注指数以及互联网相关排行等数据综合判断得分系统自动生成而成,更新截止至2025年3月4日,仅供娱乐参考。

本榜单仅供参考使用,如果对于该榜单您有更好的建议,请推荐入榜/提交>>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版权声明>> 纠错>> 申请删除>>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