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369号 上传提供 ★★★ 发布 反馈 版权声明 0
大克鼎 国宝级文物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海内青铜器三宝之一
说起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买购网小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西周大克鼎。大克鼎,又称克鼎、膳夫克鼎,西周中期青铜器,光绪中期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鼎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公斤,造型宏伟古朴,鼎口之上竖立双耳,底部三足已开始向西周晚期的兽蹄形演化,显得沉稳坚实。鼎腹内壁铸铭文290字,铭文内容分为两段,一是克对其祖师华父的称颂,二是详细记载了周王册命克的仪式以及赏赐的内容。此鼎造型雄伟凝重,纹饰线条雄浑流畅,是中国古代青铜工艺达到巅峰的历史见证,其铭文为西周大篆的典范之作,也是研究西周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资料,为国宝级文物,“海内三宝”之一。详细
晋侯苏钟 国宝级文物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西周时期编钟
西周晋侯苏钟,旧称晋侯稣钟,1992年出土于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8号墓,共16件,可分为两组,每组8件,大小相次,排编成两列音阶与音律相谐和的编钟,后分别于上海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各藏一组。这套西周时期文物,有铭文355字,首尾相连刻凿在16件钟上。铭文叙述了周厉王三十三年,周厉王亲征东国、南国,对研究西周历史和晋国历史极为重要。此外铭文中多种记时历日对西周的断代研究也有重要价值。2002年,西周晋侯苏钟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详细
《高逸图》 国宝级文物 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馆藏书画中的第一名作
《高逸图》是唐代孙位创作的一幅彩色绢本人物画,原清宫旧藏,后流出宫外,现藏于上海博物馆,为上海博物馆国宝级文物,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此图纵45.2厘米,横168.7厘米,描绘的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故事,故又名《竹林七贤图》。其构图与南京西善桥东晋墓砖刻《竹林七贤图》一脉相承,以竹石为背景点明主题,画面人物残存四人,自右而左为王戎、刘伶、山涛、阮籍。此图笔法紧劲连绵,设色渲染精妙细腻,人物形象生动,为书画中的瑰宝,是孙位唯一存世的作品,也是上海博物馆收藏书画中的第一名作。详细
《楞严经旨要》 国宝级文物 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王安石传世真迹之一
《楞严经旨要》是宋代时期王安石创作的书法作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为上海博物馆必看藏品。此卷纵29.9厘米,横119厘米,纸本楷书,为王安石去世前一年亲自校正楞严经卷文字,内容摘录《楞严经》中《观世音发妙耳门》一节,正书中间有行书,淡墨疾书,笔画清劲,虽行次紧密,少有空白,然无缭乱之感。其用笔似不经意,却有闲和萧散之韵。卷后有南宋牟献之、元王蒙、明项元汴等人题跋。这幅书法作品是王安石存世最佳作品,也是目前公认的2件王安石传世真迹之一,属我国第二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国宝级文物。详细
《苦笋帖》 国宝级文物 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怀素传世唯一真迹
《苦笋帖》是唐代杰出书法家“草圣”怀素创作的书法作品,不仅是上海博物馆必看藏品,也是国宝级文物,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此帖纵25.1厘米,横12厘米,绢本草书,共两行十四字,文曰“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上”。该帖书法俊健,瘦肥相宜,流畅生动,中锋用笔,轻重合度,墨彩如新,直逼二王书风,尽显清逸之态,有古雅淡泊的意趣,是怀素传世书迹的代表作,艺术价值极高。详细
商鞅方升 国宝级文物 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世存最早的标准量器
商鞅方升,又称商鞅量,战国时代秦国铜制量器,清朝晚期出土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这件青铜器是长方形有柄量器,全长18.7厘米,容积202.15毫升,重量0.7公斤。器壁三面及底部均刻铭文,外壁刻有75字铭文,分为商鞅和秦始皇两次所刻,铭文大意讲:秦孝公十八年,大良造商鞅颁布量器的标准容量;底部铭文是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令。商鞅方升作为中国度量衡史上极重要的珍品,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不仅是国宝级文物,上海博物馆十大文物之一,还是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详细
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 国宝级文物 传世粉彩器物中的佼佼者 绝世宝瓶
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瓶,是2002年张永珍女士在香港苏富比以4150万元港币竞拍得到后所捐赠,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粉彩也称“软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摸起来有种粗糙感,看上去也呈现一种哑光的感觉,但图案更为立体。这件粉彩蝠桃纹瓶高39.5厘米,口径10.0厘米,足径12.3厘米,瓶身长短适度,口、颈及腹部的比例十分匀称。瓶体上绘有粉彩八桃二蝠,“蝠桃”即是“福寿”的意思。瓶底有青花“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双圈楷书款。此瓶是当时的新创形制,粉彩蝠桃图案的橄榄瓶目前世上仅此一件,代表了整个清代粉彩的制作水平,是传世粉彩器物中的佼佼者,堪称绝世宝瓶。详细
《淳化阁帖》 国宝级文物 中国法帖之冠 “丛帖始祖”
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什么?Maigoo小编不得不提及北宋拓本《淳化阁帖》。北宋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赵光义令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摹勒上石于禁内,故名《淳化阁帖》,又名《淳化秘阁法帖》。《阁帖》系汇帖,共10卷,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上海博物馆镇在2003年从安思远处以450万美元收购的北宋拓《淳化阁帖》六、七、八卷及第四卷,在中国名噪一时,它是所有版中最早的一部,因其中3卷是摹刻王羲之书迹的专卷而被视为无价之宝,是最有价值的一部,国宝级文物。详细
曹全碑 国宝级文物 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全球仅两件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因曹全字景完,所以又名《曹景完碑》。《曹全碑》系东汉王敞等人为郃阳令曹全纪功颂德而立,刻于东汉灵帝二年(185年),于明万历初在郃阳(今陕西合阳)莘里村出土,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全碑共1165字;碑高253厘米,横宽123厘米;书体为隶书,篆额久佚不存。《曹全碑》属东汉末隶书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是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重要的历史资料,也是现存中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传碑石在明代末年断裂,人们通常所见到的多是断裂后的拓本,而明初拓本全球仅此两件,一个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个就在上海博物馆。详细
《上虞帖》 国宝级文物 王羲之行草代表作 唐代摹本珍品
《上虞帖》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创作的一幅草书书法作品,又名《夜来腹痛帖》,唐代摹本,国宝级文物,现藏于上海博物馆,为上海博物馆著名文物之一。此帖纵23.5厘米,横26厘米,为纸本草书,共7行,58字,是王羲之因病未能得见朋友一面而写的一封信,信中也提到其他亲戚朋友的近况。该帖草法随意洒脱,轻松自然,不拘小节,风格面貌属于王羲之晚年书风,且书卷前后盖有南唐和北宋皇室的收藏印章及历代收藏印记,同时保留着北宋内府的装裱格式,为唐代摹本的珍品,堪与原作媲美,也是一件难得的艺苑瑰宝。详细

上海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买购小编主要盘点了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的珍贵文物,依据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保护级别、网络关注热度等因素,并结合互联网相关排行榜综合得出。本文仅供参考,如有错误、遗漏之处,欢迎在文末评论反馈。

本榜单仅供参考使用,如果对于该榜单您有更好的建议,请推荐入榜/提交>>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版权声明>> 纠错>> 申请删除>>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