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怎么熬药效才好 中药熬多长时间最好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健康生活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不要小看煎熬中药的方法,其中大有学问。首先要把中药准备好,提前浸泡一个小时,一定要用砂锅熬制。放入药材和冷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为最小火,熬制10-15分钟,倒出。熬药时间长短直接影响药效。中药熬多长时间药效好?中药煎煮时间从药液煮沸之后开始计时,一般治疗感冒等外感疾病的中药熬10—15分钟即可,补益类中药则需煎煮40—60分钟,其余的中药煎煮20—25分钟即可。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中药怎么熬药效才好

煎中药是一门技术活,方法不正确会导致中药的药效大大减小,那么煎中药的正确方法是怎么样的呢,煎药的用水量、煎煮的顺序以及火候时间都要拿捏得当,下面带大家来学习下煎中药的正确方法。

1、煎药前的浸泡

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样做能使有效成分易于浸出。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一般为15分钟。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一般为半小时。

2、煎煮次数

以两次或三次为宜,一般情况分两次煎煮。第一次煎煮后,把药液倒出150~200毫升,叫头煎药。然后,再加温水适量,进行第二次煎煮,叫二煎药。有时也可以再加水,煎煮第三煎,或是第四煎。

3、煎药的温度

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即强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即弱火),保持在微沸状态,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时间

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30分钟,第二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分钟。滋补类药物煎煮时间可适当延长。

5、特殊药的煎煮

(1)先煎药

一些质地坚硬的药材,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 4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煎煮。

(2)后下药

一般是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宜长时间煎煮的药物,要在药物煎好前5 10分钟投入锅内。

(3)包煎药

一般是种子和各种花粉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放入群药内共煎煮。

(4)另煎兑入

一些贵重药要单独煎煮后,再将药液兑入一起服用。常见的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二、中药熬多长时间最好

1、调理滋补类药物煎药的时间为:头煎从沸后算起1小时,二煎沸后30分钟左右,以消灭白芯为度。

2、发汗解表药煎煮时间为:头煎沸后十到十五分钟,二煎沸后五到十分钟即可。

3、一般药物煎煮时间为:大约沸后熬三十分钟可以取头汁,二汁再煎20分钟就行了。

三、熬中药有哪些细节要注意

1、器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药煎煮最好用陶罐、砂锅或不锈钢器皿等,切忌铁、铝等易腐蚀器皿。

2、浸泡

如同打豆浆前需要浸泡黄豆一样,煎煮中药前,应先用冷水将中药浸泡1—2小时(除用醋、酒泡的药),要20分钟。

3、用水

煎药用自来水即可,水量要浸过药材表面1—3厘米。药材过多或易吸水的可适当增加。

4、火候

煎煮时先用武火(即大火)煮沸药液后,改用文火(即小火)慢煎。

5、锅盖

通常,刚开始煎药时须盖紧锅盖,待水沸时可用两根筷子撑起锅盖,留些缝隙让蒸气排出。有些中药含有挥发成分,如薄荷、藿香等解表类药物以及西洋参等贵重药材,煎煮过程中其有效成分易发散到空气中,则须盖着盖子熬。

6、操作

煎药时要注意搅拌药料,让药液充分煎透。每剂中药一般煎两次,第二次时间可略短。有些药物需要区别对待,如先煎、后下、冲服等,中药师都会在抓药时讲明。

7、时间

熬药时间长短直接影响药效。中药煎煮时间从药液煮沸之后开始计时,一般治疗感冒等外感疾病的中药熬10—15分钟即可,补益类中药则需煎煮40—60分钟,其余的中药煎煮20—25分钟即可。

8、再热

为节约时间,很多人会一次煎制出几天的药量,药液再加热时一般不需要煮沸,只要达到饮用温水的温度即可。通常采用文火,药液刚有沸腾即可,放凉些饮用。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加热中药一般不建议用微波炉。中药的成分非常复杂,用微波炉加热中药时,产热的过程可能使药材在分子水平遭到破坏,失去一部分效能。医院煎煮的用塑料袋密封的汤剂,最好将其放到器皿里,再倒入热水加热。

9、存放

保存时要放到密闭容器里,置于阴凉处或冰箱冷藏室,前者可存放2天左右,后者一般可存放5天左右。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大皂角的功效与作用 大皂角和小皂角的区别
大皂角,是豆科植物皂荚的干燥成熟果实,可作为中药使用,性温,味辛、咸,归肺经、大肠经,具有开窍祛痰、散结消肿、润燥通便等作用,但大皂角有小毒,食用需谨慎。除了大皂角外,还有一种小皂角,那么大皂角和小皂角的区别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草药 中药
3320 1
萹蓄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萹蓄怎么吃
萹蓄[biān xù],又叫做扁蓄,是蓼科植物萹蓄的干燥地上部分,主要作为中药材使用。中药萹蓄味苦,性微寒,有利尿通淋、杀虫止痒的作用,适量食用萹蓄能够帮助我们缓解淋痛、湿疹痒痛不适,但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用量。萹蓄可以吃吗?扁蓄草如何食用?一起来了解下吧!
中药 中医
1117 10
山柰的功效与作用 沙姜怎么做好吃
沙姜又叫做三奈、山奈、沙辣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调味料,也能作为中药材使用。三奈调料主要的作用就是去腥增香,主要在炖肉的时候使用,作为中药材的沙姜能够起到活血化瘀、健胃消食等功效。沙姜的做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就有沙姜鸡、沙姜猪手等,一起来看看怎么做沙姜好吃吧!
麸炒白术中药的功效与作用 麸炒白术和白术的区别
麸炒白术是经过麦麸炮制过的白术,与炒白术有很明显的区别,减少了白术的燥性,性味甘温,入脾、胃经。麸炒白术属于补虚药物的一种,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白术 草药
1174 4
瓜子草到底是什么草 瓜子金的功效与作用
瓜子草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瓜子金,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草药,它源自芸香目远志科植物瓜子金的全草。中药瓜子金有着活血、止血、安神、解毒等作用,将瓜子金煮水后饮用还有着去痰止咳的作用。中药瓜子金怎么吃?一起来了解下吧!
中药 中医
151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