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板的作用 龟板的药用和疗效
龟甲、神屋(《本经》)
龟壳(《淮南子》)
败龟甲(《小品方》)
败将、败龟版(《日华子本草》)
龟筒(《本草衍义》)
龟下甲(朱震亨)
龟底甲(《药品化义》)
龟腹甲(《医林纂要》)
元武版、坎版、拖泥板(《药材学》)
【处方名】:龟板、龟版、生龟板、炒龟板、炙龟板、醋龟板、龟板胶、酥龟板等
处方中写龟板指生龟板,为原药材洗净晒干,捣碎入药者。
炒龟板为净龟板片用砂子炒黄入药者。
醋龟板又名炙龟板。为净龟板片用砂子炒黄,趁热浸入醋中,用清水冲洗后晒干入药者。滋阴功效增强。
龟板胶又名龟胶、龟甲胶、龟板膏。为净龟板经煎熬、浓缩制成的胶质块状物,褐色半透明。兼有补血止血之功。
【商品名】:血板:又名血龟板。将乌龟杀死,取腹甲剔除筋肉,洗净晒干所得之龟板药材。
烫板:又名汤板,将乌龟煮死所得之龟板药材。均以去净筋肉、干燥洁净者为佳。
龟板的功效:滋阴,潜阳,补肾,健骨。
龟板的主治:治肾阴不足,骨蒸劳热,吐血,衄血,久咳,遗精,崩漏,带下,腰痛,骨痿,阴虚风动,久痢,久疟,痔疮,小儿囟门不合。
龟板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8钱;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烧灰研末敷。
龟板的用药忌宜:孕妇或胃有寒湿者忌服。《本草经疏》:“妊妇不宜用,病人虚而无热者不宜用。”
龟板的药用部位:本动物的肉(龟肉)、血(龟血)、胆汁(龟胆汁)、腹甲所熬之胶(龟版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龟板的药用和疗效
龟板是龟的腹甲,又名龟甲,武元板、拖泥板、败将、神屋。《神农本草经》称之为“上品”。198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用腹甲入药。近年来已开始背壳、腹甲通用。实际上,我国古代亦背壳、腹甲同时入药。三线闭壳龟板为断板,色黑,背壳呈棕色,有明显三条隆起黑色纵线,以中间一条隆起最为明显。乌龟板外表呈黄棕色或紫褐色,而在矿区洞中生长的乌龟则呈黑色。龟板中角板6对12块,呈板片状,近长方片椭圆形,长5-20厘米,宽5-13厘米。家庭饲养的龟,其龟板比上述大,角板呈锯齿状嵌接,前端钝圆或截形,后端具有三角形缺刻,两边均有呈翼状向斜上方弯曲的甲桥,有的已除去。乌龟板质地坚固,可自骨缝处断裂。
(1)龟板配阿胶和六味地黄汤,可用以治疗阴虚型慢性肾炎,对治尿蛋白有一定作用。
(2)用龟板治疗结核病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治疗肺结核的骨蒸劳热、潮热、盗汗,具有解热作用,并可补充钙质和其它养分;二是适用于结核性疾患。临床上用龟板(炙脆)和党参(焙燥)各等量,研细粉,混合口服,每日3次,每次1-2克,治肺结核、淋巴结核和肛门结核,还可用于佝偻病。
(3)龟板配黄连、红粉和冰片(龟板散),外敷于患处,治疗疮疖、皮肤溃烂,流脓流水,久不收口,若用龟板配皂角刺、白头翁等,可治慢性疮疡久不愈合症。民间还有用龟板配川弓、当归和柞木等作催生作用,龟板配杜仲,可止泻痢。龟板配槐花,治痔疮等。
龟板的应用和禁忌
龟甲用治阴虚发热,骨蒸盗汗,常配伍黄柏、知母、熟地黄等同用。阴虚阳亢,虚风内动,可配阿胶、鳖甲、生牡蛎等滋阴潜降之品同用。肝肾不足,筋骨萎软,囟门不合,小儿行迟,可配伍牛膝、锁阳、当归等,以培补肝肾,强筋健骨。心虚惊悸,失眠健忘宜配伍石菖蒲、龙骨、远志等,以养血补心,安神定志。若阴虚血热,崩漏经多者,宜配伍黄芩、白芍、黄柏等。龟甲内服煎汤用量15~40克,入汤剂宜先煎。外用适量,烧灰研末敷。孕妇及胃有寒湿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