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优秀家长必备10大习惯 家长影响孩子一生的16大坏习惯
成功家教必备的十大元素
1、着重非智力要素
培育孩子在活动中能否具有了正确的动机、稠密的爱好、丰满的心情、刚强的意志以及杰出的特性,即咱们称之的非智力要素。关于孩子的智力开展,家长们都很注重,但关于孩子的非智力要素,特别是爱好与自傲的培育,则很简单被忽视。
2、创设丰富环境
环境是一本大书,环境更具有教诲功用,而3~6岁的孩子正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知道周围世界,添加常识、开展才干的,创设有爱好的、有影响的环境,以鼓舞孩子去探究,去寻觅别致和感爱好的事物。例如家长可在自家阳台墙壁上贴上大白纸描绘成“宝宝发明园地”,供给各种绘画资料,如水粉颜料、蜡笔,水彩笔、蜡光纸、剪刀等,鼓舞孩子进行志愿画、幻想画等。
3、构建“学习型家庭”
要创立“学习型家庭”,必须保证三优先:为孩子发明安静的学习环境优先,在家庭中发明稠密的学习气氛优先,添加教诲投入优先。树立这样的家庭,有利于构成稠密的学习空气,有利于孩子的学习与生长,具有“全员、对等”的特色。家长应该带头学习和读书,由于这是一种无声但却是非常有用的教诲。
4、鼓舞体育运动
着重体育运动对孩子安康、智力、发明力、情感和社会性开展的含义。应该以多种方法鼓舞孩子进行各类体育运动来增进他们的运动才干。别的,关于运动中的安全问题,不该采纳消沉逃避的情绪。实证研讨结果表明,在运动方面遭到鼓舞的孩子不但运动才干较强,并且事端发生率较低。
5、激起孩子的进取精神
没有自动进取精神,就意味着一个孩子对生命没爱好、对人生没有爱好、对自我没有爱好、对全部都没有爱好,前苏联教诲家苏霍姆林斯基以为,“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而脑力劳动的特色是劳动者必须处于“自动状况”才干学习好。若是没有自动进取精神,孩子是无法学习好的。
6、培育幻想和发明力
巴特尔说过:“实际中,一点发明力都没有的少年是底子不存在的。”孩子的幻想力和发明力是没有约束的,关键是在育人者如何看待孩子的幻想力和发明力,如何正确地加以引导。众所周知,只需有爱好才干有发明,因而家长可以仔细调查孩子的爱好地点,培育、引导和撑持孩子的爱好,让孩子在本人喜欢的爱好上多着手动脑。
7、考究亲子沟通的艺术
亲子之间的沟通不该被视为一种理论的理论,也不只限于言语上的表达,而是在平常生计中,随时随地表现出来的,除了文字的传递之外,它包罗的方法许多,包罗表情、手势、姿势、腔调等等,在此着重:杰出的沟通是以上各种方法的归纳灵活运用。
8、杰出习气的刻画
一次世界各国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聚会,记者采访,向他们提出同一个问题,即“在本人生长过程中,对本人影响最大的是什么”。七十多位科学家不谋而合地答复是上幼儿园时,教师教的坐要端正,走路要有次序,饭前洗手,不乱扔纸屑,不欺负小朋友等杰出的行为习气。杰出的习气是他们做人和后来成果工作的根底。由此可见,杰出习气的养成,关于孩子的安康生长和将来的作为,有着多么重要的含义。日本教诲家福泽谕吉也深刻地指出:“家庭是习气的校园,爸爸妈妈是习气的教师,这一习气之校园在某种程度上讲,不管家庭教诲,预期到达教诲之作用,犹如水中捞月,是最愚笨不过了。”
9、共同家庭教诲战线
作为家长,在对待教诲孩子的问题上,家庭内全部成员要达到共同,必须多沟通、沟通、互相撑持,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把不合露出给孩子。有不合不要紧,关键是咱们要正确面临,达到共同,这样才干给孩子安康生长发明杰出的家庭环境。
10、尊重信赖
促进孩子的自动开展尊重和信赖,是现代教诲的榜首准则。尊重信赖孩子,意味着维护他们仁慈夸姣的心灵,用心换心,用信赖赢得信赖。要维护孩子的自负,培育孩子的自傲,然后促进孩子的自我开展。
优秀家长必备的10大习惯
1、终身学习与孩子一道成长习惯
如何在婴幼儿期着重培养孩子的高智商、在少儿期着重培养孩子的高情商需要学习;如何帮助孩子处理好成长中的问题,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也需要学习。
父母需要学习,孩子也需要学习。亲子之间需要共同学习,相互学习。
因此,要积极参加家长学校,订阅一些家教刊物和书籍,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著名教育家洛克说:“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不可返工的教育”中,当然要学习在前,思考再教!
2、真爱和严格相结合的习惯
爱是对自己、对他人、对自然的“给予、关心、负责、尊重、了解和公正。”
真爱是与法律,与社会道德规范相一致的爱。所以爱赌博,为朋友两肋插刀不问是非,不是真爱。溺爱也不是真爱。
溺爱是过分的爱,即娇宠、姑息、迁就、纵容。溺爱使孩子变懒、变弱、变私、变得冷酷无情。最严重的可以毁掉孩子。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所谓‘真爱’,就是把孩子当成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人之利。”
尊重少年的人格,最主要的是尊重孩子的四大权: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孩子的其他权利,如姓名权、健康权、医疗保健权、受父母照料权、隐私权、娱乐权、闲暇权、表达权……等,也应得到尊重。
严格,就是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孩子承诺的事,就要坚决做到,有始有终,养成习惯,形成素质。决不言而不行,半途而废。
当前,家庭中许多问题,多半是了解和尊重孩子不够、不当造成的。
3、言教、身教、心教相结合的习惯
言教就是通过有根有据有情的道理对孩子进行教育,包括适当的批评。
但孩子对父母的说服教育并不十分重视,因而要进行身教。
身教就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起到表率作用,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但有些孩子对父母的身教不买帐,甚至讽刺父母“装腔作势”,“不合时宜”,因而要进行“心教”。
心教一是要心通,心通则意到,意到则情合。情合则父母的教育易为孩子接受。心教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情商(EQ)。心教的前提是尊重、理解、信任、关心孩子。心教的目的是围绕着习惯(包括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落实到行为,目标是良好的素质。
什么是素质?从思想层面来说,忘不掉的就是素质;从身体层面来说,一时改变不了的就是素质。比如举重运动员长期形成的粗壮的身体和四肢,一时难以改变。芭蕾舞演员的身体及四肢修长、腰细,同样一时难以改变。这就是他们的身体素质。形成素质的主要途径是习惯,习惯强化到一定程度就变成素质。
4、诚实守信习惯
民无信不立,家无信不睦,国无信不兴。成功之道就在“恪守诚信”。诚信作为人类文化的道德范畴,它是人之为人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桥梁。诚信是完美人格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绝不能因为当今社会有时出现“老实人吃亏”的现象而放弃。
据国内某权威报纸调查,现代人平均每天会接触到38个谎言。虽然善意的诺言是人生的点缀,能保护自己或朋友的自尊。善意的说谎者通过撒个无关紧要的小谎取悦他人,避免冲突,这在一些特殊场合是难免的,至于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利己的目的而编造的谎言,则要绝对避免。因此,我们要学会辨别恶意的谎言,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曾参杀猪教子之所以成为千秋佳话,就在于它的道德意义。虽然把一个正在长膘的架子猪杀了,在经济上造成了一些损失,但从教子诚信出发,仍然是值得的。
学生诚信从考试不作弊开始,从平时不抄作业开始。只有讲求诚信、严肃学风,才能培养出真正素质过硬的学生。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建立了自己的“荣誉体系”,每个学生都庄严承诺:“我以我的荣誉担保,我没有说谎、欺骗和偷窃”。这句誓言,造就了无数社会有用之材。
5、乐观和快乐习惯
生活像面镜子,你对他笑,它也对你笑;你对他哭,它也对你哭。
你把生活的摄像机对准事物(包括自己)的积极面,你就会笑,否则你就会哭。
每个孩子都希望父母满面春风,有说有笑。老铁着脸,开口闭口训人,“眼睛一睁骂到熄灯”的父母,不仅自己活得累,还会影响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
快乐是什么?
快乐是思想愉悦时的一种状态,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感受。并不是由个人财产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职业的贵贱来决定的。
人生是快乐与痛苦的交响乐,去掉痛苦就显不出快乐了。有些父母一味地“给予”孩子快乐,自己去承担一切痛苦,结果孩子并没有感到快乐,因为他不知道痛苦是什么。
怎样做一个快乐的父母呢?
(一)是想象快乐,对任何事物,对自己对孩子多想好的方面。
(二)是享受快乐,快乐来了全身投入享受快乐。
(三)是回忆快乐,快乐去了,经常回味快乐,心里老是喜滋滋的。
(四)是缩短烦恼,烦恼没来不提前去想;烦恼来了尽快把它送走;烦恼走了再不去回忆,把它“扫地出门”。
(五)是面对现实,即使自己损失了一只脚,比起四肢全无,却又写出畅销书《五体不满足》的日本青年乙武洋框不是幸福得多吗?总的态度是“能改变的改变它,不能改变的接受它。”
有一位“快乐大师”,把“高兴高兴高高兴,怎么那么高兴呢!”的条子装在抽屉里,天天读,真的快乐起来。
6、不代替孩子成长习惯
“成长”是孩子发展智力、非智力、体力的过程,是孩子从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实践、探索,取得直接经验,也需要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别人的讲解、传授,学习书本知识……取得间接经验。
游戏是最初的学习。孩子通过玩水、玩沙、捉鱼、捉迷藏、打雪战、塑雪人……,懂得了水的性质、沙的性质,知道雪遇热必化,……。同时锻炼了自己的大脑,锻炼了自己的四肢。手是外在的脑、脚是外在的心脏,用手多的,孩子大脑发育得好,用脚多的孩子,心脏比别人的强。
家务劳动是“生活的小百科全书”。在家务劳动中学到的知识、受到的锻炼,那就太多太多了。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学校,是学习交往的启蒙课堂,是进行情感教育的理想场所,……。可惜这些教育资源我们还未能全部开发。
综上所述,成长是不可代替的。但许多家长却一定要去代替。他们包揽了孩子的一切生活服务劳动。由于家长的大包大揽,孩子好动好奇的天性得不到发展;在劳动中受到锻炼、取得成功、得到满足、得到快乐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因而常常有一种压抑感,常常不快乐。
代替孩子成长培养了一些发展不完全的,或者性格畸形的孩子。
因此,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孩子自已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7、发现和赞扬孩子习惯
孩子总是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一个孩子如果在童年时代缺少家长善意的赞扬,那就可能影响他个性的发展,甚至还可能成为一种终身的不幸。
所有受欢迎的父母和老师都拥有一双“爱的眼睛”。他们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发现他的长处。
面对反复宣示“9月1号开学前一定要去死”的马月,李圣珍老师发现了她心中还有“希望”的东西在吸引着她。结果不仅挽救了马月的生命,还把她送进了北京一所名牌大学。
周弘也是一位发现大师。他经常戴着千百倍的放大镜和望远镜寻找聋儿婷婷的优点,极大地激励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和毅力。
孩子对成人特别是父母的评价十分敏感,你爱他、喜欢她、他通过你的眼神就能感受到。一旦接受了你爱的信息,你说什么他都能听到心里去。
你把对孩子的要求变成鼓励,孩子一定会“配合你”。
聪明的孩子是夸出来的,你往哪方面夸他,他就往哪方面努力,而且越来越努力,当然就变聪明了。
笨孩子是骂出来的。你越骂他笨,他越失去自信,越不努力,就越笨,终于变成笨孩子了。
如何没有赞扬和鼓励,任何人都会失去自信。
8、让孩子承担责任习惯
常听一些父母说:“我的孩子不孝顺”,“我的孩子做作业丢三拉四”,“我的孩子常丢东西”……并询问矫正办法。情况虽然不同,但原因大抵一致:孩子没有养成承担责任,对自己负责的习惯。
责任心是做人的基础。要想子女成为一个好人,一个有用的人,就应教育他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民族负责,对我们生活的地球负责。
第一、加给责任。
比如早上按时起床是自己的责任;学好功课也是自己的责任,所以回家后先做作业再玩;……。
第二、“自作必须自受”。
一位家长谈了她培养孩子责任的做法。
学校排练节目,孩子走时却忘带录音带,当她打电话回家请妈妈送去时,家长坚决不同意。“是你忘记带,你自己回来拿”。从此以后孩子再不忘带东西了。
孩子小学毕业时,经手管的钱差了200多元,学校已表态“算了”,可家长坚持让孩子一笔笔地查,最后补上了漏记的120多元。
叫床的闹钟响了,但孩子仍然不起。家长就是不叫她,结果受到老师的处罚。因为按时起床是孩子的责任。
第三、和孩子讲一讲自己的烦恼。
不要总说“你还小,你不行”,“父母苦死累死也情愿”。而要将家中的困难告诉孩子,激发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分担一部分。
只要放手锻炼孩子,敢于狠心压担子,孩子都会逐步坚强起来的。
9、关心和引导孩子学习习惯
据调查,因为喜欢读书而上学的学生中,小学生占8%,初中生占11%,高中生仅占4.3%.
因而树立爱学乐学的态度至关重要。因为,从认识上、情感上、态度上有了这样准备,克服学习中的任何困难就轻松得我,自信得多。对于学习,许多人认为“学好了就能快乐”,其实反过来才对:“快乐了才能学好”。
其次,主动学习形成主动人格。主动才会生动、活跃,主动才会创造发展。常说“笨鸟先飞”,其实先飞的多半是聪明鸟。他们考虑在前,行动在前,预习在前,事事主动,时时主动,总是立于不败之地。这样的“鸟”哪里笨呢!
再次,培养兴趣。兴趣可以使进入对知识追求的痴迷状态。常说兴趣出勤奋,其实勤奋同样可以出兴趣。
此外,讲究方法。方法是成功的金钥匙。花一点时间学习方法,其回报率是很高的。
最后,心理健康是学习的助推剂。学一点人文科学,参加一些文体活动,结成健康向上的友伴群,都对学习有利。
10、家校合作、沟通第一习惯
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所以,必须经常沟通,形成同向合力,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首先,家长要从思想感情上信任学校,信任老师。要克服包庇自己的孩子,随便指责议论学校老师的不良言行。对学校、老师有意见时,要通过正常途径取得解决。
其次,准时出席家长会,有专用的记录本(可从中了解孩子成长的过程)。平时、经常、主动与老师联系。
第三,用感谢的方式提出孩子的正当要求,给够老师面子,因为家长面对的是“一棵树”,老师面对的是“一片林”,家校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分歧是正常的。
第四,理智地对待老师对孩子的负面信息。老师越是告状,家长越要看到孩子的优点和闪光的东西,以保护孩子的自信。
家长影响孩子一生的16大坏习惯
一个自尊并且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先得到过成人的尊重。如果我们不给予孩子这种尊重,对孩子很粗暴,孩子也会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就应该按照我说的去做,难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1、工作繁忙压力大,回到家看到4岁的女儿不是时候地又吵又闹,你终于忍不住大吼起来:“怎么老是哭啊哭啊!别哭了,真是个烦人精!”
提醒:一个自尊并且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先得到过成人的尊重。如果我们不给予孩子这种尊重,对孩子很粗暴,孩子也会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就应该按照我说的去做,难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2、结婚多年,你和爱人经常为一些“为什么买鸡不买鸭”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当着女儿的面吵翻天,事后又言归于好。
提醒:我们的敌对、争吵,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坏榜样。我们吵架时的神态、姿势、语气语调、用语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日后孩子在游戏时,就对着洋娃娃嫩声嫩气地骂,狠狠地打娃娃,或者对小朋友说粗话、脏话。
3、你辛苦工作,勤俭持家,舍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可是对儿子却很大方,他要奥特曼、要超人都照给不误,也不叫他节省。你想:独生子女社会,不就是为了一个孩子吗?
提醒:我们的这种“爱”,会使孩子只懂得到,不懂付出,孩子怎么能体会到挣钱的辛苦呢?
4、每天你下班回到家里,总是习惯性地问女儿:“今天在幼儿园里过得怎么样?”一边问,一边就忙着做饭,整理房间,或者看报纸。
提醒:我们的行为好像在告诉孩子:“我并不关心你的答案,我现在真正关心的是能不能赶紧准备好晚饭,或整理好房间、看完今天的报纸。”这种做法只能从孩子那里得到一个令人又惊又气的答案:“没什么”,“凑合”,或者“还行吧”。于是,孩子从我们身上学会敷衍别人。
5、你儿子为争夺玩具而跟别的小朋友吵架,你罚孩子一星期不许玩玩具。几天后,你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惩罚有些过重了,可是你想:“父母言行要前后一致”,于是说服自己,不想把自己的话收回。
提醒:我们犯了错误,拒不认错,孩子也跟着一错到底。
6、家里电视机坏了,你请儿子的舅舅来帮忙修理。到了约定的时间,舅舅却打电话说有急事来不了了。你挂断电话,对孩子和妻子抱怨:“你舅舅太不守信用了!以后再不找他帮忙了。”
提醒:责备和埋怨不仅无济于事,还给孩子做了一个坏的表率:在面对失望的时候,我们没有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只是一味责备和埋怨别人。
7、晚饭后,女儿吵着要你给她讲故事,可你总是不停地忙着其他的事情:整理房间;回复邮件或者查看一些信息;刚要坐下讲故事,忽然又有什么事情要去处理了。
提醒:我们的行为举止使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只有工作没有娱乐,家庭中只有家务没有游戏,为了在这个社会里生存和生活,必须一星期7天每天24小时无休止地工作。
8、你和儿子排队在超市等着付款,一位妇女插队站在了你的前面,你要求她到后面排队去,但是她对你的话置之不理,于是你提高嗓门,与她理论,最后争吵了起来。
提醒:我们的做法对孩子进行了错误的社交技能训练,使孩子误以为吵架、谩骂乃至打架都是解决冲突的好办法,你就会经常看到孩子为了争抢玩具而与小朋友吵架或者打架。
9、你是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成员,老师请你帮忙写几篇小文章用在园报上,可是你一直很忙,截稿前一天还不能完成这几篇文章。这时候,你打电话给老师,告诉她你病了,让她再找其他家长来写。
提醒:没有尝试就先退缩,那么,我们平时告诉孩子要“说到做到,决不食言”的光辉形象就毁于一旦,孩子学会了把许诺抛之脑后,靠撒谎而使自己轻易推脱。
10、婚姻之路终于走到了尽头,你心中充满了对另一方的怨恨。于是你对6岁的女儿历数另一方的不是,并且告诉女儿:“爸爸/妈妈不要你了,你从此再也不要理他。”
提醒:这样做,孩子学会了恨,在达不到目的时就搞破坏,捣乱,进行报复。
11、某一天,你突然发现爱人有外遇了!从开始时的震惊和恐慌,到最后的容忍,你告诉自己:“只要他/她还要这个家就行了,你还图什么呢,不就是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吗?”
提醒:我们“善意”营造的一个貌似完整的家,并不能给孩子足够的温暖和爱,“同床异梦”和“貌合神离”带给孩子的将是对生活的不信任,对人间真情的误解!
12、在结婚问题上,你的婆婆曾经百般阻挠,于是,婚后你从不孝敬老人,也从不带儿子去老人那里玩,背地里还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诅咒老人。
提醒:不为孩子树立孝敬的榜样,那么总有一天恶果会降临到你自己头上。
13、你总是习惯随手乱丢东西,妻子会把你随手乱丢的一切东西都收拾好,从来不需要你操心。
提醒:这样,孩子也会养成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的习惯。
14、你在家总是鼓励孩子学习孔融让梨,而在公共汽车上却与老人、儿童抢位子,或者在“禁止入内”的牌子下让孩子爬到雕塑上摆pose。
提醒:我们说一套,做一套,对于一个没有形成适当的道德感的孩子,当他长大后面对现代社会的种种挑战、种种诱惑时,很难有定力守护好自己。
15、孩子在游乐场上迟迟不走,你催了一次又一次,只见小朋友越来越少,你对孩子说:“别的小朋友都回去了,你也该走了吧!”终于把孩子拖走了。
提醒:我们总是用相对于别的小孩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孩子,这会使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和别人比较上,并将此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长大之后做事就会轻易受其他人影响。
16、路上又堵车了,你将车从紧急停车道上开了过去。后面5岁的女儿问你:“为什么我们走这边?”你说:“这儿没警察,也没有摄像头,没关系的。”
提醒:当我们在没人监督时违规,孩子就学到:只要不被抓住,做什么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