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古称季华乡。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剡宾国(现克什米尔)的三藏法师达毗耶舍带了二尊铜像来到季华乡,在塔坡岗上(即今塔坡街)建佛寺,传佛教。他回国后,随着时间推移,寺宇倒塌。
到唐朝时,这里又变成了一片岗地。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某日,塔坡岗上异彩四射,乡人奔走相告。于是人们便齐聚起来,在塔坡岗上发掘,竟掘出三尊铜佛,搬开佛像,便有一股清泉涌出。根据碑文记载,得知东晋曾有剡宾国僧人达毗耶舍,在此讲经及建过经堂。乡人于是建井取水,并在岗上重建塔坡庙寺,供奉三尊铜佛。人们认为这里是佛家之山,于是将季华乡改名为“佛山” 。
这就是佛山得名的由来。后来,世人传诵着这样一句谚语:“未有佛山,先有塔坡”。
明代正统年间,广东洪水为患,农田失收,朝廷赋税不减,终于酿成1449年爆发的黄萧养起义。景泰元年(1450)二月,明将董兴率军队至,黄萧养兵败被擒,起义失败,佛山城围立解。景泰二年(1451),皇帝论功赏赐,封冼灏通等二十二人为“忠义官”,建“忠义流芳祠”,佛山赐名“忠义乡”,祖庙敕封为“灵应祠”,永享春秋崇祀。
2002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原佛山辖区的城区、石湾区以及县级南海市、顺德市、三水市和高明市,同意设立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和高明区五个区。
截至2023年末,佛山市现辖5个市辖区:禅城区、顺德区、南海区、三水区、高明区。
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毗邻深圳、香港、澳门,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珠三角地区西翼经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与广州共同构成粤港澳大湾区三大极点之一。中心位置位于东经113°06',北纬23°02'。
佛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如春,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23.2°C,自古就是富饶的鱼米之乡。
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贯穿佛山全境,属典型的三角洲河网地区。
佛山市地处广东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西江、北江境而过,境内共有河流2189条、水库114座、湖泊18个,属于典型的三角洲河网区。2022年,佛山市地表水资源量为39.04亿m³,折合年径流激为1023.90mm,比上年偏多62.87%,比常年偏多36.36%。与上年比,各区均偏多,增幅在53.55%~82.63%之间,其中增幅最大的是三水区,最小的是顺德区;与常年比,各区均偏多,增幅在29.77%~45.15%之间,其中增幅最大的是顺德区,最小的是南海区。佛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网河区,西、北江流经本区带来大量过境水,可利用水资源量较为丰富。入境水量2933.50亿m³,出境水量2965.40亿m³,分别流入广州、中山和江门市。
佛山市地处华南褶皱系西南部之粤中拗陷,成矿条件良好,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均有分布。本市已发现50余种矿产,矿床(点)300余处,涉及贵金属、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能源矿产、稀有希土元素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等。全市登记有效采矿权有多个,包括建筑用花岗岩、砖瓦用页岩、盐矿、矿泉水、地热等。
佛山还拥有其它丰富的自然资源,例如高岭土、陶土、岩石、玻璃砂、稀有金属和塘鱼、水稻、甘蔗及品种繁多的水果、花卉等。佛山先民早在5000年前,就在这里以渔耕和制陶开创原始文明。从南汉时起,佛山藉其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而成为岭南铁器铸造中心。
佛山古称季华乡,“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乡人在城内塔坡岗挖掘出三尊佛像,以为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季华乡为“佛山”,迄今有1390年的城市得名史。
自古工商业繁荣。唐宋年间,佛山的手工业、商业已十分繁荣。至明清时,更是发展成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天下“四大聚”,陶瓷、纺织、铸造、医药四大行业鼎盛南国,是我国“广货”和“北货”的著名集散地。清末,佛山得风气之先,成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新式缫丝厂和第一家火柴厂。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佛山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素有陶艺之乡、武术之乡、美食之乡、粤剧之乡、岭南成药之乡、狮艺之乡等美誉,形成了行通济、佛山秋色、扒龙舟等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1994年,国务院公布佛山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佛山是陶艺之乡,自古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南风古灶,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活态陶瓷柴烧龙窑,薪火相传至今500多年,被誉为“陶瓷活化石”。
佛山是武术之乡,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世界上广泛流行的蔡李佛拳、洪拳、咏春拳等发端均与佛山有不解的渊源。著名武术大师黄飞鸿,咏春宗师梁赞、叶问,影视武打明星李小龙等祖籍及师承亦在佛山。2004年,佛山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唯一的“武术之城”称号。
佛山是美食之乡,是粤菜发源地之一,民间素有“食在广州,厨出凤城(顺德区大良街道别称)”的美誉,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国粤菜美食名城”。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顺德区“世界美食之都”称号。
佛山是粤剧之乡,是“南国红豆”粤剧的发源地,诞生了粤剧艺人的代称——“红船子弟”和粤剧最早的戏行组织——琼花会馆。2013年,南海区荣膺“中国曲艺之乡”称号。
佛山是岭南成药之乡,古方正药历史有400余年,产品种类齐全,涌现出了“黄祥华”如意油、“冯了性”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号名药。
佛山是狮艺之乡,是南狮的发源地,是首个“中国龙狮龙舟运动名城”。禅城区是“中国龙狮运动之乡”,南海区西樵镇是全国唯一的“中国龙狮名镇”。佛山是典型的岭南水乡,水网发达,自古“扒龙舟”这一民俗活动兴盛并延续至今。顺德区是“全国龙舟之乡”,多次代表国家和广东省参加世界、全国性比赛,成绩优异。
正月十六“行通济”的民俗始于明末,盛于清乾隆年间,延续至今依然兴盛,并被赋予慈善等现代元素,每年吸引数十万群众参加,祈求新年平安、顺利。
佛山秋色是秋季农业丰收之时,佛山民间举行的庆祝游行民俗活动,包括表演艺术和手工艺术两大类,分成车色、马色、飘色、地色、水色、灯色、景色共七色。
人文荟萃,才俊辈出。唐宋以来广东出过9个状元,佛山占5个,明清时为“气标两广的人文之邦”。近代以来,孕育了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政治活动家张荫桓、戴鸿慈、谭平山、何香凝、罗登贤、邓培,民族实业家陈启沅、简照南、简玉阶,科学家詹天佑、邹伯奇,文学家吴趼人,粤剧名伶薛觉先、马师曾,武术名家梁赞、黄飞鸿、叶问、李小龙,名医李广海,能工巧匠黄炳、陈渭岩、刘传,第一位华人牧师梁发等杰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