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锡膏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一、焊锡膏的作用
助焊作用:焊锡膏中的助焊剂是关键成分,它能与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将其溶解或还原,使金属表面洁净,为焊料与金属结合清除障碍。同时,助焊剂降低了熔融焊料的表面张力,助力焊料更好地在金属表面铺展,极大提升焊接效果。
固定元器件:在常温状态下,焊锡膏具有一定黏度,这一特性使其能将电子元器件稳稳固定在印制电路板的既定位置。尤其是在表面贴装技术中,它防止了元器件在后续加工流程中出现位移,保障了焊接位置的精准性。
防止氧化:焊接过程中,助焊剂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绝空气,有效阻止了基体金属被氧化。这不仅确保了焊接的顺利进行,还增强了焊点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延长了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
二、焊锡膏使用步骤
回温处理:焊锡膏从冷藏取出后,需在室温下静置4-6小时自然回温。严禁加热加速回温,避免产生冷凝水影响焊接质量。回温后检查膏体是否均匀,如有分层需充分搅拌。
搅拌操作:使用前需充分搅拌,手工搅拌5-8分钟至均匀,机械搅拌2-3分钟。搅拌后温度不宜超过28℃,否则需静置冷却。搅拌不足会导致焊料分布不均。
印刷工艺:选用合适钢网厚度,控制刮刀角度在60度左右,印刷速度30-50mm/s。印刷后检查焊膏形状是否完整,定期清洁钢网避免堵塞。
元件贴装:印刷后需在4小时内完成贴装,精密元件建议2小时内完成。保持环境温湿度稳定,避免焊膏干燥影响贴装精度。
焊接操作:按照焊膏推荐温度曲线设置炉温,无铅焊膏峰值温度235-245℃。严格控制各温区时间和温度,确保焊接质量。
使用后处理:未用完焊膏需密封冷藏保存,建议一周内用完。及时清洁钢网和工具,保持工作环境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