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截至2023年底,东莞市辖32个镇(街道),其中包括4个街道(莞城街道、南城街道、东城街道、万江街道);28个镇(石碣镇、石龙镇、茶山镇、石排镇、企石镇、横沥镇、桥头镇、谢岗镇、东坑镇、常平镇、寮步镇、大朗镇、黄江镇、清溪镇、塘厦镇、凤岗镇、长安镇、虎门镇、厚街镇、沙田镇、道滘镇、洪梅镇、麻涌镇、中堂镇、高埗镇、樟木头镇、大岭山镇、望牛墩镇)。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因地处广州之东,盛产莞草而得名。介于东经113°31′~114°15′,北纬22°39′~23°09′。东西最大横距70.45千米,最东是清溪镇的银瓶嘴山,与惠州市惠阳区接壤;最西是沙田镇西大坦西北的狮子洋中心航线,与广州市番禺区、南沙区隔海交界;南北最大纵距46.8千米,最北是中堂镇潢涌村,与广州市黄埔区和增城区、惠州市博罗县隔江为邻;最南是凤岗镇雁田水库,与深圳市龙岗区相连。东莞市毗邻港澳,处于广州市至深圳市经济走廊中间。西北距广州市中心区59千米,东南距深圳市中心区99千米,距香港中心区140千米。
东莞市地质构造属于罗浮山断裂带南部边缘的博罗大断裂、东莞断凹盆地。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莞市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丘陵台地占全市陆地面积的44.5%,冲积平原占43.3%,山地占6.2%。东南部多山,尤以东部为最,山体庞大,分割强烈,集中成片,起伏较大,海拔在200~600米,坡度约30°,其中银瓶嘴山主峰高898.2米,为东莞市最高峰;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为丘陵台地区;东北部接近东江河滨,岗地发育,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30~80米,坡度小,地势起伏和缓,多为易于积水的埔田区;西北部是东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多为地势低平、水网纵横的围田区;西南部是濒临珠江口的江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而低陷,是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沙咸田地区。
东莞市主要河流有东江、石马河、寒溪水。境内96%属东江流域,东江干流自东北角惠州市博罗县、惠阳区之间入境后,沿北部边境自东向西行至桥头新开河口;有发源于深圳市宝安区的石马河流入,至企石有企石河流入。至石龙分出南支流后,北干流续流至石滩,与来自广州市增城区的支流汇流,经市境的大盛注入狮子洋;南支流斜向西南流经石碣、万江,在峡口接纳来自市境中部的寒溪水,峡口以下有3支较小的支流牛山水、蛤地水和小沙河,自东向西汇入,续流至泗盛注入狮子洋。北干流与南支流之间为东江三角洲的河网区。
东莞市海域主要分布在狮子洋和伶仃洋,面积78.5平方千米,海岸线长92.95千米,分布在滨海湾新区、麻涌镇、沙田镇、洪梅镇、道滘镇、虎门镇和长安镇。全市有威远岛、泥洲岛、木棉山岛、涌口沙、虾缯排5个海岛,海岛面积24平方千米,其中涌口沙、虾缯排为无居民海岛。
东莞市在历史上是森林茂密的地区,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为南亚季风常绿阔叶林,组成种类多样而富于热带性,由于人口激增,历代砍伐,使原生性森林大幅减少,主要由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大戟科、桃金娘科、杜英科、山矾科、梧桐科等种类组成,其中大多数是热带亚热带分布种,较常见的有樟树、阴香、铁冬青、华润楠、浙江润楠、假柿树、银柴、土蜜树、鸭脚木、蒲桃等。随着东莞市实施林业生态工程,森林植被恢复成效显著,生物多样性位居全省前列。东莞市主要植被分为:针阔叶混交林,林下植被主要有野漆、椭圆叶豺皮樟、三桠苦、山乌桕、鬼灯笼和乌毛蕨、芒箕等;典型常绿阔叶林,常见种类红花荷、蕈树、黄樟、黄杞、青冈栎、网脉山龙眼等;季风常绿阔叶林,常见种类鸭脚木、乌榄、樟树等;常绿灌丛,常见种类鸭脚木、银柴、鼠刺、豺皮樟、九节、梅叶冬青、桃金娘等。其中山地、丘陵及未经开垦的岗地现状植被以人工林和次生林群落占优势,林下以灌木、蕨类植物或草本为主,沟谷等较为阴湿的山地多见攀缠植物。现状植被反映出由热带向亚热带过渡而热带性较强的特征,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相适应。(林业局)
东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暖,温度变幅小,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东莞市年降雨量偏少,月平均气温普遍显著偏高。年总降水量约1426毫米,汛期总降水量约1335,年平均气温约24°C,年日照时数约2052小时。(气象局)
东莞市矿产种类少,矿产地不多,金属矿产十分短缺;非金属矿产中建筑用花岗岩、盐矿、芒硝较为丰富;矿泉水水质良好,具备一定储量,有较好的开发潜力。东莞市共发现数十种矿产,包括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水气矿产等,主要分布在东莞市中部、南部和东部的山地、丘陵地带,分布分散。查明的资源储量矿产10余种,勘查程度满足工业开采的矿种有盐矿、芒硝、天然碱、矿泉水、地下热水等。其中盐矿、芒硝、天然碱主要集中在中堂镇;矿泉水为主要矿产资源,产地分布在清溪镇、大岭山镇、樟木头镇等地,多为深循环承压的构造裂隙水,低钠低矿化度重碳酸钙型偏硅酸矿泉水,允许开采量1342立方米/日;地下热水产地位于塘厦镇,允许开采量1108立方米/日,平均水温34.1°C。建筑用石料预测资源量1.95万立方米。(自然资源局)
东莞市植物记录有野生维管植物1660余种,隶属204科797属;野生种子植物1545种,隶属169科735属。在野生维管植物中:蕨类植物122种,隶属35科62属;裸子植物6种,隶属5科6属;被子植物1539种,隶属164科730属。主要有山矾科的山矾属,壳斗科的柯属、青冈属、锥属,马鞭草科的紫珠属、大青属,忍冬科的忍冬属,冬青科的冬青属,茶科的茶属、柃属,樟科的润楠属、木姜子属,桑科的榕属、桂木属,紫金牛科的紫金牛属,含羞草科、大戟科的紫珠属、算盘子属、大戟属、五月茶属、银柴属,桃金娘科的蒲桃属、桃金娘属、岗松属,梧桐科的苹婆属,红树科的秋茄属,番荔枝科的紫玉盘属,瑞香科的土沉香属、荛花属,茜草科的九节属、玉叶金花属,棕榈科的省藤属、轴榈属等。全市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2科、17种,均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如华南五针松、土沉香、穗花杉等。(林业局)
东莞市是历史文化名城,有5000多年文明史、近1700年县史、1260多年建城史,是岭南文化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华南抗日重要根据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东莞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独特,有蚝岗贝丘遗址、南社村和塘尾村明清古建筑群、可园、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东莞展览馆、高埗大桥、太平手袋厂陈列馆等反映东莞人敢为人先和创新精神的历史文化场所。有千角灯、龙舟制作技艺、樟木头舞麒麟、木鱼歌、赛龙舟、麒麟制作、莞香制作技艺、寮步香市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麻涌大步巡游、东坑二月二“卖身节”、茶山“茶园游会”、“南社斋醮”等民俗文化活动。东莞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数十个A级旅游景区。东莞市是一座美食之城,美食品种丰富、样式繁多,有荔枝柴烧鹅、白沙油鸭、东莞腊肠、东莞碌鹅、虎门蟹饼等地道美食。东莞市是一座绿色生态之城,森林公园个数和占比面积均居全省前列,有银瓶山森林公园、大屏嶂森林公园、黄旗山城市公园、同沙生态公园、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等绿色生态旅游景点。东莞市是一座休闲乐活之城,有龙凤山庄影视旅游区、隐贤山庄、玉兰大剧院、文化馆、篮球中心等主题突出的休闲乐园及特色鲜明的文体设施。东莞市还是著名的国际制造业名城,从手机到服装鞋帽,从儿童玩具到智能家居,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东莞制造”享誉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