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既是一片古老的土地,也是一座充满青春活力的城市。远古时代辉煌灿烂的文明,为长春奠定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新中国成立六十余年来,长春不但保留了像黄龙戏、东北大鼓、关氏满族剪纸、杨麻子大饼制作技艺等传统文化,还形成了电影文化、雕塑文化、警示文化、科教文化、冰雪文化等特色文化,成为了一个现代化大都市。下面本文的maigoo编辑从长春饮食文化、长春方言、长春传统戏剧、长春传统节日等方面,带大家了解长春特色文化风俗。
长春方言起源于大量河北、山东移民与原关外汉人和满族人语言的混合。由于长春在建国后大量各地移民融入,所以又形成了口音较东北大部分地区为轻,即更接近普通话的特点,在东北仅次于哈尔滨,有“哈一长二”的说法,这两个城市在全国范围来看都是普通话普及程度排名前列的。长春方言当然也具备了东北话很多特点,比如儿化音较多,(r)和(y)不分,平舌音和卷舌音容易混淆等。
短语/俗语:带劲—美,嗯哪—回答,滚犊子—不耐烦,扬了二正—白痴,吐了反仗—反复,急眼—发火,敞亮—直爽,刺挠—痒,稀罕—喜欢,硌应—讨厌等。
长春各族居民过去的主食,以高粱米、玉米、小米为主,加以少量粳米(旱稻)和白面。从80年代起,城市以大米、白面为主,辅以小米和玉米。蔬菜以土豆、白菜、萝卜为主,夏季豆角、茄子、黄瓜、韭菜、西红柿为主。肉食以猪肉、鸡肉、牛羊肉为主,佐以豆制品的大豆腐、干豆腐、豆腐干等。如今多用塑料大棚栽培蔬菜,四季供应,应有尽有。长春受古时满、蒙渔猎生活影响,至今仍流传手把肉、焖坛肉、烤全羊、活水炖活鱼等民俗菜肴,在满汉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合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的满汉全席。同在长春地区的朝鲜族,主食是大米,肉食主要是狗肉,冷面和打糕,也是朝鲜族的独特食品。 了解详情>>
长春市与全国一样,汉族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寒衣节、腊八、过小年、除夕等;少数民族节日,有回族的古尔邦节,锡伯族的怀亲节,朝鲜族的歌舞节与满族的颁金节等。由于汉族的传统节日已普及到各个民族,在某种意义上说已成为全民节日。随着长春市的发展,长春市新兴起了像中国长春消夏节、长春东北亚旅游文化周、长春航空节、长春净月潭冰雪旅游节、长春电影节、长春国际雕塑展等旅游节庆。
长春人把男婚女嫁看作“终身大事”,认为它是两性结合进入家庭之始,对社会承担着重要责任,故婚礼隆重,繁文缛节,一向为家长所重视。因传统习俗不同,各族婚姻虽有差异,随着历史的演进,均趋向于自由择配,婚仪简化。解放后,更主张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反对父母包办,坚决按《婚姻法》行事,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初期,婚礼从简。近年来,生活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生活水平提高,出现了铺张浪费现象。主要表现在大索彩礼,大办酒席和豪华轿车迎娶等方面,全套搬用旧式婚仪者尚少。为求吉利也沿用一些吉语喜仪,门贴双喜字,放鞭炮,送礼物等。婚后,一般都互敬互爱,优生节育,共同创造幸福家庭和双方的事业,以尽社会职责。
黄龙戏是东北特有的一种地方戏曲剧种,流传于吉林省农安县及其周边地区。它以“此地影”(当地民间艺人对本地皮影戏的俗称)的音乐和“此地影”演化而来的民间小戏(当地俗称“唱玩意儿”或“半截影”、“地蹦影儿”)为基础,充分吸收和借鉴本地萨满乐舞、民间说唱、口头文学、民间小调等艺术手段,形成独立剧种。黄龙戏诞生于北方民族渔猎游牧文化的纵深地带,显示出马背民族雄健、质朴的族群特征,在民俗史、社会风尚史、北方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东北大鼓是一种地方性的曲艺鼓书暨鼓曲,主要流行于我国东北三省,历史上曾有过“奉天大鼓”、“辽宁大鼓”等名称。它最初由表演者一人说唱并以小三弦自行伴奏,后发展为一人自击书鼓和简板,以东北方言演唱,另有乐师操三弦伴奏。20世纪初,东北大鼓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奉调”、“东城调”、“江北派”、“南城调”和“西城调”等多种不同的艺术流派,各派的唱腔风格和传统曲目都独具特色。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平氏浸膏,是经平氏家族六代传承、在汲取了传统中医精髓基础上由祖传秘方研制不断创新产生的。平氏家族祖籍浙江省,世代相传着浸膏技艺,有200年的历史。第二代平士杰因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迁居到山东省济南府悬壶济世。1900年平氏家族迁到长春,后定居九台。2014年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平氏浸膏制作技艺)进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杨麻子大饼的前身是洮南杨麻子大饼铺,后走出洮南先后在吉林市、长春市开办了杨麻子大饼酒店。杨麻子产品之一杨麻子大饼配方独特,选料精良。其传统制法是以炭火为炊,上有吊炉烘烤,下有平锅煎烙,上下同时受热,色泽金黄,馨香诱人,提起成条,落下成饼。食之外焦里嫩,香脆可口,油而不腻,回味无穷,让人难以罢箸。杨麻子之大饼秉承百年老号,祖传正宗,华夏特色,神州美食,面向大众,质优价廉的理念,薪火相传,历久常新。
鼎丰真糕点制作技艺,2009年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长春市鼎丰真糕点已有60余年历史,风味独特,驰名各地。其中最奇特的有满族传统食品萨其玛,特点是外形美观、色泽鲜艳、酥松绵软、有蛋香味。还有传统油炸点心冰蓼花,其特点是内部起发均匀,甜脆可口易融。
石氏家族萨满神话,它的起源可上溯到千年以上。自其家族产生萨满以来,随着该家族生存空间的不断扩大,人文环境的不断转换,萨满神话的内容也随之不断丰富,形成了一系列奇妙绝伦的传说故事。活态的满族石氏家族萨满神话,以九台区莽卡乡为中心,辐射流布于今吉林省永吉县、舒兰市、集安市和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等满族石氏家族后裔聚居地。近百余年来,其家族原生态萨满神话,对东北地区其他满族家族及周边汉族群众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长春市其他著名民间文学:九台地名传说、哈达山传说、罗关家族萨满神话传说等。
长春地处松辽平原腹部,松花江横穿而过。古时“土气极寒,常为穴居”。后改为半地窨子式的窝棚或“马架子”这种简易住房。到了近代逐渐被土木结构的草房、平房或瓦房所代替。平房是与起脊房屋相对而言,由木柱脚、梁、檩、椽等构成木结构房架。房顶不苫草,四壁多为土坯或砖石垒成,用苇子或秫秸编房棚,苫房顶,上抹泥或石灰。为便于雨水流淌,前后房檐略低。房顶每一、二年抹1次,所抹之泥土必掺盐,使之变为碱土,以防漏雨。俗云:“平房不漏,有言(盐)在先”。瓦房是起脊式的古老建筑,墙壁用砖垒成,房架亦用梁、檩、椽木结构,房脊用阴阳瓦覆盖。坚固耐用,敞亮典雅。不论草房、平房或瓦房,皆设有火炕。
现代的城市建筑。以楼房为主,居住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解放后,长春市新建职工住宅及机关办公室多为楼房,水、电、暖气、煤气设备齐全,80%已基本现代化。进入80年代以来,大型企业集团兴建的高层楼房拔地而起,建筑风格各具特点。长春地北天寒,早年的楼房建筑多用两重玻璃窗,房间宽敞,墙壁厚实,大型建筑物雄伟壮观,一般居民楼房都具有开朗、壮观、敞亮、厚重、色调明快的北方建筑特色。
长春是最早接触电影的中国城市之一,有“电影城”的称谓。1895年电影艺术诞生于法国巴黎,1907年便传入长春。长春电影制作厂建立于1945年,先后拍摄了人民电影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并译制了新中国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为新中国电影事业聚集、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电影人才,成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电影文化的光荣和梦想。
雕塑城是长春市一张闪亮的名片。长春世界雕塑公园,承载着长春雕塑城建设的梦想。雕塑艺术的影响力,早已在这座城市扩散蔓延,从公园的建设到雕塑文化的普及,从一年一度的雕塑展,到三年一届的雕塑大会,雕塑艺术在长春生根发芽,深深根植在这片黑土地上。自1997年以来,长春已经连续举办15届“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和四届“世界(国际)雕塑大会,留下了来自世界五大洲216个国家和地区近700位雕塑家的700余件雕塑作品。这些作品汇聚在 2003年建成的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内,涵盖了玛雅、毛利、爱斯基摩、印欧等各种文化,每年接待上百万游客参观,体现出长春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长春是事变中抵抗日军最激烈、让日军伤最多的城市。1932年3月,日本关东军操纵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成立伪满洲国,当起日本统治中国东北的傀儡。长春成为伪满洲国“国都”,更名“新京”。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才结束了这段屈辱历史。今天“伪满帝宫”、“伪满八大部”等世界性警示文化遗迹是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中国东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最典型的历史见证。
长春冬季,冰天雪地。过去俗称的“三九四九、棒打不走”,“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严寒劣势如今已经成为长春弘扬冰雪文化、发展冰雪旅游的独特优势。长春的冬季温度适宜、雪质松软、积雪期长依托优越的自然资源优势,长春不断加大冰雪旅游产品开发建设力度,并从1998年起开始举办中国长春冰雪旅游节,每年都会策划举办一系列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贸易活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壮大,长春冰雪旅游节跻身中国现代节庆经典品牌之列,更纳入了世界冰雪旅游的版图。
在东北这块黑土地上,东北人民不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而且创造了散发着黑土地气息的关东文化。关东地区四季分明,物产丰富,民族众多。这种融合黑土地雪与多民族生活于一体的关东文化营造了一种特有的浓郁、热烈、祥和、红火的文化氛围。
长春有着厚重的汽车文化,国家先后在长春建设了第一汽车制造厂、拖拉机厂、客车厂、机车厂等大型企业,使中国的行走机械制造业迅速改变落后面貌,也使长春成为中国汽车等产业的摇篮,新中国第一辆卡车、第一辆轿车等都在这里诞生,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中国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研制成功,从此成为民族汽车的象征……打造“中国汽车城”主题文化长春优势明显。如今,长春仍是世界上重要的汽车生产和研发基地之一,“汽车城”的美誉传遍全球,汽车文化就是长春最具特色的文化。
长春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且分布广泛,历史悠久。长春市区最早出现的佛寺,是清嘉庆四年(1799年)了诚和尚在伊通河西岸宽街修建的朝阳寺(俗称南关老爷庙)。道教传入长春地区,始见于康熙年间,康熙四十年(1701年),双阳县修建龙王庙,是长春地区最早的道教宫观。伊斯兰教,分逊尼、什叶两大派别,长春市各清真寺均属逊尼派,九台区胡家回族乡蜂蜜营清真寺,是长春创建最早者。长春的天主教,是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于1840年传入。而基督教则是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苏格兰牧师傅多玛,到长春创立福音堂,开始传播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