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雪茄文化】“吞云吐雾” 初入雪茄圈需知的礼仪
雪茄客最钟情的选择
1.Cohiba,古巴最流行的雪茄,1966年诞生于哈瓦那。
2.Dannemann,1867年德国人丹纳曼在巴西创立的品牌。
3.Davidoff,由创始人Zino Davidoff创立,雪茄最初在古巴工厂生产,与Cohiba雪茄是同一个地方,上世纪80年代后Davidoff雪茄转由多米尼加生产,但仍延用古巴的配方。
抽雪茄的人群在慢慢壮大,浸润80后的殷实中产。它有腔有调,说得俗点儿,有“品位”。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提升在朋友圈中分量的捷径,也或许算得上劝诫周围的人弃烟从良的借口。抽雪茄,的确比抽卷烟健康。
雪茄客其味芬芳也悠长
雪茄的历史比卷烟更长,也更有故事。可是全球数亿的烟民,多数爱抽的是卷烟。从头至尾吸进肺里同一种味道,一种焦油、烟碱和尼古丁的杂味,或许某“华”牌的3字头卷烟能有一些天然上乘烟草的芳香,大多数闻上去香的烟,几乎都是添加了芳香剂。而雪茄绝然有别于香烟,一般来说,一支普通的雪茄,当然我们这里指手卷的雪茄,在口味上至少带给你三个层次的味觉和嗅觉感受,入口时、在口中停留、呼出来这三个阶段,味道不断变换,有点类似香水的前味、中味和后味。天然的整张烟草通过不同的制作方法,会有丰富而且饱满的香料口感,比如奶油、巧克力、咖啡、可可、花香、焦糖、蜂蜜,甚而有皮革、木香、肉桂、杏仁、 绿豆、 肉豆蔻等。
好的手工雪茄并不是由一种烟叶卷制而成,它分茄衣、茄套和茄心,一般都是三种不同的烟叶卷制,外包烟叶要挑选叶薄、油分大而有光泽的品种,这样雪茄的外形才会漂亮而且燃烧得好,最后灰烬白如雪。当年徐志摩因它“(灰烬)白如雪,形如茄”,便给了它这个名字。雪茄的内层又分为Ligero、Seco、Volado,它们分别是产生沉醉感、制造芳香和助燃的部分。假如是很猛的“烟枪”,给雪茄开口的时候一般会用雪茄剪,这样整支雪茄的香味几乎无遮拦地入口。也有人用小的圆柱形开口器开口,通过调整插入雪茄的深浅来调节味道的浓淡,相比雪茄剪,如此开口的雪茄吸入口中的烟量不大,徐徐袅袅地慢吐芬芳。
略资深的雪茄客,不会把烟吸入肺的,因为入肺后,这些味道你都体验不出来了。假如你真的可以Hold住它的辛辣,也可以像抽烟那样让烟入肺,只是这样一来,呼出的雪茄烟就完全没有香气,而是纯粹的“尾气”,少了“后味”这个体验。大多数雪茄客一次不会抽完一支雪茄,整支雪茄初点燃的时候是一种香味,分次点燃,每次都有不同的体验。
雪茄客之选
提到雪茄,少不了要说Cohiba这个牌子,它在古巴最流行最负盛名,最初仅作为国礼送给各国总统和外交使节。据说烟叶经采摘下来,从烘干、发酵、整平、存放,到挑选烟叶制作雪茄,其间大约要经历三年时间,80余道工序。所以这样精细的作品岂能像卷烟那般饕餮。不过卡斯特罗抽的不是Cohiba,他有专门为他采摘的烟叶,有专门的作坊,专门的制作方法和制作人,无品牌,也再没别人抽得上。除古巴之外,最好的雪茄通常会产自多米尼加、洪都拉斯、尼加拉瓜,或者墨西哥、美国,印尼和喀麦隆也有一些,最经典的品牌还有Dannemann、Davidoff、Romeo等。经常看到名人、大佬、领袖人物在食指和中指间夹着很粗的雪茄,是的,一般来说,比较粗的雪茄通常都是上等货,而那种细细短短的褐色短雪茄,只能是最入门的那个领域的货色。丘吉尔是雪茄迷,他思考、发怒、吃饭时、睡觉前都离不开手里的大雪茄,嗜烟如命,睡得极少,没有雪茄,就没有丘吉尔的睿智,也就没有约瑟夫·卡什那张经典的丘吉尔肖像。
好马配好鞍
你一定说抽雪茄必须用松木条点燃才够有腔调,装腔才装得彻底。事实上,这是因为松木燃烧的淡淡香味不会影响雪茄的天然味道,而且燃烧的温度也不高,不会使雪茄碳化变硬而变得不好抽了。如果使用没有油味的打火机也无可厚非,但是普通打火机高攀不上雪茄,因为它的油味会把一支上好的雪茄彻底毁灭,就干脆别抽了吧。所以,抽雪茄的时候手上最好不要有挥发性的任何气味来打扰,雪茄时间,应该是专属和考究的,然而它的天然香味绝对和红酒是登对的,在雪茄吧,烟客们一边享受雪茄一边品味红酒,装得更彻头彻尾。
好马配好鞍,买了好雪茄,一定要配好的雪茄箱,因为雪茄要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保存下才能完好地保证香味,并且能够让它天然发酵,变得更好抽。太热雪茄会长虫子,太干就香味尽散烧得也凶猛,直接糟蹋了好东西。过去雪茄需求量不大的时候,有用雪茄木专门做的雪茄箱,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保存好雪茄。现在这样的雪茄木不可多得,保湿箱也多元化了,重要的就是给一个适当的湿度和温度,让新买的雪茄在家里的保湿箱里“熟”半年,这个过程就好比是醒酒,而雪茄箱就是醒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