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民俗】饮酒习俗 有关饮酒的风俗习惯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聚焦中国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中国是酒文化王国。自古以来,举凡年节吉日、婚丧嫁娶、庆生奠死、宴亲飨客、洗尘饯行等等,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几乎都离不开酒。那么中国的饮酒习俗是怎么样的?你知道哪些有关饮酒的风俗习惯?本文小编为您解答。

祭祀日饮酒

古代社会,祭祀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祭祀的内容颇多,如祭天地、山川、鬼神、祭社稷、祭祖先等等。祭祀中常通过一定的仪式,将规定的酒食敬献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上古未出现以前,祭祀往往用水、用血。以水当酒,谓之“玄酒”。古人学会酿酒后,才用酒来祭祀。古人最初是用醇香的柜鬯酒来祭祀,后来又发展到五齐三酒等等。开始的时候,酒是专门用来敬神祭祖的,《礼记·表记》云:“粢盛柜鬯,以事上帝。”不论王家宗庙中的祭献,或是民间私家祀祖,祝祷以后必须以酒酹(1ei泪)地(手持杯盏,默念祷词,将酒先分倾三点,然后将余酒按半圆形撒于地上。古人认为用酒在地上酹三点一长钩的“心”字形,表示心献之礼。这一祭祀礼仪,后来逐渐扩大,形成了饮前必先酹酒的习惯。这一习俗至今在蒙古、苗等民族中还极为盛行),经过这番仪式后,才能由与祭的人宴飨。中国古代多有酒禁,而且礼法颇严。特别是周代,饮酒是受到严格控制的。但祭祀饮酒却是不受限制的,《酒诰》云:“祀兹酒”、“惟元酒”,意思是说惟祭祀时可以饮酒。所以古代较为盛大的宴饮场面多是在祭仪之后。

在古人祭天、祭社、祭祖、祭灶等祭祀活动中,祭社是最为隆重热烈的。

祭社就是祭社稷之神。古人常以皇天后土并称,皇天指天神,后土指社神,也称土地神。在社神中,以社稷为首,社代表土地神,稷代表谷神。古人崇拜土地,因为人们赖以维生的是土地和五谷。正如《白虎通义·社稷》所云:“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所以,每年春天耕种以前,人们都要祈求社稷之神的保佑。秋天收获以后,要报谢它的恩赐,于是有了祭社活动。祭社本是一种祈丰和庆丰的祭祀活动,后来娱乐成分不断增加,发展到祭祀完毕,人们原地聚饮联欢,沿袭成为一种节日习俗。“祭社”之称也被“社日”(即祭社之日)所取代。社日聚饮活动一直延续到清朝。

社日的日期,周朝是在立春、立秋后的甲日。汉以后的各代不断变化,直到唐代才最后固定下来: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秋的社日。每逢社日,四乡邻里都相邀聚集在一起,各自凑上一些祭社的肉食和米酒,在田间、大树下搭起祭坛或草屋。祭仪之后,大家便欢歌畅饮,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之中。那欢快的饮酒场面,有时甚至比元旦之日还要热烈。唐代诗人王驾曾用《社日》诗(“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埘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有声有色、淋漓尽致地描写了鹅湖山(今江西省铅山县北)一带春社日中人们一家家尽欢扶醉而归的情景。宋朝诗人苏轼在《浣溪沙》中也用:“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丘元)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反映了男女老幼参加春社的热烈场面:老幼相扶而来,乌鸦也翩翩起舞,直到日落黄昏,路边还有横躺竖卧的醉翁。诗人陆游有一首《社酒》诗:

农家耕作苦,雨旸(yang杨)每关念。

种黍踏曲蘖,终岁勤收敛。

社瓮虽草草,酒味亦醇酽。

长歌南陌头,百年应不厌。

既写出了农民终年劳作的艰辛,也写出了他们对欢度社日、畅饮社酒的向往。

在古代,农民还通过社日的欢饮,来融洽邻里、亲友间的情感。他们或者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宴饮,或者向他们、甚至路人馈送自己酿出的美酒佳肴。他们在自己欢乐之时,不忘他人的崇高品格,与人同乐的风尚,往往在社日体现得更为明显。

大酺日饮酒

大酺,也称赐酺,是古代皇帝在有酒禁的情况下,因改朝换代、新帝登基、改元、册立皇太子等喜庆大事而下诏特许全国或局部地区的人们饮酒的日子。《说文》云:“酺,王者布德大饮酒也。出钱为醵,出食为酺。”“赵武灵王灭中山,酺五日,是其所起远也。”按此说,大酺之攀源于战国肘期。《史记·秦始皇本纪》也载:“二十五年五月,天下大酺。”张守节《正义》释日:“天下欢乐大饮酒也。秦既平韩、赵、魏、燕、楚五国,故天下大酺也。”

聚会饮酒

商、周时期,为了维护所谓的“礼制”,防止因酒废政,统治阶级便开始设立了禁酒政策,甚至用法律的形式禁止官民饮酒。周初的《酒诰》便是专门用来禁酒的法律,它规定:“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

秦汉时期,也是禁止人们饮酒的。汉文帝刘桓时还颁布了“三人以上无故群饮,罚金四两”的律令。表面上如此,但实际上酒是不可能禁绝的,因为统治者本身为了敬神祭祖和享乐就不能弃绝对酒的需求。而且他们在酒禁的过程中往’往又用舍由情,时常用酒来赏赐在职官吏:致仕老臣,甚至赐酺天下,粉饰太平,安抚民众,以示皇恩浩荡。

自战国、秦汉以后,历代多有大酺之举。大酺根据缘由有3、5、7、9、10等不同的天数,一般以3天或5天居多。在大酺的日子里,除了允许人们酿酒、聚饮外,朝廷往往还赐牛、酒等物品给老年人。如《史记·孝文帝本纪》载汉文帝:“诏日:……朕初即位,其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卢牛酒,酺五日。”“十六年秋九月,得玉杯,刻日‘人主延寿’,令天下大酺”(《汉书·文帝本纪》)汉景帝时期,初因旱而禁民酤酒,“后元年夏,大酺五日,民得酤酒。”(《汉书·景帝本纪》)汉武帚也多次赐酺:“元光二年秋九月,令民大酺五日”,“元朔三年秋,令民大酺五日”,“元鼎元年夏五月,赦天下,大酺五日”,“太初二年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令天下大酺五日。”汉宣帝主张“勿苛酒禁”,酒禁有所松动,所以赐酺也较多,鸾凤集于长乐宫,也赐民大酺:“三年三月辛丑,鸾凤集长乐宫东阙中树上。飞下止地,文章五色,留十余刻,吏民并观。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大酶五日。”

唐代,凡遇改元、册立太子、公主出嫁和吉兆出现时也多有大酺:唐太宗李世民“立晋王治为皇太子,大赦,赐酺三日。”(《唐书·太宗本纪》)唐高宗“立陈王忠为皇太子,大赦,赐民酺三日”,“皇太子加元服,赐酺三日”,“龙朔二年七月戊子,以子旭轮生满月,大赦,赐酺三日”,“开耀元年正月辛已,赐京官九品以上酺三日。”(《唐书·高宗本纪》)唐中宗时期:女儿安乐公主出嫁,赐酺3日。加号“金轮圣神皇帝”时,大赦,赐酺7日。改元日“万岁登封”时,大赦,赐酺10日。有趣的是唐睿宗时,因高祖旧宅的一棵柿子树在天授年间枯死,现又重生了,以吉兆之名大酶3日(《旧唐书·睿宗本纪》)。

宋元以后,由于酒禁的松弛或名存实亡,民间饮酒实际上已相当普遍,所以大酮之举已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作用,就比较少见了。

节日饮酒

众所周知,中国的节日繁多。除了夏历中依地球绕日运行方位而划分的24个自然节气外,还有大量的民族性、地方性、行业性、宗教性的节令。这些植根于民族文化深处的节令,大都与用以“成礼”、“合欢”的酒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按照古人饮食与节令相合的养生原则,不同的节日往往还要饮用不同的酒。

岁首元旦吉祥酒

阴历的元旦,即我们现在通称的“春节”,古代又称“元日”、“端日”等等,它是新的一年的开始之日。因此,自古以来一直极受人们的重视,是所有的节日中最为隆重、热闹的。这一天,上自天子,下至庶民,只要有可能,几乎无不把酒欢度、开怀畅饮。

元旦之日,天子要亲载耒耜,亲蹈于田而耕,举行名为“籍田”(或“耕籍”)的祈谷仪式,然后举行“劳酒小会”,与臣属饮酒于田间或讲武堂。之后,宫中还要举行盛大的朝贺宴饮活动。他们所饮的酒,除了一般的美酒外,还有一些特制的寓意吉祥的佳酿。如汉朝时的栢叶酒,东晋成帝赏赐群臣的酺酒等;这一天,一般的平民百姓也要换上新衣,准备一些美味佳肴,全家人一起祭祖敬神,把酒问盏,尽享天伦之乐。寓意吉祥、康宁、长寿的“屠苏酒”、“椒花酒”是他们最喜欢喝的特制的年酒。

屠苏酒是一种用肉桂、山椒、白术、桔梗、防风等调配而成的酒。古人认为“元旦饮之,可除瘟气”、“防疠疫”;椒花酒是用椒花浸制的酒。椒花有香气,泡酒能暖胃强身。直到清代,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据韩鄂《岁华纪丽》说,“屠苏”原是一草庵之名,相传有一神秘人物居住其中,每年除夕之夜,他都分送邻里一包药,并嘱咐将其投入井中浸泡,到元旦之日汲水对酒合家而饮,说是喝了这种酒,可防瘟祛病。后来有人得到了他的配方,却始终不知此人的姓名,只好将草庵的名字作为酒名了。

古人饮用屠苏酒的方法也颇为讲究而有趣。它是按先幼后长而不是先长后幼的次序喝酒,这种习俗东汉时即已通行。《时镜新书》载:“元日饮屠苏酒,先从少者起。”南北朝时期的宗懔在其《荆楚岁时记》中也记载了这种习俗,还引董勋的话说:“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唐宋时期此俗依然盛行,故苏轼有“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的诗句。

寒食、清明悼念酒

寒食节、清明节是古人悼念忠君辞禄的介子推和自己亲人的传统节日。每逢这两个紧密相连的节日,人们纷纷举行各种各样的悼念活动:吃凉饭、凉粥、踏青、扫墓、淘井,拔河、荡秋千等。而祭祖、寒食和扫墓是节日期间最具特色的活动了。节日之时,人们纷纷带上酒食祭品去上坟扫墓。常高菊磵的《清明》诗就描述了宋人清明上坟的情形:

古人饮酒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明代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也记述了北京人清明扫墓的情况:“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

寒食、清明节既是家家上坟、人人扫墓之日,同时又是生者相聚,亲友相会之时。在节日的各项活动中,饮酒是不受限制的。宫中、江畔、花前、月下、墓上、店内,处处都有人饮酒。人们除了在“江头吃饮、践踏青草”外,还在“芳树之下,园圃之内,罗列杯盘,互相酬劝”,甚至日暮之时“墦(fan凡)间主客无不颓然醉倒。”有些人白天饮了,晚上还要饮。此时的酒,是悼念的酒、祭奠的酒、思念的酒。人们之所以此日寸还要饮酒,一是因为食用过多的凉食后需要用酒来增加热量,二是要借酒来平缓对古人、亲人悼念时的哀愁。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之所以一直传诵至今,就是因为它真实地描绘了阴雨连绵中那使人愁肠欲断、清冷欲绝的场景。诗中虽未直接写饮酒,但人们寻找酒家的目的,不也正是要借酒浇愁吗?

五月端午辟邪酒

端午节,也是古人非常重视的节日之一。因为夏历五月大致是一年的中间,它又在五月初五,所以古人又称之为“端五”、“端阳”、“重午”、“重五”、“天中节。’’等。古人认为,端午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之时,同时又是夏至(阴生之时)来临之际,正是阴阳消长转换的时期,决定着人们的“血肉盛衰”,因此也是调理身体的重要时刻。于是,每逢此日,人们便用兰汤沐浴,采艾蒿辟邪,饮菖蒲酒、雄黄酒、蟾蜍酒祛瘟除恶、强身健体。当然,人们这一天包粽子、划龙船还有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意思。

菖蒲酒是用石菖蒲煎汁,或酿或浸而成。唐孙思邈《千金月令》载:“端五,以菖蒲或缕或屑,以泛酒。”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民间普遍认为,饮菖蒲酒有辟邪祛瘟之效。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味辛温有毒,具有治疮疖、消毒杀虫的作用。清代顾禄的《清嘉录》中曾记载了雄黄酒的配制和饮用方法:“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又以余酒染小儿额及手足心。随洒墙壁间,以祛毒虫。”传说中的白蛇娘子白素贞和许仙成婚后,和尚法海为了拆散他们的姻缘,就叫许仙劝她在端午节喝了雄黄酒,使她现了原形。

蟾蜍具有辟毒壮阳的作用,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和南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都提到它在端午节的应用。历史上有不少人特别看重它的壮阳作用。据《南朝野史》说,明弘光帝朱由嵩为了壮阳补肾,竟在端午日拒绝百官朝贺,而命人去捕捉蟾蜍,用以泡酒而为“房中药”。

八月中秋团圆酒

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中国人阖家团聚、友人相会的日子。此时适逢“八月黍成,可为酎酒”(《说文》)的五谷丰登、美酒飘香的时节,所以自古以来,人们无论安居深宫,还是羁旅登峰,大都离不开赏月饮酒。

据史籍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古人即已开始赏月饮酒、欢度中秋了。唐宋时期,此风更盛。从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到一般百姓,无不欢聚一堂,乘月饮酒,共度良宵。唐玄宗李隆基就曾在中秋之夜游过“月宫”、饮过“仙酒”。诗人韩僵、韦庄、李白在对月把盏后也颇有感悟,遂写下了“露和玉屑金盘冷,月射珠光见阙寒”,“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但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的著名诗句。宋代诗人苏轼,在“天宇四垂”、“一碧天际”、“月色如昼”的中秋之夜,与朋友游金山、登妙高台,不仅尽兴酣饮,还叫人吟唱他写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自己则合拍起舞,尽享中秋良宵。《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北宋东京汴梁(今开封)市民中秋赏月的习俗:“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旆。市人争饮,至午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干通晓。”《梦粱录》中也描绘了南宋临安(今杭州)市民饮酒赏月的情景:“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栾(1uan鸾)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

宋代以后,中秋赏月饮酒之俗一直盛行不衰,至今依然。

九九重阳长寿酒

夏历九月九日,俗称重阳节。《易经》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日、月都逢九,两阳相重,故称“重阳”,又称“重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早期的重阳节与迷信和禁忌有关,登高远游是为了躲灾避疠;佩茱萸是为了避邪逐风寒;饮菊花酒是为了驱疫延年。后来,随着岁月的流失,迷信色彩在人们的观念中日益淡漠,代之而起的是充满诗情画意、富有生活气息的重阳节:人们在秋高气爽、云淡风清的仲秋之时,纷纷携佳酿、.佩茱萸、登高远眺,饱览绮丽的自然风光。

早在战国时期,屈原在《离骚》中就已提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重阳节饮菊花酒的习俗至迟汉代已经形成。葛洪的《西京杂记》云:“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汉代以后,重九登高饮酒之风经久不衰。晋代的桓温,重阳日曾率僚属们登龙山饮酒;南北朝时,宋孝武帝刘骏未即位以前在彭城时,重阳日曾登项羽的“戏马台”饮酒。齐武帝肖赜,重阳日也饮酒于“九日台”;唐代诗人王勃,重阳日曾登滕王阁参加宴饮。杜甫“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可见他即使身患疾病,重阳日仍不忘登高饮酒。此俗至明清时仍然十分盛行,如康熙《蓟州志》载:“重阳,制花糕,饮菊酒,携觞登高。”

汉晋以后,人们已把菊花酒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紧密联系在一起了。《西京杂记》便说:“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荆楚岁时记》也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宋吴自牧《梦粱录》云:“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尤其是老年人,每逢重阳必饮菊花酒。

重阳节人们除了饮用菊花酒外,也有饮茱萸酒和桑落酒的。

腊月除夕聚欢酒

春节饮酒

与元旦紧密相连的阴历年,是中国人极为重视的最大节日。一进腊月,人们便开始为此而忙碌:制腊肉、蒸年糕、做豆腐、备办年货、清扫房屋。直到除夕之夜,人们才全家欢聚一堂,祭神灵、奠祖先,饮酒“别岁”、“守岁”、迎“元旦”。

“别岁”,就是邻里、亲族之间“酒食相邀”;“守岁”,就是通宵不眠。周处《风土记》云:“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苏轼《岁晚三首序》说:“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夕夜达旦不眠为‘守岁’”。

除夕夜合家聚饮、守岁、别岁之俗大概始于南北朝时期,唐宋时已十分流行,唐太宗李世民曾写过这样一首诗:

慕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钩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宫廷中欢度除夕、喜迎新年的盛况。’诗人李德裕、张说、成文干、白居易等也都有“守岁’’的诗作。北宋东京汴梁除夕“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东京梦华录》卷十《除夕》)南宋临安,除夕夜家家也是“如同白日,围炉团坐,酌酒唱歌,达旦不眠”。(《梦粱录》)这一习俗历经元、明、清各朝,一直传承到今天,只不过守岁的形式、娱乐的内容、饮用的酒类更加丰富罢了。

少数民族节日饮酒

除了上述节日外,我国少数民族还有许多自己特有的节日。每逢节日,同样举族相庆,载歌载舞,把酒邀欢。如高山族每年秋天收获以后,要欢度丰收节。节前,男人上山打猎、杀猪宰羊,女人酿酒备菜,为节日做准备。节日期间,各个部落、村寨都要聚众会饮。《番社采风图考》载:“每岁收粟时,通社欢饮,男女杂坐地上,酌以木瓢、椰碗,互相酬酢,不醉不止。其交好亲密者,取酒灌之,流溢满地,以为快乐。”南社的《会饮歌》:“耕田园,过好年岁;收得麻,收得米,捕得鹿且多。父子祖孙齐来饮酒,欢呼唱歌为乐。”和《大武垄社耕捕会饮歌》:“耕种胜过往年间,上山同捕鹿,切莫遇生番。酿得好美酒,大家来参加,来参加:脸上泛红霞,不醉不回家”,也生动地反映出了他们在农耕、捕鹿得到好收获之后,聚众会饮的喜悦心情和欢乐场面;藏族的传统节日有藏历年、“雪顿”节、“望果”节等。节日之时,藏族男女“皆华服盛饰,群聚歌饮,带醉而归,以度岁节。”(《西藏志》)星回节是白族及附近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节日之时,人们“斫松为燎,高丈余,入夜争先燃之。村落用以照田祈年,以炬之明暗,占岁之丰歉。街市儿童捣松脂末,互相浇酒为戏。比户剁生饮酒,汉夷同之”(《旧云商通老》),即家家户户要“剁生”、饮酒欢聚,夜晚人们还要点燃松木做好的火把,以祈兆丰年。

人生礼俗日饮酒

降诞礼、成年礼(冠礼)、婚礼和丧礼是人生的四大礼俗,自古至今,一直与酒有着紧密联系。

降诞礼饮酒

生儿育女,是家庭的大事。过去生子增丁,添人进口,人人为喜。但在医药卫生不发达的情况下,又令人多有担心。围绕生子之俗,一为贺,二为忌,三为寿。所以有贺的仪礼,忌的陋俗,和求祝长命百岁的举动。不过,由于古人的重男轻女观念,男孩和女孩的“待遇”是截然不同的。《礼记》载,生了男孩,“设弧于门左”,左为“天道所尊”;生了女孩,“设帨(睡)于门右”,右为“地道所尊”。“弧,,是木弓,象征男性的阳刚,“帨”是佩巾,标志女性的阴柔。

降诞礼是人生的开端之礼,其仪式多在涎生后的第三天举行,俗称“三朝”、“洗三”等。“洗三”是用艾叶、花椒等中草药煎汤给婴儿洗澡。这一天生男孩的家里要举行用弓箭射天地四方的仪式,并设宴款待亲友。而生女孩则大多不设酒宴。比较隆重的是满月、百岁(出生一百天)和周岁的庆贺仪式。主人要备办酒食,邀请亲朋好友、邻里乡亲饮“满月酒”、“百岁酒”、“周岁酒”。此后,每逢诞辰日也有简单的纪念仪式,即俗称的“过生日”。不过普通人家不设酒宴。到了40岁以上,才开始祝寿过生日。一般以十为整数庆贺,如50、60、70、80等。贺寿,有寿幛、寿烛、寿桃、寿面等。隆重者设寿堂,摆寿烛,张灯结彩,寿翁坐在正位,接受亲友、晚辈祝贺、叩拜。仪式完毕,大家共吃寿宴,饮寿酒。

成年礼饮酒

成年,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因此古人多于此时举行“成年礼”。男子戴帽,日“冠”、“加冠”,女子束发,日“笄”、“上头”。冠、笄的年龄,因时代不同而各异,但成年礼饮酒却是通行的。如《局礼》规定,“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其程序是筮日、加冠、易礼服、饮醴酒、受新名和以成人资格见长辈。女子的“及笄”礼也大体相同。刚成年的人要饮用象征成人的酒,亲友们也要饮酒欢聚,以亓彳祝贺。后来此俗渐渐衰落,只在汉族的部分地区和南方的傣、佤、彝、基诺、独龙、德昂、壮、黎、瑶、高山等少数民族中还较为流行。如基诺族的成年礼,特别是男青年的成年礼是非常隆重的。在他们的观念中,未举行成年礼的人是没有正式灵魂的,死后不能归葬到祖先的坟地里。只有经过成年礼的洗礼后,男女青年才有了真正的灵魂、取得村社正式成员的资格,才有权承担和享受村社成员的义务和权利。在举行成年礼时,通常对受礼的男青年采取奇袭式的捕捉,然后将其劫持到本寨正在上新房的人家中举行仪式,众人要纷纷向他敬酒,主人还要送给他用芭蕉叶包成四方形的3块牛肉。此后,他方可谈情说爱,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婚礼饮酒

婚礼是人生礼俗中的大礼,自古以来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人和现代人一样,不仅把婚姻看作是个人的终身大事,而且视其为整个社会子孙繁衍、兴旺发达的象征,所以婚姻总是和表币吉祥的酒结侔相生。直到今天,人们还把结婚称为“喝喜酒”。

结婚饮酒

关于古代的婚姻仪礼,史籍中记载颇多。《仪礼·士昏礼》记载了周代贵族士大夫阶层举行婚礼的六个程序,这六个程序叫“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的问名、纳采、亲迎都离不开酒。问名是男家请媒人向女家主人请问女子之名,这时女家置酒款待;纳采是男方先遣媒人去女家提亲,女方同意后,男家遂派人以雁为贽礼(古代初次求见人时所送的礼物),正式向女方求婚。汉代以后,纳采要备酒;亲迎相当于后世的完婚,是新郎到女家迎娶新娘。它是整个婚礼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热烈的阶段。新郎将新娘接入家门后,要设酒宴共食,即所谓“合卺(锦)而酳(印)”。卺,就是把一个瓠(葫芦)分成两个瓢,新婚夫妇各拿一瓢,饮酒漱口,以表币自此以后二人永结同心、相亲相爱,于是后人便以合卺作为结婚的代称。除新郎新娘合卺外,新郎家还要摆酒设宴,热情款待前来贺喜的亲朋故友、四方宾客。

合卺的婚仪,古代极为流行。《魏书·临淮王传》载:“又夫妇之始,王化所先,共食合瓢,足以成礼。”《全宋词》无名氏作《鹧鸪天》:“倾合卺,醉淋漓。同心结了倍相宜,从今把做嫦娥着,好伴仙郎结桂枝。”不过合卺所用的瓢后来逐渐改用了杯、盏,“合咎”也多称为饮“交杯酒”、“合欢酒”了。宋王得臣《尘史·风俗》:“古者婚礼合卺,今也以双杯彩丝连足,夫妇传饮,谓之交杯。”《东京梦华录》云:“用两盏以彩结连之,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酒。”饮交杯酒的方式是新婚夫妇互换酒杯饮酒,有的饮毕还将酒杯一正一反掷于床下,以示婚后百年相好。

古代的婚礼饮酒习俗从周代到清末一直传承不衰。清末代皇帝.溥仪大婚时仍循古礼,在向未来的皇后家“纳采礼”时也随绍兴酒40坛。大婚之日,宫中也摆下了“合卺宴”。醇亲王溥杰结婚时,亦有“合卺”之礼。结婚当日,他与新娘“坐帐”仪式后,即被人扶坐在洞房紧靠南窗的桌案中央。案上摆有一双牙箸,两只酒杯,一个酒壶,一盘子煮水饺和一大碗汤面。他的婶母先将酒倒入两个杯中,然后让他们夫妇喝了交杯酒。喝酒时,窗外的“萨妈太太”还用满语喊了一声“阿什布密”(满语祝词)。

自古至今,少数民族的恋爱、婚姻都是比较自由的,不像汉族那样要受封建礼教的严格约束。所以整个婚姻过程,从恋爱、求婚、订婚,到结婚都更充满了喜庆、欢乐的气氛,用酒、饮酒也更为普遍。《百夷传》载:傣族聘娶,“以羊、酒、财帛之类为礼”;清乾隆《永北府志》载,普米族“婚姻备设牛、酒”,纳西族“婚姻听从父母,止用牛、羊、猪、酒聘、娶”;哈尼族“成亲三、五日,女逃归母家,然后用亲迎之礼,整酒会宴,习以为俗”(清乾隆《易门县志》);苗族、彝族男女青年多通过对歌的形式互相传递爱意,唱得投机,情意相合时,便双双“携手就酒棚并坐而饮,彼此各赠物以定情,订期相会。”(赵翼《檐曝杂记》)雍正《云南通志》还载苗族“婿步行迎妇归,置酒待客”;藏族青年男女订婚以后,“婿乃致酒二十瓦或三十瓦于女家,女家即饮此酒、受哈达。”婚礼之日,女家也“置茶酒、米粥、糖……送(女)至男家····”饮茶酒。”(徐珂《清稗类钞》)高山族平埔人嗜酒,他们“婚娶、筑舍……群坐地上,用木瓢或椰碗汲饮之。”(《台海使槎录·番俗六考》)西拉雅人婚嫁之日“执豕酌酒,请通事、土官、亲戚会饮。”(《番社采风图考》)其他民族,如蒙古族、哈萨克族、壮族、侗族等,婚礼饮宴活动同样十分热烈,他们或在毡房、竹楼之内,或在草原、溪谷之间,或在庭院之内,或在花园之中,彼此互相敬酒、唱歌、跳舞,同享幸福的美酒,共度欢乐的时光,其热烈的程度不亚于盛大的节日。

丧礼饮酒

丧葬仪式标志着人生旅途的终结,表示生者对死者的悲哀悼念之情,仍然属于礼俗的范畴,所以也离不开酒。古代丧礼中用酒主要包括祭奠用酒和出殡下葬时宴请吊客和治丧人员用酒。

古代的丧礼很复杂。丧葬仪式中有一项是小敛,即给死者穿寿衣,接着举行小敛奠,以酒食为.死者祭奠。小敛完毕,把死者装入棺材,然后举行大敛奠,将酒菜等奠馔及棺材陈列于堂上。小敛奠和大敛奠的酒是生者对死者灵魂表示敬意和祝福之情而奉献的。但居丧的主人和行吊之人都不能随意饮酒。《礼记·间传》说:“父母之丧,不食菜果;既殡食粥,朝一溢米,暮一溢米。齐衰之丧,疏食水饮。大功之丧,不食醢酱。小功思麻,不饮醴酒,此哀之发于饮食者也。”古代的丧服制度共有5个差等,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思麻,统称“五服”。斩衰是五服中最重的一种,如子为父母,诸侯为天子守丧,均为斩衰,服期2年,2年内只能早晚喝粥,不能饮酒。齐衰、大功亦然。就连最轻的丧服小功、思麻,同样不能饮酒。所以《礼记·檀弓》说:“行吊之日,不饮酒食肉。”即便服丧期满,每遇父母死亡的忌日仍然禁止饮酒作乐。古代有不少人居丧期间,拒食酒肉,能长期坚持素食,以孝名闻天下。《后汉书·申屠蟠传》载,申屠蟠“九岁丧父,服除,不进酒肉十余年”,为乡人称颂。

不过,被视’为异端的丧礼饮酒之习历代都不罕见。唐高宗时还曾下诏:“如闻父母初亡,临丧嫁娶,积习日久,遂以为常。亦以送葬之时,共为欢饮,递相酬劝,酣醉始归。……并宜禁断。”但此风是难以禁绝的。许多豪门富户借丧礼之机,大宴宾客,设醮诵经,超度亡魂,以炫耀自己的门第和财富,同时也借机大敛吊礼资财。在豪门权贵的倡导下,许多中下层之家也极力仿效,使之终于成为风习。

随着时代的变迁,民间也逐渐把丧事办得十分热闹,而且还把婚礼和丧礼并称为红白喜事。反映了人们对于生老病死这一客观规律已有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直到清末、甚至现在,汉族的不少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还有丧礼饮酒的习俗。如“合亩制”地区的黎族,过去有饮孝酒的习俗。即把死者埋葬以后,全村成年男女和挑酒前来吊丧的亲友,要集中在死者家里喝孝酒、唱悼歌,表示对死者的哀悼。按俗规,死者家里要设孝席,守“酒孝”,忌食米饭。饮孝酒的日期是:死去父母,子女从丧日起守12天“酒孝”;死去兄弟,7天“酒孝”;死去儿子,5天“酒孝”}村里人死,3天“酒孝”。以“酒孝”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和敬重。守“酒孝”期间,每日3餐都要饮酒,每次进餐,众人集中在孝席间唱悼歌,然后才饮酒吃菜。

迎宾待客酒

古人将饮食不仅仅看作日常生活行为,而且视之为学礼、施礼,从而达到“成人”、“合天”的一种重要手段。酒更是“成礼”的饮料,所以只要有客来访,但凡有条件的,必以酒相待。

《诗经》云:“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朋酒斯飨,日杀羔羊。”《礼记·乡饮酒义》说:“乡饮酒之义,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入,三揖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所以至尊让也。”周朝时如此热情迎宾待客,周以后,同样盛情以酒飨客。《汉乐府·陇西行》对汉人接待宾客的情况,曾作过生动具体的描述:

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

伸腰再跪拜,问客平安不?

请客北堂上,坐客毡氍毹。

清白各异樽,酒上正华疏。

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

却略再跪拜,然后持一杯。

谈笑未及竟,左顾敕中厨。

促令办粗饭,慎莫使稽留。

废礼送客出,盈盈府中趋。

送客亦不远,足不过门枢。

诗中细致地描绘了一位端庄贤淑、知情达理的妇人如何迎接客人、招待客人和送别客人的整个过程:当贵客临门时,家庭主妇面带微笑,热情相迎。客人进屋后,主客席地而坐,主妇直起腰来,俯身跪拜行礼,并向客人问安。接着请客人正式入席,让客人坐在地毯上,然后开席饮酒。席上摆着清、白两樽酒,酒樽上放着刻有花纹的酒勺。主妇先从樽中舀酒一杯递给客人,客人先谦让一番,主妇则再跪拜表示客气,这样主客才各持一杯共饮,边饮边叙谈。时间不长,主妇便吩咐上饭。饭毕,互相叙礼后,主妇缓步送客,至大门口与客人道别,不再远送。《艺文类聚》中也引有一首古诗,描写了汉代“舞乐宴食”、投壶侑酒宴客的热闹场面,诗云:

玉樽延贵客,入门黄金堂。

东厨具肴膳,椎牛烹猪羊。

主人前进酒,琴瑟为清商。

投壶对弹棋,博弈并复行。

唐宋以来,人们继承了古人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这从他们的诗句中便可见一斑:“十载相逢酒一卮,故人才见便开眉”(欧阳修),“嘉宾至,一酌散千忧”(李纲)。故人重逢,嘉宾造访·有了酒,主人高兴,客人欢畅;“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杜甫),主人热情豪爽,以酒待客,使客人不胜感激。清朝诗人吴锵的妻子庞畹,在以酒飨客这一点上,更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古人热情好客的精神。她的《瓒窗杂事》第一首写道:

夫婿长贫老岁华,生憎名字满天涯。

席门却有闲车马,自拔金钗付酒家。

由于家境贫寒,丈夫特别害怕朋友光临,可客人却偏偏来到了,怎么办呢?庞畹既没有怒目相视,或神情冷漠,也没有手足无措,而是不动声色地主动拔下头上的金钗,换来美酒款待客人。既保全了丈夫的面子,也使客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不仅汉族如此,许多少数民族同样热情好客,而且他们以酒待客之风往往比汉族还要浓厚得多。这馀了由于他们具有热情、善良、质朴的品性外,还因为他们认为酒是珍贵、圣洁的东西,是纯洁、神圣的象征。因此,只要有客至,必以酒相待,以表达自己诚挚的心情和纯洁的友谊。

壮族有一个传统习惯,村寨中某一家的客人,同时也是全村人的客人,各家往往要轮流宴请。特别是贵宾,有时一餐要吃五六家。常常是在第一家刚刚入席,第二、三家已派人站在身后等待。按壮家的规矩,客人是不能推辞的,哪怕到第二、三家饮一口酒、吃一口菜,主人也会非常高兴的,认为你看得起他,够朋友。据《岭外代答》载,壮家招待客人,是先在地上铺一张席子,然后把盛酒的小瓮搬出来,放在席中宾主之间,旁边还要放一盂水。开瓮后,酌水入瓮,插一根竹管,然后主妇致欢迎词,并将竹管庄重地递给客人,由客人开始,大家轮流吸引。男女同吸一管,同饮一瓮。竹管中还有一个小鱼样的关捩(列),能开能合,吸的过缓或过急,都会关闭。此俗称“打甏”;《百夷传》记载了明代傣族上层人士待客宴饮的情况:主客要按长幼尊卑依次入席,有几位客人就要有几位主人陪同,“各行一客”。客人至,先上茶敬烟、槟榔等物,然后吃饭,饭后再上酒菜。“酒或以杯,或以筒,酒与食物必祭而后食,食不用筋。酒初行,一人大噪,众皆和之,如是者三,乃举乐。”“假若一酿酒,则渍以水一满瓮,插筒于中,立标以验其盏数,人各以次举筒咂之,咂酒一盏,仍渍水一盏,传之次客,昧甚佳,咂至淡,水方止,俗呼为咂酒”;蒙古族以酒待客更是热情之至。据《蒙鞑备录》载,有客至,无论相识否,必会热情款待,献上纯净的乳酒和各种肉、乳食品,“男女杂坐,更相酬劝不禁”。“主人执盘盏以劝客。客饮若少留涓滴,则主人者更不接盏,见人饮尽乃喜”,“终日必大醉而罢”。他们认为“客醉,则与我一心无异也!”

饯行、接风酒

饯行,古代又称祖席、祖筵等。是人们为某人送别时而特设的酒宴。据汉代应劭《风俗通义》说,祖席、祖筵本是古代人祭祀祖神恪(同修)的仪式。由于祖神恪喜欢旅游,对水路旱路都非常熟悉。所以人们出远门时总要设酒宴祭祀他,以祈求一路平安。后来,此习逐渐演变发展,形成了饯行饮酒的习俗。

关于饯行之俗,古文献上有很多记载。《诗经·大雅·韩奕》云:“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这是周朝时人们用酒饯行的例证;战国时期,荆轲到秦国行刺时,燕太子丹也在易水之上为他饯行,荆轲在酒宴上饮酒豪歌,唱出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绝句;《汉书·疏广传》载,西汉的疏广、疏受告老还乡时,公卿故旧数百人设酒宴为他们饯行;《郑玄别传》载,郑玄跟随马融学习7年,当他辞别马融,准备归家养母时,300余人为他饯行,且“皆离席奉觞”,向他敬酒,无奈,他只好连饮300余杯。

古人是十分重感情、重友谊的,他们从不妄交朋友,而一旦相知、相交,建立了友情,则倍加珍惜,不会轻易舍弃。

这种真挚的情谊平日往往深藏心底,不易显露,而在离别饯行之时却因酒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美好的回忆、未来的懂憬、绵绵的离愁、真诚的祝愿……统统在饯行的饮酒中得到了加深,得到了寄托,得到了解脱,得到了慰藉。临别饯酒,实际上意不在酒,而在于这种浩渺无际、深沉无底的情意的交流与贮存。这便是古人把酒饯行的真谛。这种以酒饯别,在唐代达到了高潮,许多诗人都曾吟诵、甚至亲身体验过这一令人感怀的主题:“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愁酒半酣。”(韦庄《古离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杜牧《赠别》)绵绵的离愁,反映了友情的深厚;“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颖上去,新月到应圆。”(李白《送别》)离别的愁酒固然难饮,然而它却表达了送行者的深厚情意,远行者将永远将其珍藏;“渭城朝雨泪(yi异)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可谓最全面、最深刻地反映了古人送别挚友时的情感。

接风,又称洗尘、洗泥,是设酒宴招待远方来客的习俗。此俗古代早已有之,只不过当时不叫“接风”、“洗尘”而已。

如唐代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知道了就跑到旅馆去看他,并用自己身上佩戴的金龟“换酒与倾,尽醉”,从此,李白和贺知章成为终生挚友。“洗尘”、“接风”之词的出现,大概是宋代以后的事。如《宣和遗事》说:“多年不相见,来几日,也不曾为洗尘;今日办了几杯淡酒,与洗泥则箇。’’再如《水浒》二十六回:“小人们都不曾与都头洗泥接风,如今倒来反扰。”可见,当时洗尘接风已成为一种礼仪时尚了。直到今天,“接风”、“洗尘”仍常常挂在我们的嘴边。

出师、祝捷酒

古代的文人好酒,因为酒有助于他们作文、写诗、绘画。军队的将士也好酒,因为古代军队的生活艰苦、单调而寂寞,能喝上点酒便是他们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了。而且对于他们来说,酒又是兴奋剂,有助于壮胆_示豪、作战杀敌。酒能使怯者勇、疲者振,是鼓舞士气的良药。历代统治者都深明此理,因此,他们常常在出征时赐酒以壮军威,作战时赏酒激励土气,班师后颁酒以酬战功。酒,成为他们鼓舞征人、犒赏将士的行之有效的重要物质手段。这样的事例很多。

《艺文类聚》引《王孙子新书》况,春秋时楚庄王率军攻宋,厨有败肉,樽有败酒,而将士们却3餐难保。将军子重进谏道:“君王酒肉都在腐烂,而三军之士皆有饥色,要想克敌致胜,不亦难乎?”楚庄王闻听此吾,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立即将酒肉犒赏三军,以慰其心,激其志;《吕氏春秋》载:“越王之栖于会稽也,有酒投江,民饮其流而战气百倍。”说的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重振旗鼓,在出兵讨伐吴国的誓师大会上,因酒少不能遍饮三军,于是便接受范蠡的建议,把所有的酒都倾倒在河里,然后他与众将士一起迎流痛饮,从而大大激发了士气,果然打了一场大胜仗。进而终于雪耻灭吴,称霸一方。至今在浙江绍兴还有一条叫“投醪”的小河,据说就是当年勾践倾酒之处;《三国演义》里“甘宁百骑劫魏营”的故事也与此类似:甘宁精选壮士百人,分给他们每人一瓶酒,他们喝了以后,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夜袭魏营,敌人望而生畏,百人尽皆生还;《明史纪事本来》载: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上命大学士李建泰出师,行遣将礼,命附马都尉万炜以特牲告太庙,上临轩亭,授建泰节剑,备法驾警跸,御正阳门,赐宴饯之……设宴作乐,上亲赐卮酒。”崇祯帝“亲赐卮酒”遣将,大大振奋了出征将士的战斗精神。

祝捷庆功的胜利之饮,较之出师之饮似乎更受重视。相传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骑兵数万,两次从陇西出击,攻打匈奴,获得重大胜利时,汉武帝曾赐酒犒劳。但酒少兵多,霍去病乃下令将酒倒入一眼泉中,与士卒共饮,同庆胜利,共享帝恩;《南史》载:曹景宗在淮水大败北魏大将杨大眼凯旋归来时,齐武帝肖颐便在华光殿摆宴贺捷,并命群臣赋诗以助兴;《唐书》也载:张宝擒突厥颉利以献,太宗李世民非常高兴,登顺天楼引见“上皇”李渊,李渊叹日:“吾付托得人,复何忧哉!”于是置酒犒赏。酒酣之际,李渊还亲自弹琵琶,李世民也离席起舞,喜庆气氛达到了极点。

把酒庆捷的规模之大,还得说清朝乾隆之时。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大小和卓木(博罗尼都和霍集占)在新疆发动叛乱。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清政府派兵遣将,前往镇压。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叛乱被戡平。捷报传来,乾隆帝异常兴奋,以空前的规模在承德避暑山庄设宴,与争先入贡祝捷的哈萨克、布鲁特诸部的头目、蒙古各旗的王公贵族和许多满汉官员一起饮酒聚欢,共庆平叛的胜利。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相关推荐
【丧葬文化习俗】农村办丧事流程礼仪 城里人死了怎么办丧事?
葬礼是一种送别死者的传统仪式,在我国的传统中,葬礼有着许许多多严苛的规矩和繁琐程序,例如旧时办丧事有多道程序,要做道场、烧灵屋、唱夜歌等等,还要用白纸写对联。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也逐渐形成了独特并且简单的葬礼风气和习俗。下面maigoo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办丧事礼节习俗。
殡葬服务 传统文化 ★★★★
1.7万+ 53
十大最有趣农村风俗 农村趣味民俗盘点 家乡最好玩的习俗有哪些
农村生活千姿百态,不仅有舒适的田园风光,也有很多有趣的风俗,本文盘点了十大农村最有趣的习俗,其中有抓周、喜公公喜婆婆、划旱船、舞狮子、泼水节、瑶族爬楼、新娘过河、彝族火把节、踩高跷进村、藏族沐浴节等农村最好玩的习俗,下面来了解下这些农村趣味民俗!
风俗 民族民俗文化 ★★★
8581 20
潮汕十大传统民俗 潮汕特色风俗有哪些 潮汕民俗活动大全
潮汕地区一般指揭阳、潮州、汕头和汕尾市,潮汕民俗繁多,且保留着很多中原传统文化,这也是潮汕人一直引以为荣的地方。你知道潮汕特色风俗有哪些吗?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潮汕十大传统民俗,如迎老爷、赛大猪、英歌舞、烧龙、烧塔、吃七宝羹、拜月娘等,一起来看看吧。
风俗 民族民俗文化 ★★★
749 2
少数民族十大风俗 各民族的传统风俗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哪些
少数民族十大风俗榜单,maigoo小编主要盘点了各少数民族最具代表性的风俗,主要依据其社会知名度、风俗特色、历史沿革或发展现状等相关信息,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进行推荐。榜单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交流。
风俗 民族民俗文化 ★★★
2.3万+ 25
青藏地区十大常见的民俗活动 青藏地区的传统风俗大盘点
青藏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南部,四川省的西部、云南省和甘肃省的一小部分,为藏族的主要聚居区,那青藏地区民俗以什么为主呢?Maigoo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青藏地区十大常见的民俗活动,如:转山、献哈达、赛马节、挂经幡、转经、看藏戏、吃古突等,一起来了解下吧。
风俗 民族民俗文化 ★★★
7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