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民俗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中国是个文化之邦,再加上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比较丰富的风俗民俗文化。那么国内有哪些风俗习惯呢?少数民族有什么特别的风俗?国外风俗又是什么样的呢?小编将为您介绍民风民俗相关知识。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 ”;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民俗传统的国家,在中国境内土生土长的各民族中,都有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各类民俗文化,代代传承。
汉族 蒙古族 回族 藏族 维吾尔族 苗族 彝族 壮族 布依族 朝鲜族 满族 侗族 瑶族 白族 土家族 哈尼族 哈萨克族 傣族 黎族 僳僳族 佤族 畲族 高山族 拉祜族 水族 东乡族 纳西族 景颇族 柯尔克孜族 土族 达斡尔族 仫佬族 羌族 布朗族 撒拉族 毛南族 仡佬族 锡伯族 阿昌族 普米族 塔吉克族 怒族 乌孜别克族 俄罗斯族 鄂温克族 德昂族 保安族 裕固族 京族 塔塔尔族 独龙族 鄂伦春族 赫哲族 门巴族 珞巴族 基诺族【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
少数民族特色节日
苗族:苗年、社节、四月八、芦笙节、斗马节、拉谷节。
壮族:铜鼓节、蛙婆节、陀螺节、农具节、花婆节、陇端节、吃立节、娅拜节、壮年、三月三歌节、牛魂节、药王节、吃新节、莫一大王节、擂背节、尝新节、跳岭头节。
侗族:姓氏节、侗年、冬节、花炮节。
彝族: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
蒙古族:那达慕、祭鄂博、成吉思汗纪念节、马奶节、燃灯节、火日、祭敖包、麦德尔节、点灯节、塔克勒干节。
回族:开斋节(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傣族:泼水节、入夏节、出夏节。
藏族:转山会(沐佛节、敬山神)、采花节、黄藏历元旦、萨噶达瓦节、女儿节、望果节、白来日追节。
瑶族:讨念拜、讨寮皈节、度戒、达努节、牛节、盘王节。【查看详细>>】
少数民族风俗民俗
回族风俗
饮食风俗:回族禁食猪、马、驴、骡、狗和一切自死的动物、动物血,禁食一切形象丑恶的飞禽走兽。
婚俗:各地回族婚礼形式多种多样。比较一致的程序是请媒人提亲、说色俩目(也叫定茶),插花(也叫定亲)、迎娶、念尼卡哈、撒喜、闹洞房、摆针线、回门等。
葬丧风俗:葬礼要经过停尸、善面、备殓、净身、下葬、纪念亡人等程序。其中殡礼(站者那则)是回族丧葬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凡参加殡礼的人必须洗大净。
信仰: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和发展中始终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回族形成后,各地回族一直延续着这一信仰。【查看详细>>】
傣族风俗
饮食风俗:生、鲜、酸、辣、野是傣家菜的特点,傣味中以酸为美味之冠。主食以大米为主,食昆虫,食花。
婚俗:一般实行从妻居的习俗,即男到女方家上门,因此婚礼主要在女方家举行。
葬丧风俗:要根据死者的不同年龄、不同身份和不同死因而采取不同的丧葬仪式。丧葬方式有火葬、土葬、水葬和四种。
信仰:边疆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属于小乘佛教,同时保留着原始鬼神崇拜的残余。内地傣族崇拜“龙神”、“龙树”。也有信仰上座部佛教的。【查看详细>>】
藏族风俗
饮食风俗: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被称为西藏饮食的“四宝”,此外,还有青稞酒和各式奶制品 。
婚俗:得先求喇嘛活佛看看自己未来的婚姻是否吉祥,然后男方或女方就请自己的亲戚或媒人持哈达及礼品到对方家求婚。
葬丧风俗:藏族的丧葬习俗比较特别,分塔葬、火葬、天葬、土葬和水葬这五种,并且等级森严,界限分明。采用哪种葬仪,同时也主要取决于喇嘛的占卜。
信仰:藏族信仰藏传佛教、苯教等。【查看详细>>】
壮族风俗
饮食风俗:主食稻米,制作方法有蒸、煮、炒、焖、炸等,各种米饭、米粥、米粉、米糕、糍粑、粽子、汤圆等。
婚俗:婚礼四部曲是接亲、送亲、成亲和回门。他们的婚礼也像他们招待宾客的糖茶一样,甜津津而耐人寻味。主要分为:接亲、送亲、成亲、回门四个习俗。
葬丧风俗:壮族传统的丧葬习俗,主要有两大葬法,即土葬和火葬。土葬,以“二次葬”为主要葬式。
信仰: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壮族的宗教多为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信仰多神。【查看详细>>】
蒙古族风俗
饮食风俗:饮食大致有四类,即面食、肉食、奶食、茶食。
婚俗:蒙古族的婚俗是从求亲开始的,男方须多次向女家求亲,才能得到女家的许诺。
葬丧风俗:新中国成立前,蒙古族的丧葬有火葬﹑土葬和野葬(也称天葬)。新中国成立后,蒙古族野葬形式消失,完全改用土葬和火葬。
信仰:萨满教是蒙古人古老的原始宗教。【查看详细>>】
维吾尔族风俗
饮食风俗:传统饮食以面食为主,喜食羊、牛肉,蔬菜吃得相对较少。
婚俗:婚前,男方必须向女方交彩礼,男女双方领取结婚证后,会举行婚宴。
葬丧风俗:遵照伊斯兰教规,实行土葬,主张速葬。
信仰:伊斯兰教在维吾尔族地区占据统治地位。【查看详细>>】
纳西族风俗
饮食风俗:早餐一般吃馒头或水焖粑粑,中餐和晚餐较为丰富,一般都有一两样炒菜和咸菜、汤等,特别喜食当也回族的牛肉汤锅和干巴。
婚俗:按周礼的六礼:问名,纳采,会亲(在丽江称之为亲家会),过门(丽江称请媳妇),送礼柬,迎亲。
葬丧风俗:自古是火葬,后实行土葬,丧葬礼仪注入了诸多的满汉习俗。
信仰:纳西族是个信仰多种宗教的民族, 既信仰本民族的本土宗教——东巴教,也信仰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道教。【查看详细>>】
土家族
饮食风俗: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豆制品也很常见。
婚俗: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有“哭嫁习惯”习惯。
葬丧风俗:土家族实行火葬,土司制度时期至今实行土葬。
信仰: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查看详细>>】
民族传统文化与传承保护传承措施
一个民族的文化,既是该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标示”,也是维系该民族认同的纽带和支柱。文化既是民族的根,也是民族不断发展的源,同时也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民族文化生命力的萎缩,本民族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就会存在问题,更进一步,当一个民族的文化被肢解時,这个民族也必然面临分崩离析的命运。所以,真正的亡国,是文化的消亡。
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措施有哪些?
1、首先要坚持文化自信,强化文化认同。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2、要坚持精神引领,牢固民族文化。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内在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并作用于建筑风格、文化习俗、传统节日、语言文字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3、坚持创新发展,做到与时俱进。牢牢把握民族文化的灵魂和内涵,在批判继承中加以创新,找到符合自身文化发展的方向,不断吸收、借鉴、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