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仪是什么
核磁共振仪的原理是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体外的接受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这就叫做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是一种物理现象,作为一种分析手段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到1973年才将它用于医学临床检测。为了避免与核医学中放射成像混淆,把它称为核磁共振成像术(MR)。
核磁共振成像术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它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在外加磁场内,经射频脉冲激后产生信号,用探测器检测并输入计算机,经过处理转换在屏幕上显示图像。
核磁共振成像术提供的信息量不但大于医学影像学中的其他许多成像术,而且不同于已有的成像术,因此,它对疾病的诊断具有很大的潜在优越性。它可以直接作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不会产生CT检测中的伪影;不需注射造影剂;无电离辐射,对机体没有不良影响。MR对检测脑内血肿、脑外血肿、脑肿瘤、颅内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脑缺血、椎管内肿瘤、脊髓空洞症和脊髓积水等颅脑常见疾病非常有效,同时对腰椎椎间盘后突、原发性肝癌等疾病的诊断也很有效。
核磁共振仪的原理
核磁共振原理是给核磁共振这个物理现象分析结构手段做一个科学解释。核磁共振原理主要是由原子核的自旋运动引起的。不同的原子核,自旋运动的情况不同,它们可以用核的自旋量子数I来表示。自旋量子数与原子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大致分为三种情况。
核磁共振仪的组成结构
核磁共振成像仪的成像系统包括MR信号产生和数据采集与处理及图像显示两部分。MR信号的产生是来自大孔径,具有三维空间编码的MR波谱仪,而数据处理及图像显示部分,则与CT扫描装置相似。
核磁共振成像仪包括磁体、梯度线圈、供电部分、射频发射器及MR信号接收器,这些部分负责MR信号产生、探测与编码;模拟转换器、计算机等,则负责数据处理、图像重建、显示与存储。
核磁共振仪的日常维护方法
1、制冷系统的日常维护
核磁共振仪的制冷系统是仪器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采用三级联冷系统,即将水冷、氦冷以及冷头三者相互结合的冷却方式。
核磁共振仪中的制冷系统维护时应该注意水量的控制,水冷机中的水量供给主要采用开始循环系统,因此在水循环过程中必然出现水量下降的情况,在水量下降时应该及时补充蒸馏水。其次保证制冷系统中整洁的环境,避免异物进入,定期清理。
核磁共振仪中的制冷系统需要传感器设备的支持,传感器设备容易受到环境腐蚀,因此必须提高传感器工作环境的稳定性。当制冷系统出现故障时首先应该观察水循环系统中的水量是否处于合理位置,及时补充水量。其次及时清洁制冷系统中的异物,并检查传感器是否失灵,采取针对性的维修措施。
2、电源及电路连接的日常维护
核磁共振仪往往会设置不间断供电电源,以此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工作,在日常维护及维修中应该检验不间断供电电源的电路是否正常工作,线路连接是否有效。接地装置是为了保证核磁共振仪上面电流及电磁场的稳定性而设置的,虽然属于附属设备,但却能对核磁共振仪的检测结果造成重要影响。在进行日常维护及维修时应该注意观察接地装置的电阻变化,当阻值异于正常时应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