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影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先后形成东城、西城两大派别。千百年来,这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着祖祖辈辈的先人们,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北京皮影简介
耍皮影不但可以锻炼手指的灵巧性和手脑配合能力,对培养人的手工操作能力也十分有益,对老年人活动臂、腕和手指,防止老年关节僵化大有好处。用双手耍弄影人,使影人能做出你要它表达的动作,会有一种主导感,玩起来会感到十分欣慰。在耍弄影人的同时,还可以自由配唱配道白,有益于身心健康。
北京皮影戏价值
皮影不但是观看欣赏的,而且也是每个人都能自己玩的,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
北京皮影戏制作
制作皮影人的民间传统工艺方法,整个过程要经过制皮、描样、雕镂、着色、熨平、上油、订缀等几个细致复杂的过程,其中雕镂是最重要的过程。先刻头帽后刻脸,再刻眉眼鼻子尖,服装发须一身全,最后整装把身安,刻成以后再上色,整个制作就算完。刻成以后,在皮影人的四肢关节等处用线订缀起来,连上铁杆,再用一皮条包围在上身的脖领处作为安装影人头的插口,在脖领前订上一根铁丝作为支撑影人的主杆,在两手端处用线各拴一根铁丝为耍杆,插上影人头后,一件完整的皮影人即告完成。
北京皮影戏历史
皮影自明中叶从兰州和华亭先传入河北涿州、后再传到京西、北郊农村,然后入城。到清朝同治年间分为东、西两派,东派––滦州戏,西派––涿州影。西城毛家湾的“和顺社”是西派,以外都是东派的领域了。两派的分别,西派没有底本,影戏人都着古装;东派有底本,旦角用时装,所以后来以东派为影戏的主流。
仅存西派皮影。西派皮影形成于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经路德成成立于1842年的北京祥顺影戏班、路福元的福顺影戏班、路耀光的德顺影戏班、以路景达为代表的另一德顺影戏班(1957年政府改造为北京宣武木偶皮影剧团,后更名为北京皮影剧团)及路海、路宝刚共五代传承。在表演中配唱西北的“碗碗腔”,“老虎调”,开始叫做“蒲团影”。相传观音菩萨曾化成影戏艺人,从于蒲团之上警世启顽。所以影戏演出时,艺人端坐蒲团,以示肃敬,故名“蒲团影”,遂称“西派”。西派皮影逐渐受京剧影响,又吸收了东派精华进而突破了宣扬佛法的范围,编演了一些神话故事戏,丰富和发展了表演内容和艺术形式。
西派皮影艺人路广才之路德成继承父业,在北京西城演出。此后以路家为代表的北京西路皮影传承断。
嘉庆初年(1796-1800)白莲教起事,并妄称以纸人纸马涂以人血即活,指挥驱使,兵源不绝。御史妄秦,影戏班拥有纸人纸马,诬影戏艺人为“悬灯匪”。于是下令搜捕演员四散奔逃。其中著名艺人路广才逃回昌平躲避,饿死于山中。
1821年道光皇帝即位,白莲教案趋于平静,北京城内的影戏逐渐恢复。不久,河北滦州影进京,唱腔新颖,表演生动,受到北京观众的欢迎。因其东来,又落户于东四牌楼一带,故称“东派”。明武宗正德戊辰三年(1508年)北京曾举办百戏大会,皮影戏参加了演出。
清代北京皮影已很普及。除深受农民、市民欢迎外,辛亥革命后,路家班第四代传人路宗有在西四牌楼北毛家湾成立德顺皮影社。他与京剧界人士往来甚密,遂将京剧唱腔吸收到影调中,别开生面。京剧名宿梅兰芳、尚小云常邀至家中演出,对其演唱的影调十分欣赏。此外,京剧演员刘鸿声学艺期间,曾到德顺皮影社参加幕后伴唱(后台叫“钻筒子”),使北京皮影能演出京剧剧目,如《二进宫》等,形成独特的风格。
皮影戏除了深受农民、市民欢迎外,还进入到宫廷。康熙时,礼亲王府设有八位食五品俸禄的官员专管影戏。嘉庆时逢年过节等喜庆日子还传皮影班进宅表演。当时的北京影戏班白天演木偶,夜晚则于堂会唱影戏,有不少京剧演员也参加影戏班演出 。
近代
过去表演皮影由艺人在幕后一边操纵皮影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一个戏班六七个人和一箱皮影就能演三四十场戏,演出完毕,全部行头装箱就走,辗转十分便捷。演皮影戏的设备非常轻便,所以戏班流动演出的优势很强。不论在集市还是在大厅、广场、庭院以至普通室内,架起影窗布幕和灯箱就能开戏。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的皮影戏班比比皆是。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嫁娶宴客,都少不了搭台表演皮影,有的还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十里八乡的人都来观看,非常热闹。
北京皮影戏造型
造型设计突出了人物的情感和神态的塑造,注重人物着装在影人关节处连接的统一和衣饰冠戴的合理性。路景达创造性地将京剧脸谱融入皮影造型中,其造型典雅,色彩亮丽。
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它是用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皮影制作考究,工艺精湛,表演起来生趣盎然,活灵活现。
北京皮影以线刻见长,自清中叶后,在造型上借鉴京剧,出现了生、旦、净、丑、末的脸谱。正是艺术家们一代代人的努力,才使得皮影艺术不断的繁衍、发展。
当皮影演员可不容易,除了唱、念,还得会操作影人,影人的动作、神态最能看出演员的功夫。这一招一式,看上去得像那么回事。虽说皮影戏这功夫在手上,可心里和眼里的功夫可不是三两天能够练出来的。
东派滦州影戏脱胎于高腔,前四五十年还用高腔白口,不过没有尖团字。旦角全用时装,做影戏人时就以当时的“头纂”为主。所以一看影戏人就知道是什么时期的产物。像乾隆、嘉庆时梳“元宝纂”,道光、咸丰时梳“瓢岔儿纂”,同治时梳“平三套”,光绪初年梳“卧龙船”,以后改“苏州撅”,再改“圆纂”,再改“十三盘”,再改“搭拉苏”,再改“桃儿式”,剪发改“飞机式”。
演皮影戏离不开皮影人儿。做皮影人儿可是个技术活儿。北京城的皮影,从造型到制作方法和其他地方的皮影都不一样。北京皮影的造型更多地借鉴了京剧戏装的造型图案,尤其是到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路景达为代表的北京皮影第四代“路家德顺影戏班”,从那时起,北京皮影的造型发展就到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做皮影人儿得有皮子。早年间艺人们大多用驴皮做,驴皮的韧性好,白净,雕刻起来不夹刀子,也容易上色,但皮影人,大部分都是用牛皮来制作了。
雕刻艺人首先得把皮影图样描摹到皮子上,然后在皮子下面垫上一块蜡版,用一把直刀按照皮子上画出的图样一刀一刀地雕刻。北京的皮影讲究的是刻线,就像画工笔画那样,只不过画画是用笔画,皮影是用刀子“画”。雕刻完成的皮影人还要经过着色、上漆、装订、安杆等步骤,一件皮影人就做好了。
北京皮影戏声腔
声腔吸收了昆曲、京剧、曲艺等北京地方剧、曲种的声腔、曲调,一段唱段中巧妙地融进多种声腔曲调,形成了北京皮影特有的声腔艺术特点。
影戏以“耍”为主,在纸帐下通过活动表现剧中情节。手法灵敏的能使皮人动作逼真,但唱腔白口也十分讲究。影戏开场先念坐场诗两句或四句,戏的内容和角色的情绪分别选用八种腔调:“七字文”,不论多少句都是每句七个字,用平韵叫“正”,用仄韵叫“反”,反七字没有过板,拍节紧凑;“三赶七”,也有反正,格式是俩三字、俩四字、俩五字、俩六字、俩七字算为一式;“五字句”,也有反正,是不论多少句都是每句五字;“大金边”,格式是俩五字、俩三字、俩四字、单七字、俩三字;“小金边”,是俩五字、单七字。“六字头”,俩三字、单七字;“三字经”,完全是三字一句;“十字句”,完全是十字一句。
北京皮影戏剧目
主要是八大部:历史故事四大部为:《英烈春秋》《背解红罗》《四大名山》《香莲帕》。神话故事四大部为:《白蛇传》《混元盒》《西游记》《小开山》。此外还有多部小戏。大戏可连续演出于茶社、戏场,小戏则多演于堂会。 在艺术交流中,京剧也吸收了影戏的精华,如武生前辈俞菊笙排演的八本《混元盒》便是采用了影戏的故事情节。尚小云排演的《兰蕙奇冤》、程砚秋排演的《朱痕记》和《金锁记》则借鉴了影戏《十五贯》《朱痕记》《六月雪》的优长。
北京皮影戏的传承
皮影艺术给北京的文艺舞台增添了古色古香的品味,它深受北京人,特别是老人和小朋友的喜爱。北京皮影继承了西派皮影艺术的特色,善演神话、武打和寓言剧,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有几十出,都以唱腔委婉、表演细腻而著称。皮影不仅受到中国人的喜爱,外国朋友也挺着迷。很多精美的皮影人被国外博物馆收藏。古老的皮影艺术正焕发着青春的活力,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把人们带入一个完美的艺术世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皮影、木偶合并组建了北京宣武皮影木偶剧团。1953年参加赴朝慰问团,为志愿军演出。1955年起长期在天桥演出,剧目有:《打口袋》、《大过会》、《金钱豹》、《哪叱闹海》、《无底洞》、《芭蕉扇》等。1964年排演现代戏《飞夺泸定桥》、《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等。1966年,“文革”开始,被迫停业。1967年剧团被解散,演职员被分配到几家工厂当工人。1979年,恢复剧团,团址设在宣武门外香炉营四条,更名北京皮影剧团。此间为皮影艺术进行了探讨和革新,增添了设施,扩大了影窗,加强了灯光。同时编演了一批新剧目,曾在北京市举办的汇演中多次获奖。1982年先后为日本民族学博物馆、联邦德国皮革博物馆雕刻了皮影艺术品百余件。1983年应邀访问意大利、奥地利、法国、联邦德国的30多座城市,并参加了第五届国际傀儡艺术节。1985年赴洛杉机参加“万国博览会”,在中国馆当场制作和表演皮影戏中的人物造型,受到欢迎。
1987年参加了文化部艺术局和唐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部分省市皮影戏唐山邀请赛,北京皮影剧团的参赛节目、新编历史故事剧《孟姜女》(编剧马铁汉、崔永平,导演昌振平)和传统戏《水漫金山》荣获二等奖,捧回飞龙杯。东道主唐山市皮影剧团演出的《双山情》荣获一等奖,留下了皇冠杯。这次盛会除了与兄弟省市互相观摩学习外,更是“东派”、“西派”的久别重逢。1988年为了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10周年,应日本东京都剧团影法师(皮影剧团)的邀请,举办中、日皮影剧团联袂公演北京皮影戏《西游记》的庆祝活动,在日本各地巡回演出,历时两年之久,为中日两国人民的和平友谊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2004年4月22日,北京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正式开馆,为中国古老的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皮影戏创建了一个生存与传承的空间。人们从这里看到两千多年前皮影戏的发明创造过程和500多个盔发别致的皮影头像。无论是善美的还是恶丑的,都有一种熟悉亲切之感。熟稔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向人们展示着皮影戏曾有的辉煌。《山羊与狼》 、《哪吒闹海》、《宝莲灯》、《水漫金山》、《小英雄雨来》等诸多剧目都曾获艺术奖励。这一切,都与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