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中国古都之一,是拥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形成了世界上最复杂、最壮观、保存最完好的王朝都城文化体系。说起北京文化,人们往往用“京味儿”来概括北京文化的特点。“京味儿”是北京独有的一种气质,代表着京城文化的态度和审美趣味。下面本文的maigoo编辑整理了北京传统文化习俗,从北京的民俗文化,传统戏剧、曲艺、杂技、建筑,宗教文化等方面,带大家了解具有“京味儿”的北京历史文化。
北京方言,属于汉语官话北京官话的京师片,与普通话存在差别。北京话在北京城发展的历史风云中经历了千年以上的发展和变化。现代的北京话保留的古音成分少,其中“儿化韵、儿化词、轻声词是北京话语音系统中最引人注意的特色,可以说是北京话在语音上的典型特征。北京话俗语充分利用这种特征将北京话的俏皮、风趣和十足的京味儿展现出来。
短语/俗语:腌臜—肮脏,挨不上—联系不到一起,挨瞪—被人怒目而视,八辈儿五—祖祖辈辈,拔尖儿—出类拔萃,跋蹅—胡乱踩,白花蛇—花言巧语,搬汗—捂汗,擦脸儿—丢脸,彩儿—显著的成绩。
北京市的岁时节庆是北京民俗文化里面最丰富,形式最多样,且最有生活乐趣的礼俗。在北京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中和节、花朝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等。此外二十四节气中的某些节气,也是老北京人看重的日子,且都有讲究,历代相传,延续至今。如立春要吃春饼卷合子菜,俗称“咬春”;立秋要吃味厚的食品,特别是进补肉食,俗谓“贴秋膘”;俗谚还有“冬至馄饨夏至面”,即什么节令吃什么食物。北京市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兴起了诸多旅游节庆活动,如龙庆峡冰灯艺术节、玉渊潭公园樱花节、国际文化旅游节等。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从其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商朝的“威严庄重”,周朝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代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朝的“丰满华丽”,宋代的“理性美”,元代的“粗犷豪放”,明代的“敦厚繁丽”,清朝的“纤巧”,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倾向和思想内涵。进入现代,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多,北京服饰在保留民族特质的基础上,也向国际流行方向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服饰多种多样、异彩奇纹,北京的服饰民俗也更加丰富多彩。
北京结婚风俗:吃子孙饽饽、撒床、上头、吃汤圆、找红鞋、撑红伞、撒米、绕吉祥路。
北京传统结婚流程:过帖→合婚→定礼→送嫁妆→开脸→倒红毡→跨马鞍、迈火盆→迎亲→拜天地→坐帐→露脸→吃子孙饽饽、长寿面→拜祖先、定名分→会亲→回门。
北京现代结婚流程:双方父母见面→彩礼→选日子→订酒店→迎亲→酒店迎宾→入场→致谢→敬酒→送客→回门。了解详情>>
北京人老礼儿多,北京话也有许多禁忌。正所谓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 ,“当着矬人不说短话”。北京是礼仪之地,北京人最忌脏字,常用的骂人话大多为“混蛋”、“笨蛋”等。北京人还忌讳说“着火”,因而“失火”要用“走水”来代替,取水能灭火之意。到人家做客,酒足饭饱之后,忌讳说“吃完了”,只能说“吃好了”等等。了解详情>>
北京市先民最早的葬制是穴葬,到了契丹人早期,丧葬习惯多采取树葬。到了金代中都女真人,以土葬为主,信奉佛教的女真人也盛行火葬。金、元之际,北京地区土葬与火葬并存,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明、清。先秦,天子和诸侯死后均实行尸体深葬,坟墓只是在地面上隆起。在北京,金、明、清三代均设陵寝,金代皇帝陵寝在北京西南郊大房山脚下,史载共十七陵。
北京庙会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北京庙会起源于辽代的“上已春游”,史有所载的最早的庙会是都城隍庙庙会。庙会随着年代的更迭,北京庙会的意义也随之改变。对于多数北京人来说,庙会不是求神拜佛,而是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早年北京没有大商场,一切生活日用品,衣着鞋帽,锅碗瓢勺、儿童玩具、日用杂品,无一不可从庙会上购得。总之,庙会是旧北京一种特有人文景观,是工商业进行物资交流的重要渠道,是传播民俗文化的重要场所,是我国传统文化、传统民俗的一部分。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角色分为生、旦、净、丑、杂、武、流等行当,后三行已不再立专行。各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唱念做打的技艺各具特色。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了解详情>>
北京皮影戏早期分为东西两派,东派消亡甚早,现存的西派皮影形成于明代正德年间。北京皮影戏形成期长,表现手法独特,表演、声腔、造型等方面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皮影的艺术特色。其声腔吸收北方昆曲、京剧、曲艺等的声腔曲调,自成一格,表演细腻夸张,有一些独特的艺术处理手法,如影人照镜子、流眼泪、梳妆打扮等动作细节都表现得十分真切。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位于北京市延庆县的八达岭长城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地及交通要道。最早有关八达岭的传说源于上古神话,产生于文字创造之前,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八达岭长城传说根植于民间,地域性强,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时间跨度大,是通俗易懂的原生态文学样式,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杨家将传说展现了一个英雄家族的群体形象。在外族入侵、民族危亡的时刻,杨家将面对强敌挺身而出,浴血奋战,其强悍、坚强和敢于牺牲的英雄气概彰显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穆桂英传说作为杨家将传说的组成部分,表现了一个久经沙场的女性的悲欢和爱憎,传达出广大人民群众对美丽、勇敢的女英雄穆桂英深沉的热爱。杨家将(穆桂英)传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极富思想教育意义。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太平鼓是老百姓自娱自乐、集体传承、集体发展的民间舞蹈,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当地的民俗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太平鼓具有一套完整的民间肢体语言,如:因过去妇女缠足形成的韵律特征“扭劲”、“颤劲”,男性舞者特有的“劲”、“艮劲”,以及你追我赶、男追女逐的情趣。在耍鼓、步伐、队形变化方面均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审美理念,这些都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评书源于唐宋,兴于明清,是北方地区影响深远的一种曲艺形式,主要流布于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宋代以后“说话”艺术的兴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长篇白话小说的形成,为北京评书的最终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京评书表演时由一人坐于桌后,以折扇和醒木为道具,利用手势和表情等手段交代情节,刻画人物,还常借助口技模拟风、雨、炮、马等的声响,以增强节奏,渲染气氛。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京韵大鼓主要流行于京、津、华北及东北地区,历史上曾有过“京音大鼓”、“小口大鼓”等名称。京韵大鼓注重歌唱,唱腔属板腔体,专唱短篇作品。其曲目主要包括《单刀会》、《战长沙》、《白帝城》、《刺汤勤》、《探晴雯》、《黛玉焚稿》、《风雨归舟》等百余段传统叙事作品、写景抒情小段及新编现代和历史题材作品。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灯彩长期流行于北京地区,按使用方式分,它主要有吊灯、座灯、壁灯、提灯等几大类;按制作材料分,包括纱灯、宫灯、走马灯、立体动物灯、金属灯、料丝灯等多个品种。北京灯彩制作技艺较为丰富,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剪纸、书画等都是其重要的技术手段。北京传统的灯彩活动主要在元宵节举行,后来逢到盛典、新婚、寿辰、节庆等喜事也都要张灯结彩。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牙雕即北京象牙雕刻,可考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外地迁徙或被招募到京的优秀工匠与北京当地的工匠不断切磋,经过数百年的实践,北京牙雕具有了雍容华贵的宫廷艺术品格,形成独特的工艺特点。北京牙雕在清末曾一度衰微,后经杨士惠及其传人的努力,这一古老工艺又得以复兴。象牙雕刻因牙材自身的品质而具有高洁的美感,成为中国特种工艺美术的一部分。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空竹,以竹木为材料制成,中空,因而得名,清代曾与空钟混称,俗称响葫芦,江南又称之为扯铃,以北京、天津所产的最为著名。北京抖空竹历史悠久,群众基础稳定,技术技巧成熟完备,是抖空竹这一民间体育活动发展传承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口技属乔装类杂技项目。口技是演者巧妙运用唇、齿、喉、舌四个部位的运动发声,以及鼻腔和胸腔的共鸣,来模拟鸟鸣兽啸乃至世间万物声响的艺术。明清以来北京口技大为发展,无论是“明春”当众表演的“学禽鸣”,还是“暗春”在屏帐里模拟世间生活场景的“隔壁戏”都有精彩段子传世。2011年,北京口技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相传,并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加以发展,逐渐形成了老五甑法发酵、混蒸混烧、看花接酒、中段接酒等特有的绝技。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凝聚了北京酿酒技师的聪明才智,在当今二锅头酒的生产中仍持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烤鸭是北京最著名的菜肴,古称“烧鸭子”、“炉烧鸭”、“南炉鸭”等。北京的烤鸭店以便宜坊、全聚德为主。烤鸭系以专门饲养的填鸭为原料,经宰杀、清洗、制(烤鸭)坯、晾皮、上饴、烤炙等环节而制成。北京烤鸭有挂炉(明火)、焖炉(暗火)、缸炉、叉烧等不同的制作工艺,烤出的鸭子外皮酥脆,肉质鲜嫩,肥而不腻,口味鲜美,深得中外人士赞许。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手工地毯旧称“官坊毯”,又称“宫毯”。北京宫毯生产的工艺流程主要由前期准备、织毯成型、美化整理三个工序组成,其特点是:一、图案设计精细,构思完美;二、选料精心,配线准确;三、加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北京手工地毯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和北京宫廷艺术的特色,业内称之为“京式地毯”,并在其基础上向民间拓展,使之既存皇家气派,又有民间韵味。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同仁堂是中国传统医药中闻名遐迩的老字号,始建于1669年,至今已有337年历史。同仁堂从1723年开始“承办官药”直至1911年,在长达188年时间里,同仁堂遵照皇家挑选药材标准、恪守皇宫秘方和制药方法,形成一套严格的质量监督制度,同仁堂与清宫太医院、御药房之间有机的融合和影响,形成了同仁堂中药的特殊风格和传统知识。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鹤年堂是中国传统医药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数百年坚持“生身以养寿为先,养身以却病为急”的理念,形成了以“调元气,养太和”为文化内涵的鹤年堂中医药养生文化。鹤年堂中医药养生文化有着数百年的实践基础,是现代生活方式下人们实现健康长寿的有效手段,对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市各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古迹和文物建筑,其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堪称全国之首。纵观北京的发展历史,从明朝开始,各类皇家建筑纷纷拔地而起,成了这座城市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到了清朝,北京城又迎来了新阶段的辉煌盛景,这一时期的皇家建筑经历了前朝的大规模修建,逐渐形成了规模。以故宫为主的皇家宫殿建筑群;以天坛、地坛、日坛和月坛为主的祭祀建筑群;以王府为主的建筑群……这些色彩鲜艳、工艺超群的建筑成了北京这座城市有着象征意义和文化底蕴的“地标”。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北京的长城主要分布于北京北部山区平谷县、密云县、怀柔县、昌平县延庆县和门头沟区等地,呈半环状。北京地区的长城原全长约629公里,主干线长539公里,支线长度为90公里,其中明代以前的长度累计为73公里。据1988年统计,墙体保存完整无损的长城累计约67公里,基本完整的56公里,中等的为116公里,损坏比较严重的为95公里,损坏严重甚至无存的295公里。
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传统民居形式,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前的周朝,宋辽时已初成规模,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它将很多元素,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都“合”在了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的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北京中轴线,是指北京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北京城市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的对称轴,北京市诸多其他建筑物亦位于此条轴线上。古代北京城市建设中最突出的成就,是北京以宫城为中心的向心式格局和自永定门到钟楼长7.8公里的城市中轴线,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最杰出的城市设计范例之一。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我国东南地区很早就称巷为“火弄”,也就是为救火而设的通道。元大都的“火巷”和“衢通”,实际上就是胡同。随着北京城一次次改造和扩建,胡同数量越来越多,明代胡同有1236条,清末增加到1860多条,民国时期内外城胡同总数达3200多条。北京的胡同虽然多数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走向,但由于河道与水道所致,不免出现一些斜街,如烟袋斜街、樱桃斜街、白米斜街等。北京的胡同绝不仅仅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衢道,它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建城史、八百六十年建都史的北京,汇聚了华夏各民族悠久的历史传承,形成多元融合的宗教文化。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文化在北京经历了各具特色的历史过程,并与北京城市的发展步伐紧密相连。北京地区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对北京的历史,文化,艺术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北京的寺院,庙,观,堂是宗教界和信教群众的宗教活动场所,其中最著名的有:天主教东堂,天主教南堂,缸瓦市基督教堂,崇文门基督教堂,牛街清真寺,东四清真寺,广济寺,广化寺,白云观和雍和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