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面对琳琅满目的水果,很多人不知道选择哪些水果是最健康的,那么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冬季成熟的水果1.橙子
橙子的成熟季节一般是在10月,这时刚好是秋冬季节。橙子含有大量维生素C、黄酮类物质和类胡萝卜素,不仅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而且能软化和保护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和血脂。
2.释迦
释迦果,主要果实成熟期在6月份到12月份。释迦营养极丰富,热量极高,能养颜美容、补充体力、清洁血液、健强骨骼、预防坏血病、增强免疫力、抗癌。
3.山楂
山楂含钙量在秋冬季水果中最高,每百克果肉中含钙52毫克。孕妇和儿童对钙的需求大,这两类人群不妨在饭后吃点山楂。生山楂还有消除体内脂肪、减少脂肪吸收的功效,减肥的人可以多吃。
4.冬枣
冬枣因其成熟晚(10月上中旬成熟)而得名,又名冻枣。冬枣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P,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E以及钾钠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于健全毛细血管,维持血管壁弹性,抗动脉粥样硬化很有益。
5.柿子
柿子是富含营养元素的水果,常吃有利于人体健康。一天吃一个柿子所摄取的维生素C,基本上就能满足人体一天需求量的一半,另外柿子中含有的糖分也能为人体提供大量的能量。
6.甘蔗
甘蔗是含水分很高的水果,它的水分含量占甘蔗的84%,在干燥的冬天补充水分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于咳嗽厉害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和补肺益胃。
7.橘子
橘子色彩鲜艳、酸甜可口,是秋冬季常见的美味佳果。橘子的膳食纤维的含量相当高,多吃可促进排便。丰富的膳食纤维不仅有利于肠胃的蠕动,同时利用橘子中的果胶还可降低胆固醇发病的机率。
8.柚子
柚子成熟于深秋和初冬交接的时间。柚子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还具有健胃、润肺、补血、清肠、利便等功效,可促进伤口愈合,对败血病等有良好的辅助疗效。而鲜柚肉由于含有类似胰岛素的成分,更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9.荸荠
每年的十一二月份是荸荠盛产的季节,所以荸荠成熟于冬季,是冬季的时令佳品。荸荠又名马蹄,性味甘、寒;具有清热生津,利湿化痰的功效;适用于发热口渴、咳嗽痰多等病症。现代医学也证实荸荠中所含的成分有抑菌的功效。
10.猕猴桃
10月前后是猕猴桃的成熟期,因猕猴桃皮含大量果胶酶和水解蛋白酶,饭后食用猕猴桃和猕猴桃皮,2小时后就可使肠胃内的难溶性粗蛋白得到分解,起到肠胃清洁的作用,所以猕猴桃和猕猴桃皮更是那些经常在酒楼、餐馆进膳的先生、女士们的必备食品。
11.苹果
北方苹果如红富士要在10月下旬成熟上市,早熟品种也要在国庆节前后,冬天苹果正当时。俗话说“一天吃一个苹果,医生远离你。”苹果似中药,具有多种祛病养生功效,还是美容养颜佳品。另外,苹果所含的营养既全面又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适合各类人群食用。
12.台湾青枣
台湾青枣在冬季成熟,收获期长达3-4个月。台湾青枣不寒不热,具有清凉、解毒、镇静等功效,尤其适合小孩、老人食用。
冬季一般选择有保健医疗性质的水果,比如梨和甘蔗。梨有降低血压、清热镇静的作用。尤其对咳嗽、小儿风热、咽喉疼痛,大便干燥较为适宜。
此外,适于冬季吃的水果还有苹果、桔子、香蕉、山楂等。苹果可 生津止渴,和脾止泻;桔子可理气开胃、消食化痰;香蕉清热润肠、降压防痔;山楂可护张血管、降低血脂、增强和调解心肌,有防治冠状动脉感化的作用。
1、苹果:一天一个苹果,疾病远离我。所以无论哪个季节吃水果,苹果都是首选。苹果性味甘酸而平、微咸,无毒,具有生津止渴、益脾止泻、和胃降逆的功效。
2、草莓:草莓果肉中含有大量的糖类、蛋白质、有机酸、果胶等营养物质。草莓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以及铁、钾、锌、铬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部分微量元素。
3、山竹:山竹享有“果中皇后”的美誉。山竹具有降燥、清凉解热的作用,这使山竹能克榴莲之燥热。
4、猕猴桃:猕猴桃因其维生素C含量高,被誉为“水果之王”。它的含钙量是葡萄柚的2.6倍、苹果的17倍、香蕉的4倍,维生素C的含量是柳橙的2倍。因此,它的营养价值远超过其他水果。
5、梨:梨对止咳有奇效,非常适合冬季吃。梨水分充足,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碘,能维持细胞组织的健康状态,帮助器官排毒、净化,还能软化血管,促使血液将更多的钙质运送到骨骼。
冬季有保健医疗性质的水果,要数梨和甘蔗了。
中医认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最适宜于冬季发热和内热的病人食用。尤其对肺热咳嗽、小儿风热、咽干喉疼,大便燥结症较为适宜。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梨还有降低血压、清热镇静的作用。
高血压患者,如有头晕目眩,心悸耳鸣者,经常吃梨,可减轻症状。梨含有丰富的糖分和维生素,有保肝和帮助消化的作用。所以,对于肝类、肝硬化患者来说,作为医疗食品经常食用很有好处。民间流传“几颗杏桃三把火,日食梨不为多”的谚语,说明多食梨有益无害。
但是,因为梨性寒冷,对那些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及产后高热烦渴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故有 “天生复脉汤”之称。
知识问答文章内容的经验方法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证明有效,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对于用户言论及其它源网站的内容引发的全部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网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