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方言包括兰银官话、中原官话和北京官话。新疆方言及新疆话等概念仅指新疆的汉语方言,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维吾尔语及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意思,这是全国很多人都容易陷入的误区,如果要指代少数民族语言则用该少数民族语言的本名,如“维吾尔语”、“哈萨克语”。
1.新疆方言的分区
新疆方言包括兰银官话、中原官话和北京官话。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签订协议,合作编制《中国语言地图集》,随后该课题列入国家“六·五”社科重点规划项目。立项后,由新疆大学杨晓敏、林端牵头,刘俐李作秘书长,组成了以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教师和研究生为主要成员的“新疆汉语方言研究小组”。1983年开始,在新疆开展了大规模的汉语方言调查。基本上查清了全疆83个县市的音系状况(当时共有87个县市)。刘俐李、周磊根据古入声字和古平声浊母字今调类的不同,将80多个点分为三大片,然后将这三片方言置于全国汉语方言系统中,辨认他们的所属和位次,经查证后辨认其为“兰银官话北疆片(塔密片)、中原官话南疆片和北京官话”。这一成果被收入香港朗文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被定名为《中国语言地图集·官话之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中国15幅汉语方言地图中独占一幅。这是新疆汉语方言已被国家权威学术机构确认的标志。从此,新疆汉语方言研究由点到面,出版了“乌鲁木齐回民语言志”、“吉木萨尔方言志”、“焉耆方言研究”、“哈密方言研究”等一批著作和论文。
2.新疆方言形成原因
清朝统一新疆后,新疆先后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移民。内地移民与新疆汉语方言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清政府对新疆的第一次移民从清初康熙十五年(1677)开始,到乾隆二十四年(1795)达到高潮。移民以屯田为主,也有少数从事商业的,而且多集中在东疆和北疆。经过多年经营,东疆和北疆经济大发展了,人数也增加了。这一时期的移民以甘肃为主,还有陕西。第二次大规模移民是在新疆战乱平定以后开始的。这一次到北疆和东疆的仍以陕甘居民为主,甘肃最多。这两次大规模移民都是东疆和北疆兰银官话形成的基础。新疆建省前,被白彦虎裹胁到焉耆、库车、轮台、阿克苏、温宿、乌什等地的陕西回族被清军救出并在南疆定居下来,这是南疆首次大批定居的汉语人群。到了光绪末宣统初年,南疆各县及伊犁地区的回族人都比汉族人多。伊犁地区光绪末年有汉族1,600多人,回族4,700多人,与南疆各地的汉回人口格局基本相同。陕西回族作为南疆和伊犁的多数居民,成了中原官话南疆片形成的基础(刘俐李、周磊《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方言》。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省市人民支援边疆建设,各行各业劳动者以集体或个人组合形式陆续来到新疆,形成第三次大规模移民。一些新兴城市、生产建设兵团师部机关及部分团场职工都讲一种类似北京话的普通话。这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居民,在五方杂处,没有主体方言条件下的自然选择。这就是新疆汉语方言的第三部分——北京官话形成的由来。
3.新疆话语言特点
不说“怎么”,说“咋”:咋走、咋办、咋卖、咋弄、咋整撒或哈(二声)
“什么”说成“啥”(发平舌音sa):啥四儿(啥事儿)?干哈?干啥?内个啥
另外:习惯在语句末最后都加个“撒”。
新疆方言普遍有平翘舌不分的现象 如:啥—撒 生—森 茶—擦 是—四 愁—凑 扎—匝等。
4.新疆方言特色词汇
(1)羊缸子:妇女,媳妇
巴郎(子):“巴”轻声,近“把”音;男孩、年轻小伙
阿囊死给、囊死给:“阿”轻声;骂人的话、去死!具体含义未知
尧尔达西、雅达西:同志、朋友
买格赖:过来
皮牙子:洋葱。比如著名的菜“皮辣(二声)红”:皮牙子、辣子、西红柿,外加香菜,切丝凉拌既是。(内地的老虎菜)
崴~酱~:感叹词,哎呀,要拖长了说
塔西浪:死,完蛋,翘辫子
盲唉~~:走开!
雅克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