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天多睡1小时
处暑时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泻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人们应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每天应比夏季多睡1个小时。早睡可避免秋天肃杀之气,早起则有助于肺气的舒畅。
午睡也是处暑时的养生之道,通过午睡可弥补夜晚睡眠不足,有利于缓解秋乏。午睡对于老年人而言尤为重要,因为老年人气血阴阳俱亏,易出现昼不精、夜不寐的少寐现象。古一代养生家说:“少寐乃老人之大患”,《古今嘉言》认为老年人宜“遇有睡意则就枕”,这是符合科学养生观点的。
2、早晚适当添衣
处暑后由于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加大,早晚应适当添衣。但因处暑时正值初秋,此时暑热未消,因此添衣时可遵循“春捂秋冻”的养生原则,不宜一下子添得过多,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宜,可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秋冻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提高人体的肌肉关节活动能力,促进血液循环;二是能提高人体的御寒能力,以达到强身健体之目的。
1、少辛增酸
少辛的意思就是少吃辛辣的食物,这是为了减少肺气的耗散。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会导致人体发汗,这是因为味辛的东西都有发散的作用,能调动人体肺部的阳气通过汗液从体内发泄出来,随后身体便凉了,阳气发散了自然身体也就凉了。所以说,处暑之后少吃辣椒、花椒、生姜等辛热食物,更不宜吃烧烤食物,以免加重秋燥的症 状。
2、滋阴防燥
处暑时天气较干燥,燥邪易灼伤肺津,因此此时节宜多食具有养阴润肺作用的食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蜂蜜。
蜂蜜有养阴润燥、润肺补虚、润肠通便、解药毒、养脾气、悦颜色的功效,因此被誉为“百花之精”。
银耳亦是养阴润肺佳品。中医认为,银耳味甘淡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润肺清热、养胃生津的功效,可防治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口燥咽干、失眠多梦等病症。除此之外,还可多食用梨、百合、芝麻、牛奶、鸭肉、莲藕、孽荞、甘蔗等滋阴润肺食物。
处暑时节可选择爬山、健身操、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方式进行锻炼,以排除夏季郁积在体内的湿热,对人体安然度夏大有帮助。但运动时要注意强度不可过大,避免大量汗出而损伤阳气。除了以上运动方式外,也可选择“处暑坐功”以养生,具体方法是:
每日凌晨3~7点时,正坐,身体向左右扭动并转头,同时用两手半握拳,反向捶腰背,捶5~7次,然后牙齿叩动36次,调息吐纳,津液咽入丹田9次。
经常做此功可治风湿留滞、肩背胸痛、上臂疼痛、胸闷、咳嗽、气短等病症。
处暑时自然界出现一片肃杀的景象,人们易触景生情而产生悲伤的情绪,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处暑时要注意收敛神志,使神志安宁、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时可通过听音乐、练**书法、钓鱼等方式以安神定志。
用料:腊鸭肾4个,猪踭500克,白菜干250克,蜜枣4个。
制法:
1、菜干切段;腊鸭肾用温水浸软,切件;猪踭洗净。
2、把全部用料放入瓦煲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约2~3小时。
功用:
菜干能通利肠胃、下气消食;陈肾功效清热下气;合而煲猪踭,有清肺热、祛痰火、通利肠胃的功效,适用于干咳无痰、咽干口燥、大便干结者服用。
用料:太子参100克,百合50克,罗汉果半个,瘦肉750克。
制法:
1、瘦肉洗净,切厚块;太子参、百合、罗汉果洗净。
2、用料放入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滚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
功用:
太子参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补肺健脾,益气生津;百合性甘、微寒,可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罗汉果甘、酸,性凉,有清热凉血、生津止咳、润肺化痰等功效。故此汤具有益气生津、润肺止咳之功,适宜气虚肺燥而见咳喘气短、口干渴饮、咳嗽咽干者饮用。
用料:鲜白茅根200克,雪梨4个,猪肺1副,瘦肉500克,陈皮5克。
制法:
1、猪肺洗净,放入开水中煮5分钟;雪梨切块,白茅根切段;陈皮用水浸软。
2、用料一齐放入汤煲,先武火煲滚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即可。
功用:
白茅根具有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的功效;雪梨味甘性寒,具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之功效,特别适合秋天食用;猪肺味甘,性平,可补肺虚,止咳嗽。所以本汤具有清热生津、化痰止咳的功效,尤适用于秋季身体燥热、流鼻血、咳嗽者服用。
用料:雪梨4只,南杏30克,瘦猪肉750克。
制法:用料同时放入瓦煲内煲滚后,改文火煲2小时即可。
功用:
南杏性微温,味苦、辛,具有补肺润燥止咳喘功效。本汤具有生津润燥、止咳化痰之功。
材料:猴头菇7钱,益食淮山6钱,枸杞3钱,陈皮1钱,龙眼肉3钱,开边湘莲4钱,排骨1斤
做法:
1、龙眼肉泡水,猴头菇切两半,排骨用热水煮开后捞起。
2、锅中注入8分满水,放入陈皮,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
3、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3小时40分钟即可。
声明:以上内容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申请删除>>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