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简称“巴、渝”,是四大直辖市之一,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字记载可追溯到三千年前。也因重庆辖区包含汉族、回族、苗族、土家族等民族为此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巴渝文化、川江号子和码头文化。那么如今重庆还保留着哪些传统的文化习俗呢?本文接下来为大家盘点了重庆的传统习俗文化大全,从重庆结婚习俗、重庆特色的传统节日、重庆饮食文化、重庆地方方言等重庆的特色文化,带大家了解重庆传统文化。
重庆是中国行政辖区最大、人口最多且民族齐全的特大型城市。重庆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区西南官话的成渝片。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独具特色,其语音、词汇与普通话差别较大。以渝中区为中心的重庆主城区方言是重庆方言的代表。重庆方言词汇语法和普通话大同小异,但也颇具特色。词汇方面具有不少反映地方风物的词语,也保留有较多的古词语。语法方面有丰富的重叠式名词和形容词生动形式,还有不少特殊的虚词。【了解详情】
重庆的饮食习俗,既有由本土世代传承、发展而形成的巴渝土风,又有由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移民入川产生的不同饮食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在主食上重庆有粗粮细粮搭配烹食习惯。在烹饪特色上,以川菜为主,喜麻辣,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酱等是主要调味品,以不拘一格使用各种材料创作新菜见长,其特色之一是味多,味广,味厚,味浓。在重庆最为出色的食俗便是吃火锅。 重庆名吃:重庆毛肚火锅、水煮鱼、毛血旺、辣子鸡、酸菜鱼、黔江鸡杂、重庆烤鱼、来凤鱼、啤酒鸭、泡椒牛蛙、重庆小面、重庆酸辣粉等。【了解详情】
重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传统节日上,重庆人千百年来形成的春节拜年、十五观灯、清明祭祖、中秋赏月以及悬酒幌、赶庙会、坐花轿、放风筝等民俗,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大同小异。此外重庆市的渝东南土家族和苗族的节令也独具特色,如土家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是“赶年”、“舍巴日”和“族年。苗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是赶秋、放赦、三月三、四月八、赶年场等。【了解详情】
重庆传统结婚流程:提亲—访亲—插香—姻亲往来—讨庚—合八字—择婚期—送期单—打行架—哭嫁—过礼—开脸上梳—拜香火—坐歌堂—迎亲、发亲—装郎—铺床—拜堂—坐烛—拜灶—吃偷食—闹房—送杂包—谢媒—抬箩轿—三天回门—坐对月—二次谢媒。
重庆传统结婚习俗禁忌:新婚前夜,要找一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这是由于传统人为“睡空床,不死夫也死妻”。新娘的衣服忌有囗袋,以免带走外家财运。结婚后的四个月内,新娘不可参加任何婚丧喜庆的仪式,以免冲喜等。【了解详情】
重庆的祭祀,有公祭、祠祭、家祭。其中公祭、祠祭是祭孔、祭忠烈。家祭是每月的农历初一,烧香烛、供果品、敬家神、祖宗牌位,是为小祭。个别家庭的中堂神龛上,每晚都要点菜油灯、烧香。点燃香烛后,由执事子孙敲响铜磬,向祖宗牌位叩拜。每年农历七月上半月,每天早晚上香、中午献刀头肉及酒、食奠祭至十五日晚上烧纸钱完成祭祀,称为大祭。解放后,客厅、堂屋不再供神祖牌位。部分仍保留家祭习俗的家庭,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举办祭食,牵子孙望天默拜。祠堂则移作它用,祭祀基本消失。祭孔已不存在。祭忠烈继续保持,多由政府出面筹办、单位主持。
川剧流行于四川省、重庆市及云南、贵州、湖北省的部分地区,是中国西南部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它主要有高腔、胡琴、弹戏、昆曲、灯调五种声腔,是明末清初以来中国戏曲声腔剧种演变历史的一个缩影。川剧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2006年入选第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梁山灯戏的唱腔音乐主要有胖筒筒类的灯弦腔、徒歌类的神歌腔和俚曲类的小调,其中“梁山调”灯弦腔比较独特。梁山灯戏的表演特点为“嬉笑闹”与“扭拽跳”。其剧目相当丰富,总数在两百种以上,最具代表性的有《吃糠剪发》、《送京娘》、《湘子度妻》、《请长年》等,这些剧目大都改编自民间戏曲或民间故事。2006年入选第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酉阳古歌是巫傩师在祭祖崇拜,祈求丰产和驱邪还愿活动中吟诵的诗文,流传于地处湘、鄂、渝、黔交界处的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是南方古文化在武陵山区延续和衍变的产物。古歌风格诡谲,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巫歌,是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汇。酉阳古歌反映了先民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观念,杂糅着儒、道、佛等成分,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学术研究价值极高。2011年入选第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走马镇是重庆市九龙坡区的一个镇子,这里流传着一种由以“走马”(赶马)为职业的人群口头创作并传承的民间故事,人们通常将其称作“走马故事”。走马故事起源的确切年代无从稽考,但走马场建立于明末清初并很快得以兴盛,故事应与之同步发展,其产生形成至少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走马民间故事具有讲述时机和场合的多样性、故事构成的多源性、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共存性等特征。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重庆市其他著名民间文学:广阳镇民间故事等。
川江号子是川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的民间歌唱形式。重庆市和四川东部是川江号子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川江号子有上水号子和下水号子之分,其历史极为悠久,在四川劳动号子中最具特色。川江号子的存在从本质上体现了自古以来川江各流域劳动人民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粗犷豪迈中不失幽默的性格特征。同时,在音乐形式和内容上,其发展也较为完善,具有很高的文化历史价值。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接龙吹打乐是重庆市巴南区接龙镇的民间器乐乐种,至迟在明代末年就已正式形成。经过四百多年的传衍,接龙吹打有了很大发挥发展。它有吹打乐、锣鼓乐、吹打唱三大类别和丫溪调、下河调、青山调、昆词、教仪调、将军锣鼓、伴舞锣鼓7个品种,拥有乐曲983首。其曲目丰富、乐班乐手众多、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同步发展的接龙吹打乐在巴渝吹打中独树一帜,颇具特色。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重庆市其他著名传统音乐:石柱土家啰儿调、南溪号子、木洞山歌、永城吹打、金桥吹打、梁平癞子锣鼓、秀山民歌、酉阳民歌、梁平抬儿调、龙骨坡抬工号子等。
重庆市其他著名传统舞蹈:玩牛、铜梁龙舞等。
四川竹琴流布于四川省汉族地区,因采用竹制的竹筒和简板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民间又称为“打道筒”、“唱道筒”、“打尺乓乓”。它源于道观音乐,曾在唐代宫廷盛行一时。四川竹琴源于道观音乐,最早的演唱形式为多人分角色坐唱,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四川竹琴音乐由单一的曲调演变成多种风格各异的派别调型,之后又在曲调的基础上形成多个演唱派别。代表曲目有《三国演义》《包公案》《白蛇传》《风波亭》等。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四川清音是重庆、四川的曲艺音乐品种之一,两地拥有共通的曲调音乐体系,但也具有各自的传承发展历史和腔调特征。四川清音曲调丰富,唱腔优美,有八个大调、一百余支小调,唱段两百多支。四川清音的伴奏乐器为琵琶、竹鼓、檀板等。早期表演时由女演员一人坐着独唱,右手击竹鼓,左手击檀板,自击自唱。代表作品有《昭君出塞》、《尼姑下山》等。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重庆市其他著名传统曲艺:车灯、金钱板、四川评书等。
蜀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在巴蜀地区传承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以渝中区为中心的重庆市是蜀绣流传的主要区域之一。重庆蜀绣更突出地显示着鲜明的重庆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呈现出大胆夸张、想象丰富、幽默逗趣、贴近生活的艺术风格。它以传统的花卉、动物、戏装、脸谱、风景、城市建筑、仕女、现代人像等为创作题材,内容极为丰富。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重庆市梁平县的梁平木版年画属于民间美术梁平“三绝”(竹帘、年画、灯戏)之一,至今约有三百年的历史。在年画等的绘制技法上不仅继承了传统水印木板年画的工艺流程和川派雕刻技术,也吸取了徽派、金陵派的雕版套色技术,还运用西洋绘画中的焦点透视,巧施阴阳(明暗画法),区分远近;其构图饱满简洁,人物夸张变形,色彩对比强烈,动静处理得当,造型古朴粗犷,使人过目难忘。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重庆吊脚楼营造技艺系流传于重庆主城以及部分区县的传统建筑技艺。它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以前,多数修建于南宋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吊脚楼分布十分广泛,特别是在七曜山区、方斗山区和河谷老街最为典型,当地又称之为“干栏”、“千柱落地式”或“转角楼”。它是民族建筑工艺的奇葩,是优秀的土家民族文化遗产。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涪陵榨菜产于重庆市涪陵区,这里地处三峡库区,长江和乌江在城区交汇。涪陵榨菜创制于清代光绪二十四年(1898),面世以来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影响日益扩大。涪陵榨菜的制作全靠手工劳动,工艺繁杂,技术难度和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其生产采用原始的风干脱水及“三腌”加工工艺。手工制作出的涪陵榨菜鲜嫩爽口,风味独特,是现代化工艺生产的榨菜所不能比拟的。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重庆市永川的豆豉制作约始于明代崇祯十七年(1644),至民国年间,已有13家作坊从事生产。永川豆豉的正宗原产地为重庆市永川区,永川豆豉属毛霉型豆豉,它以大豆为原料,生产流程包括选杂、淘洗、浸泡、摊晾、制曲、拌和、装罐及后期发酵等十余道工序,制作时需让大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在低温和常温中进行长达一年的发酵。大豆内的蛋白质在多种酶的作用下产生氨基酸,最终形成光亮黝黑、清香滋润、味美适口的豆豉。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重庆市其他著名传统技艺:重庆漆器髹饰技艺、夏布织造技艺、荣昌陶器制作技艺、荣昌折扇等。
刘氏刺熨疗法属重庆刘氏家族的医术,自清顺治年间刘氏先祖从湖广迁来重庆之时始,迄今约三百五十年,传承了十五代。刘氏刺熨疗法包括刺血术和火熨术两大类别。刘氏刺熨疗法有理论依据,专科疗效,临床针对性以及操作隐秘性和药材地源性等显著特征,是中国民间医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有效的民间医术绝活。发掘、抢救、保护刘氏刺熨疗法,既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又有鲜明的实际应用价值。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庆一般民居院落十分窄小,形成极小的天井,仅供采光通风所用,易保持阴凉,且因势就形,占地面积较小,布局相对自由。只在较为平坦的地方,有一些名门望族较大的院落。在较大的民居院落中,敞廊、敞厅较多,并成为居民生活中交往的场所。重庆民居建筑结合地形,其底层下部为架空的干阑式吊脚楼结构,或者根据地形形成多层出入的多层民居。民居中“筑台”、“悬挑”、“吊脚”、“拖厢”、“梭厢”和“爬山”等手法使用很多。重庆传统民居建筑,经历了干阑式、寺庙式、园林式、西洋式的多个过程。
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民族具有征战传统,以其质直好义,精敏轻疾、尚武好勇、能歌善舞闻名于世。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巴人创造了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古代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的巴渝文化铸就了如今重庆男儿热情似火而又坚韧豪迈,女儿柔情似水而又英气勃勃。
抗日战争爆发,随着日军于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国民政府从南京迁都重庆,并将之定为"陪都",实为"战时首都"。重庆成为当时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中心。抗战时期的重庆,同美国的华盛顿、英国的伦敦、前苏联的莫斯科一起被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历史名城,是中国的战时首都,是世界反法西斯远东战场的指挥中心,也是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7年中,留下诸多遗迹、轶事,使陪都遗迹成为重庆今天独特的人文景观及独特文化。
2016年5月,重庆文化符号课题组由市文化艺术研究院牵头,联合重庆市相关专家学者组成,经过收集资料、梳理重庆文化脉络与内涵,拟定重庆文化符号标准、进行网络投票等环节,最终根据文化含量、知名度、美誉度、代表性、独特性、地域性、时代性七大标准,确定了重庆火锅、朝天门、解放碑、长江三峡、大足石刻、重庆人民大礼堂、合川钓鱼城、巫山人、铜梁龙舞、红岩村为重庆十大文化符号。
重庆宗教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东汉明帝时,道教早期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陵曾任巴郡江州(今重庆)令。南岸老君洞,曾为汉末天师道的道场。宋代大足石刻是中国佛教艺术之杰作,驰名中外;至于宝顶圣寿寺释迦圣迹崇拜,则在宋代以前。随着东西交通和商路的开辟,穆斯林在元代陆续迁入重庆鸦片战争以后,进入重庆的西方传教士增多,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背景下,一些传教士们依仗不平等条约,恣意横行,欺凌百姓,激起民众反洋教浪潮,酿成了多次教案,特别是大足教案震惊全国。重庆的宗教文化发展至今,在中国宗教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