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苍生人有九种,自己的身体状况如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了解自己属于那种体质。对症下药,平和体质就会事半功倍。不同的体质养生方法大有不同,而且这些体质的各自养生方法在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变换也是在变动调整当中。那么,九种体质四季如何养生?下面买购网介绍春夏秋冬体质养生法。
平和体质
就是人们说的正常体质,春季养生只要注意饮食搭配合理就可以了。
气虚体质
表现为虚弱,感到疲劳,常出虚汗,容易感冒。除了饮食上调养,还应适量多运动,因为运动对补气有作用。
阳虚体质
表现为手脚怕冷,胃部怕冷。春季本来应是阴阳平衡的时期,但阳虚之体,阳弱不能与阴平衡,容易发生腹泻,应该科学膳食,注意温补。
阴虚体质
表现为皮肤干燥,手脚心发热,脸潮红,眼睛干涩,口易渴,大便易干结。可多吃鸭肉莲藕汤、百合、芝麻。
瘀血体质
表现为有黑眼圈,女性痛经,年龄大的人血液黏稠,皮肤易出现瘀血斑点。适合吃一些紫菜、海藻、黑豆、柚子、山楂。
阳虚体质
肌肉不健壮,时感手脚发凉,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夏天不喜吹空调,喜欢安静,吃或喝凉的食物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颜色清而量多。患病倾向,易出现寒病,腹泻、阳痿等;
养生要点:温阳补益气 防腹泻、阳痿等疾病;
对策:可多食温阳之品,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
阴虚体质
体形多瘦长,常感到手、脚心发热,脸上冒火,面颊潮红或偏红,耐不了夏天的暑热,常觉眼睛干涩,口干咽燥,总想喝水,皮肤干燥,性情急躁,外向好动,舌质偏红,苔少。患病倾向为易患咳嗽、干燥综合征、甲亢等;
养生要点:滋阴 注意甲亢等疾病;
对策:食宜滋阴,多吃甘凉滋润之品,少食性温燥烈之品。起居忌熬夜,避免在高温酷暑下工作;运动适宜。
湿热体质
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脸上容易生粉刺,皮肤容易瘙痒。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女性常带下色黄,男性阴囊总是潮湿多汗。患病倾向是疮疖、黄疸等病;
养生要点:注意清热利湿;
对策:食忌辛温滋腻的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辛温助热食物。 起居避暑湿,居住环境宜干燥,通风。
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的人经常感觉疲乏、气短、讲话的声音低弱、容易出汗、舌边有齿痕。患病倾向有容易感冒,生病后抗病能力弱且难以痊愈,还易患内脏下垂比如胃下垂等;
养生要点:益气健脾,注意胃下垂疾病;
对策:多食益气健脾的食物,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起居宜有规律,夏季午间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睡眠。
气虚体质
一般来说,气虚人群以亚健康状态多见,常见于办公室族、学生和一些大病初愈后的人,常有疲乏无力、气短自汗、头晕心慌等症。此外,很多人在平时还容易感冒、饮食无味、大便次数多。日常饮食多补气血,可用人参、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煲汤,也可多用山药、薏米、白扁豆加红枣煲粥。
阳虚体质
此类以少女多见,体质多怕冷,伴有手足不温、疲乏无力、腰酸腿沉、小便次数多或不能憋尿、不能食凉、食凉易腹泻或腹痛等症状。此类人群进补以收不以散为主,要多吃温补性食物。日常饮食宜清淡,避免燥热。另外,少吃反季节瓜果蔬菜和冰箱里的冰冻食品。容易腹凉的女性朋友,不妨喝点生姜红糖饮,有暖胃祛寒的作用。
阴虚体质
这类人群多见急脾气和更年期的人,较怕热,常有面部热感、手心足心热感,或有口干咽干、睡眠不实、夜间盗汗等症状。进补宜采用补阴、滋阴、养阴等法,日常饮食要控制盐的摄入量,尽量避免卤、腌、酱类的菜,以免加重内热。可选用吃梨或用枸杞子、百合、生地、莲藕、何首乌等煲汤或煲粥,肉食可选鸭肉、鱼肉之类。
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的人平时需要多食用一些祛痰化湿的食物。日常可以喝陈皮普洱茶,普洱对于消食化痰和降血脂都有很好的作用,而陈皮可以健脾胃,理气化痰,这两者相配合是非常适合痰湿体质的人饮用的。
湿热体质
冬瓜、水芹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等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消渴引饮以及水气浮肿喘满等病症。除通过饮食调理外,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多吃青菜尤其是有苦味的蔬菜。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不能熬夜,忌烟酒。
气虚体质
表现:面色萎黄,口唇颜色浅,目光无神;肌肉松弛,四肢无力;慵懒疲劳,经常腹胀,头晕,排便无力。
疾病倾向:思虑过重,容易悲伤、惊恐不安,不耐寒热,对气候适应差。营养不足,食速快,容易久病。
饮食:补脾、健胃。可多吃一些黄豆、扁豆、泥鳅、香菇、桂圆、蜂蜜等。运动上不宜大负荷运动。
阳虚体质
表现:目光无神,精神不振;畏寒怕冷,关节易僵硬;头发稀疏,口唇发暗等。
疾病倾向:畏寒,耐夏不耐冬;容易悲伤、惊恐不安。
饮食:不损阳气,少吃生冷食物,多吃温热食物,例如羊肉、南瓜等。
阴虚体质
表现:胃火旺,关节皮肤干燥涩滞,眼睛干涩,咽喉干燥;形体瘦削,精力好,亢奋烦躁,夜间易盗汗。
疾病倾向:情绪波动大,压抑而又敏感;睡眠时间短,手脚心发热,心燥不宁。
饮食:多吃水果,少吃辛辣。多吃干粮滋润的食物,例如百合、冬瓜、芝麻、绿豆、鸭肉、龟、鳖。
痰湿体质
表现:舌体胖大,舌苔偏厚;容易发胖;上下楼梯感觉腿沉,下肢经常肿胀且伴随恶心。
疾病倾向: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营养过剩。
饮食:应多吃清淡类食物,吃饭七八分饱,食速不要太快,不要吃宵夜。
湿热体质
表现:口臭、汗臭,汗液发黄,面色发暗、油腻;小便黄,经常大便干结、味道臭;牙齿黄,口唇较红。
疾病倾向:性情急躁,容易动怒,易紧张、焦虑;易患泌尿生殖、肝胆系统疾病。
饮食:少吃甜食,不嗜酒,少吃辛辣、油腻。辛辣食物会加重湿热体质。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中医饮食讲究“顺时养生”,春天补肝,肝属木,升补...
各个季节的气温、空气湿度不一,各个季节适合吃的保健品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夏季酷热,阳盛阴衰...
中医认为,受四时之气影响,人体的气血阴阳会随之发生变化,饮食也要随之调节,而平时吃的零食也...
一年四季如何养生?“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也就是说...
24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够增进我们的身体机能,保持身体活力,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持定时运动的好...
由于现代人工作时间的固定性,很难根据四季变化来严格调整作息,但对于工作忙碌的都市人来说,应...
中医认为五脏对应自然界的四季,所以应该根据不同的季节来养护我们的主要器官:春天养肝,夏天养...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大,人们身体负荷越来越重,很多人背负着“亚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