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内蒙古民俗,是由蒙古族和其他各兄弟民族共同创造的。虽然各地各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呈现千姿百态的风貌,但作为广义的内蒙古民俗文化——内蒙古各族人民创造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总和,在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特点。下面本文maigoo编辑整理了内蒙古的内蒙古方言、内蒙古饮食文化、内蒙古传统节日、内蒙古禁忌等民俗文化以及内蒙古传统戏剧二人台,传统音乐呼麦,传统舞蹈萨满舞,传统建筑蒙古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大家一起了解内蒙古风情习俗。
内蒙方言是蒙古语在中国境内使用人数最多,地理分布最广的一个方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80年3月31日批准通过《关于确定蒙古语基础方言、标准音和试行蒙古语音标的请示报告》,正式确定以内蒙方言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语音的察哈尔土语为全中国蒙古语的标准语言。【了解详情】
内蒙古各地由于居住地域、生产条件的不同,形成不同风格的饮食习俗。比如在以猎为主的鄂温克族中,以兽肉为主食。在兽肉中又以、鹿、狍子肉食为多。饮食方法,除、鹿、狍子的肝、肾可生吃外,其他都要熟食。而在牧区的鄂温克族以乳、肉、面为主食,讲究喝奶茶。在嫩江流域居住的鄂温克族,除传统的肉食、奶食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粮食逐渐成为主食,主要有稷子、燕麦、荞麦、大麦等。用稷子米熬肉粥和奶粥、蒸干饭,是过去常吃的食品,也用稷子米磨面做发糕、油炸饼。用燕麦米做肉粥,做炒熟的燕麦碎米和炒燕麦面。但整体上内蒙古的饮食习惯为都讲究先白后红。白指白食,乳及乳制品;红指红食,肉及肉制品。 【了解详情】
蒙古省各城市的传统节日习俗都各具特色,但各城市的重大传统节日还是以中国重大传统节日为主,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各地区各在这些重大节日中却又保留着各地区独特的习俗。如蒙古族的草原盛会那达幕,锡林郭勒盟的祭敖包,蒙古族的查干萨日等。此外内蒙古作为一个旅游大省,有诸多旅游节庆活动,如阿尔山国际冰雪节、中俄蒙国际冰雪节、喀喇沁王府旅游节、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游节、阿尔山圣水节、那达慕草原旅游节等等。 【了解详情】
在内蒙古的蒙古族极看重男女婚姻。在子女成年后即行操办婚姻大事。以鄂尔多斯地区为例,婚礼要经过择偶、求婚、定婚、送聘礼等过程。求婚时要唱“劝嫁歌”,定亲时,男方要携带整羊、哈达、美酒前往女方家中,女方则邀亲朋好友作陪喝“开口酒”,表示定亲。定婚后男方家要择期送聘礼,送礼后男方家摆设宴席,请女方家父母、媒人及近亲挚友参加。婚礼日,盛装的新郎要由祝颂人、亲友等陪同,乘马备喜车前往女方家。婚礼举行完后,新娘在男方家过夜,第二天一早,女方家人来将新人接回。一般是舅舅来接。至此,整个婚礼方算结束。 【了解详情】
禁忌或忌讳是指在一些特定的文化或是在生活起居中被禁止的行为和思想;如在内蒙古的蒙古族,忌讳打狗骂狗,要等主人看好狗后再下马。进入蒙古包时,忌用脚踩门槛。忌挽袖子或把衣襟别在腰带上。更不能提着马鞭子进屋,要提前把马鞭子立着放在蒙古包门的右方。进蒙古包后,忌坐在佛前面,忌把没吃净的骨、肉扔掉,忌在火炉上烤脚、烤鞋袜,忌跨越火炉、蹬踩火炉,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不得往火里扔脏物,也不能用利器捅火。【了解详情】
在地域辽阔的美丽草原,受历史与环境的影响,草原各部落的服饰风格存在一定差异。如生活在锡林郭勒盟的乌珠穆沁蒙古族,服饰图案多采用卷草纹、回纹、盘长纹、云纹等传统纹样;生活在通辽市的科尔沁蒙古族,他们的服饰图案多选用花卉、鱼纹等,绣花工艺以精美著称。但是从文化角度,它们又呈现出一种趋同性,即取材于自然和生活环境,山川流水、飞禽走兽、奇花异草,随手拈来融入服饰图案之中。这些服饰图案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历史传承、宗教信仰、审美情趣、风俗习惯,以及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至今保持着独特的款式风格。
二人台是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和晋北、陕北、河北张家口等地的民间小戏。以呼和浩特为界,二人台的风格流派有西路与东路之分。西路二人台最初叫蒙古曲,主要流行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榆林地区、忻州地区;东路二人台初名“蹦蹦”或二人台,主要流行于乌兰察布盟、雁北地区、张家口地区。二人台传统剧目多以描写劳动生产、揭露旧社会黑暗、歌唱婚姻爱情等为主要内容,另有部分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二人台的演唱形式分硬码戏、带鞭戏与对唱三大类。硬码戏注重唱、念、做,要求表演者有较好的嗓音条件;带鞭戏注重舞蹈表演;对唱由二人交替演唱。【了解详情】
内蒙古其他著名传统戏剧:古如查玛、中路梆子、巴林左旗皮影戏等。
传唱千年的史诗《格萨(斯)尔》流传于中国青藏高原的藏、蒙、土、裕固、纳西、普米等民族中,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了格萨尔王降临下界后降妖除魔、抑强扶弱、统一各部,最后回归天国的英雄业绩。《格萨(斯)尔》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史诗中演唱篇幅最长的,它既是族群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多民族民间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见证。这一为多民族共享的口头史诗是草原游牧文化的结晶,代表着古代藏族、蒙古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祝赞词(伊茹勒)是蒙古族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礼仪,但并非一定要在隆重的场合才使用,即使在一般交往中,彼此问候,并相互致以美好祝愿,也是蒙古人的日常礼仪。祝赞词是以朗诵诗形式出现的蒙古族特有的文艺形式。自古在蒙古族民间流传,分布广泛,历史悠久。蒙古族祝赞词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 【了解详情】
蒙古族长篇叙事歌“嘎达梅林”产生于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流传于周边许多地方。据不完全统计,近现代在科尔沁左翼中旗流传的蒙古族民歌有上千首,以《嘎达梅林》最具代表性。“嘎达梅林”以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科尔沁左翼中旗的嘎达梅林起义事件为素材,全面记叙了嘎达梅林率领贫苦牧民反抗封建王公和军阀政府掠夺土地的正义斗争,生动地塑造了嘎达梅林主持正义、为民请命、不畏强暴的英雄形象,讴歌了蒙古族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了解详情】
内蒙古其他著名民间文学:巴拉根仓的故事、科尔沁潮尔史诗、准格尔旗传说、敖汉旗传说故事、沙格德尔、托克托传说故事、江格尔、科尔沁潮尔史诗、鄂尔多斯蒙古族传说故事、王昭君传说等。
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根据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音乐形态的现状,长调可界定为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长调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息绵长,旋律极富装饰性(如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尤以“诺古拉”(蒙古语音译,波折音或装饰音)演唱方式所形成的华彩唱法最具特色。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呼麦是蒙古族人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一个歌手纯粹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呼麦声部关系的基本结构为一个持续低音和它上面流动的旋律相结合。又可以分为“泛音呼麦”、“震音呼麦”、“复合呼麦”等。在中国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独一无二的。呼麦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呼伦贝尔草原及呼和浩特市等地区,新疆自治区阿尔泰山一带的蒙古族居住地以及蒙古、俄罗斯图瓦地区也能听到这种歌唱方式。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马头琴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无论是它的造型、制作材料,还是它的音质音色、音乐表现风格和演奏方法,均体现着蒙古族的性格内涵,充分反映了蒙古族游牧生活的历史形态,表达着蒙古族对自然宇宙哲学性的思考和体悟。蒙古族马头琴历史悠久,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马头琴就已存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马头琴形成了带有鲜明地域色彩的不同流派,这些流派又与蒙古族内部和外部的聚散离合以及历史变迁密切相关。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内蒙古其他著名传统音乐:多声部民歌、蒙古族四胡音乐、爬山调、漫瀚调、科尔沁叙事民歌、鄂尔多斯短调民歌、乌拉特民歌、鄂温克叙事民歌、鄂伦春族赞达仁、达斡尔扎恩达勒、阿斯尔、蒙古族汗廷音乐、蒙古族弓弦乐等。
在内蒙古和黑龙江嫩江流域的达斡尔族聚居区,“鲁日格勒”舞是对其民间舞的统称,多为妇女表演的自娱性舞蹈。达斡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鲁日格勒”以群舞为主,多表现狩猎生活和劳动场面,表演时舞者上身和手臂的动作较为丰富,脚下以侧滑步为基本步伐,舞蹈开始时先唱徐缓轻快的舞歌,舞者随着歌声轻柔地舞动起来,旁观者可任意加入队伍随舞,舞蹈气氛逐渐热烈,节奏加快,舞者不断穿插交换位置,舞蹈达到高潮时,同时齐发出“哲嘿哲”、“德乎达”等简短风趣的呼号,脚上踏出有力的节拍。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安代舞发源于库伦旗,据考证约形成于明末清初。当时库伦体制是“政教合一”,寺庙林立,僧侣众多。清朝中期,各地闯关东的移民大量涌入草原,不同部落、不同地域的文化风俗相糅合铸就了库伦蒙古族文化,孕育了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安代舞。安代通常在节庆或闲暇时进行,一人领唱众人应和,成百上千的男女老少载歌载舞。安代舞有强烈的自娱性、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轻松愉快,简单易学,唱词随编随唱,富于感染力。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鄂温克族萨满舞是萨满(即巫师)在祈神、祭祀、驱邪、治病等活动中表演的一种祭祀性的舞蹈,也是祈神佑民的一种巫术活动,由男女巫师分别表演。萨满舞的表演程序一般有祝祷、请神、神附体、送神等部分。表演时,萨满头戴鹿角帽或熊头帽,多模拟动物的形象姿态。跳萨满舞是鄂温克族的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民俗事象,对研究其历史文化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内蒙古其他著名传统舞蹈:查玛、开鲁太平鼓舞、盅子舞、顶碗舞、哲仁嘿、筷子舞、呼图格沁、博舞、双墙秧歌、脑阁等。
乌钦是达斡尔族曲种,也称“乌春”,意为“民间叙事诗”,它用达斡尔族语演唱,广泛流传于嫩江流域的达斡尔族群众中。乌钦多表现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反抗压迫、教诲劝诫等内容,一篇作品短则几段,长则上百段。这个少数民族曲种没有固定的吟唱调,但演唱风格丰富多样,有的低沉雄浑,有的欢畅明快,有的伤感哀婉。达斡尔族乌钦最初演出时多为徒口演唱,后来发展为艺人手持“华昌斯”(四弦琴)自拉自唱。乌钦说唱以韵文为主,散韵结合。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乌力格尔是一种蒙古族的曲艺说书形式,因采用蒙古族语表演,故又被称作“蒙语说书”。在蒙古族民间,将徒口讲说表演而无乐器伴奏的乌力格尔称为“雅巴干乌力格尔”,又称“胡瑞乌力格尔”;将使用潮尔伴奏说唱表演的乌力格尔称为“潮仁乌力格尔”;将使用四胡伴奏说唱表演的乌力格尔称为“胡仁乌力格尔”。有伴奏乐器的乌力格尔表演通常为一人自拉胡琴说唱,唱腔的曲调丰富多彩、灵活多变。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好来宝意为“连韵说唱”,流传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及周边地区,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的产生与蒙古族人分散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好来宝的表演主要有“当海”好来宝、“代力查”好来宝和“额乐古格”好来宝三种形式。好来宝曲调丰富,音乐变化多样,节奏轻快活泼,多人演出时会采用领唱、对唱、齐唱、伴唱等演唱形式,同时还辅以优美的动作。唱词一般为四句一节,各句第一音节叶韵,可兼押腹韵和尾韵,各段可联韵或交叉换韵,也有几十句唱词一韵到底的形式。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内蒙古其他著名传统曲艺:岱日拉查、笑嗑、八角鼓、巴尔虎英雄史诗等。
沙力搏尔式摔跤是卫拉特蒙古族独创并保留至今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是乌日斯那达慕盛会中体育比赛的主要项目之一,是蒙古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沙力搏尔式摔跤在阿拉善盟各苏木镇和新疆、青海、甘肃的部分蒙古族聚居的地区广为盛兴。沙力搏尔式摔跤技艺中的砍铲、膝折、抓领等动作,是模仿公驼相互争斗动作特性而命名的。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搏克”为蒙古语,意为摔跤,它是蒙古族“男儿三艺”之一,属蒙古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搏克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搏克比赛在悠扬激情的“乌日亚”赞歌声中开始,比赛场地无特殊要求,有一块平坦草地或土质地面即可举行。选手们挥舞着壮实的双臂,跳着模仿狮子、鹿、鹰等姿态的舞步入场。比赛规则简单明了,不限时间,参赛者也不分体重,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为负。从事搏克运动能发展力量、灵敏度、速度、耐力等方面身体素质,并能培养人的机智、勇敢、顽强等意志品格。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内蒙古其他著名传统技艺:蒙古族驼球、布鲁、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蒙古族象棋、走马驯养技艺、沙嘎游戏、乘马射箭、蒙古族赛驼、诺日布等。
蒙古族服饰图案是蒙古民族传统美术之一。蒙古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按照民族心理和不同时期的审美需求,创造了许多具有民族风格的服饰花纹图案,广泛流传于蒙古族各部落的服饰应用中。蒙古族服饰图案纹饰种类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以五畜和花鸟为内容的动植物图案,以山、水、云、火为内容的自然风景图案,以吉祥如意为内容的乌力吉贺等。蒙古族服饰图案表现出蒙古民族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情趣,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蒙古族刺绣是蒙古人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技艺和美术兼备的艺术。蒙古族刺绣不但在绸缎等软面料上绣花草,而且要用驼绒线、牛筋等在羊毛毡、皮靴等硬面料上刺绣。刺绣也是蒙古族妇女的审美标准,能做刺绣的女人被大家看成心灵手巧的人。蒙古族刺绣的针法以凝重质朴取胜,大面料的贴花方法、粗犷匀称的质感、精美的图案及鲜明的对比色彩,给人以饱满充实之感。蕴含着浓厚的草原文化特质,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内蒙古其他著名传统美术:阿拉善佛教岩刻、蒙古族珠绣、宝石柱民间美术、达斡尔族刺绣、蒙古文书法、哈尼卡、科尔沁蒙古族民间剪纸等。
蒙古包是蒙古族和北方游牧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民居,早在秦汉时期就以“穹庐”、“毡帐”等名称见之于我国史籍,从清朝开始以满语音译和意译的方式改称“蒙古包”。蒙古包营造技艺由架木和苫毡的制作及装饰等环节构成,它集木工、刺绣、雕刻、绘画、编织等为一体,集蒙古族民间手工技艺之大成。蒙古包及其营造技艺是蒙古民族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长期的生产斗争、生活实践中积累形成,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格。【了解详情】
“察干伊德”,汉语为“白色的食品”即奶食品,由天然纯奶制成,是蒙古族重要的传统饮食。其制作过程是:将鲜奶通过发酵、熬制等手段,可加工出奶豆腐、奶酪、奶酒等30多种奶食品,其工艺复杂,工序细腻,口感好,耐储存,味道鲜美,营养丰富。2014年,该项目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了解详情】
内蒙古其他著名传统技艺: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技艺、蒙古族牛角弓制作技艺、桦树皮制作技艺、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烤全羊技艺等。
药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鸿茅药酒即具有中医防治疾病的独特疗效。其配制技艺历经274年得以完整传承至今。鸿茅药酒经过67味大组方及其八步古法、69道纯手工酿制而成的药酒,具有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的功效。2014年,该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蒙古族是马背民族,历史上长期游牧征战的生产生活习惯常会遇到跌伤和骨伤,因此蒙医正骨疗法应运而生。正骨的方法有: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按摩疗法、对症下药、调解饮食、功能锻炼等六则。其方法独特,疗效显著。2011年,该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内蒙古其他著名传统医药:科尔沁蒙医药浴疗法、赞巴拉道尔吉温针、子宫复位法、羊下颌骨刮痧治疗颈椎、王一帖膏药等。
蒙古包堪称是游牧经济的杰作,是适应蒙古高原自然环境和游牧民族流动性生产活动的需求而形成的移动性生活空间。其中充溢着游牧民族的智慧与文化创造能力。蒙古包是游牧生活与人类居所文化的完美适应,其特征有搭建迅速、拆卸容易、装载方便、取材天然、修造方便、方便灵敏、由内知外,并且蒙古包独特的造型也有着计时功能。蒙古族所从事的经济类型要求一种动态的生产生活方式,而蒙古包恰巧满足了这种动态住所的要求。蒙古包也适应了蒙古高原自然气候条件。其圆形构造可以减小外部压力,可以有效地抵御风暴袭击,防止塌陷。
百兴·格日即指砖瓦房。在古代蒙古草原虽然没有大量普及,但究其历史缘故而久远。远在匈奴时期,在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新忽热苏木附近就建造了北方草原第一所城池———“头曼城”。如今百兴·格日成了大多数蒙古族长期生活的居所。从它的构成材料及样式看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早期的“百兴·格日”主要是以土和木材建成的土坯房,再后来就发展到今天的以混泥土、钢筋、水泥等建成的更加坚固而密封好,又美观的楼房。不管它的内含还是外观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内蒙古很多城市的楼房都具有民族特色。
内蒙古自治区由于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从而产生了民俗文化的多样性特点。蒙古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语言文字和民俗风情,形成了以游牧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草原文化体系。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是生活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山区具有丰富的渔猎文化底蕴的3个自治民族。汉、满、回族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各地。由于地域跨度大,受所接壤地区不同民俗文化影响的特点彰显。西部地区的民俗主要受陕甘宁省区的影响,中部区的民俗受到河北、山西二省的影响,东部地区的民俗受到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东北三省的影响。内蒙古民俗文化是由多民族民俗文化组成的具有民族多样性、历史悠久性、地域差异性的民俗文化。
哈达一般是一种白色、浅蓝色或黄色的丝织物,通常长1.8~2米。在拜佛、祭祀、婚丧、拜年、拜长辈或在许多重要活动中都要敬献哈达,以象征尊敬、祝福之意。献哈达时要双手捧起,把双叠棱对着被献者。对长辈应将哈达举过头顶,鞠躬敬献;对平辈人应双手平举递给对方;对晚辈人一般直接将哈搭在对方肩上。献哈达时,对方也可将哈达回敬,以示感谢和尊敬。
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多宗教地区,现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东正教,是全国重点宗教工作地区之一。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13世纪后期传入内蒙古地区。伊斯兰教传入自治区最早可追溯到元朝,由于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伊斯兰教传入的准确时间各盟巿记载略有不同。天主教自唐代传入中国,当时称为景教(对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托利派的称谓),后传播到北方草原,成为契丹、蒙古、汪古、乃蛮、克烈等草原民族与部落信奉的宗教之一。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内蒙古各地的宗教团体、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做出了显著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