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401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导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湖北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代表文化有楚文化、屈家岭文化、青铜文化、漆器文化等,那么湖北有哪些非遗项目呢?maigoo网编辑盘点了湖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独特的民间文学屈原传说、汉族传统音乐武当山宫观道乐、韵味丰厚的黄梅戏,还有汉剧、湖北评书、武当武术、湖北大鼓、湖北小曲,荆州花鼓戏、楚剧等,下面一起来了解湖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湖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 排排榜
  • 关注榜
  • 得票榜

湖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榜单MAIGOO小编主要依据湖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传承情况以及在湖北地区的影响力等因素进行选择,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推荐,名单仅供参考,帮助您了解湖北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交流指正。 为我喜欢的投票>>

本榜单仅供参考使用,如果对于该榜单您有更好的建议,请 推荐入榜/提交>>

湖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屈原传说是秭归人民将屈原与境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互联系起来而创作和传承的以抒情和表意的民间文学。屈原传说题材丰富,其中包括人物传说、地名传说、景物传说和习俗传说等,已收集到屈原传说91则,故事情感浓烈、撼人心魄、神奇浪漫、想象丰富、内涵深邃。2008年6月7日,湖北省秭归县申报的屈原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武当山宫观道乐,又称“武当韵”,是流行于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一带的传统音乐。武当山宫观道乐是湖北秦巴地区汉族民间文化与唐代至明代汉族宫廷音乐相结合的产物,明代进入鼎盛时期。它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歌、舞、乐一体的表演形式,既保留了全真派“十方韵”的音乐特色,又具有多教派音乐混融的风韵,而且各类韵腔与法器牌子俱全。2006年5月20日,武当山宫观道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据MaiGoo小编了解,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黄梅戏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汉剧,旧称楚调、汉调(楚腔、楚曲),俗称“二黄”,指湖北省武汉市地方戏剧,是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在中国戏曲发展历史上,汉剧为京剧的形成作出过特殊的贡献,对川剧、滇剧、桂剧、湘剧、粤剧、赣剧等地方戏曲剧种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是研究戏曲板腔体系、戏曲音乐结构演变的重要史料和进行艺术创新的资源。2006年5月20日,汉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湖北评书是用湖北方言讲故事,是湖北地区兴起的一种曲艺形式,主要流传于武汉、沙市、荆州、宜昌、孝感等地。湖北评书由一人表演,只说不唱,以一块木头为道具,情节每到关键时刻,猛击一下醒木,听众为之一振。其在文学、语言、表演等方面均显示出鲜明的特色,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代表曲目有《王莽忠孝图》、《八门斗智》》、《芒种喂马》、《挂牌成亲》等。2008年6月7日,湖北评书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武当武术,具有鲜明的道家文化特征,是武功和养生方法的天然结合体,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武术文化底蕴,又含有精湛的科学道理,主要流行于湖北省十堰市的武术流派,因张三丰创建于武当山而得名。据Maigoo编辑所知,武当武术是武当地域拳种的一个群称,已形成较多种类,可归纳为拳法类、器械类、功法类和暗器类等。2007年6月5日,武当武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湖北大鼓原称“鼓书”、“打鼓说书”、“打鼓京腔”、“说善书”等,是一门以说、唱为主的曲艺形式,是湖北四大地方曲艺之一,主要流行于湖北武汉、孝感、黄冈等地。湖北大鼓可以一人说唱、也可以二人对口唱或者多人群口唱等,并有二胡、三弦等乐器伴奏,代表曲目有《花和尚》、《罗成代嫁》、《滴血成亲》、《四下河南》、《反唐》、《征东》、《南京》、《北京》等。2008年6月7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湖北小曲原称“汉滩小曲”、“汉滩丝线”、“外江小曲”,是一种具有湖北地方色彩的说唱形式,是湖北地方性曲艺品种,主要流行于湖北的汉口、沙市、宜昌等长江沿岸地区。湖北小曲格调严谨,旋律优美,以曲牌连缀形式演唱民间故事及有故事情节的折子戏为主,具有鲜明、强烈的地方色彩,唱腔曲牌丰富多样,曲腔婉转动听,代表曲目有《抢伞》、《西京词》、《苏文表借衣》等。2008年6月7日,湖北省武汉市申报的“湖北小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荆州花鼓戏,俗称“花鼓子”,曾称沔阳花鼓戏、天沔花鼓戏,亦称“中路花鼓戏”,是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主要流行于沔阳(今仙桃市)、洪湖、天门、潜江、监利、汉川、京山等县市。荆州花鼓戏作为湖北省的重要地方戏曲之一,不仅深刻的体现着荆州及荆州地区乃至荆楚大地的曲艺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深刻的反映了生活在江汉平原的广大人民群众对曲艺文化的需求和热爱。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 详细>>】
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是湖南流行的哦呵腔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孝感市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汉族地方声腔剧种之一,是湖南、湖北地区具有广泛影响的地方剧种。2006年5月20日,楚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湖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 名称 所属类别 遗产项目编号
屈原传说 民间文学 Ⅰ-47
武当山宫观道乐 传统音乐 Ⅱ-69
黄梅戏 传统戏剧 Ⅳ-60
汉剧 传统戏剧 Ⅳ-30
湖北评书 传统曲艺 Ⅴ-58
武当武术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Ⅵ-8
湖北大鼓 传统曲艺 Ⅴ-61
湖北小曲 传统曲艺 Ⅴ-70
荆州花鼓戏 传统戏剧 Ⅳ-59
楚剧 传统戏剧 Ⅳ-58
剪纸 传统美术 世界非遗,Ⅶ-16(国家级)
皮影戏 传统戏剧 世界非遗,Ⅳ-91(国家级)
董永传说 民间文学 Ⅰ-9
木兰传说 民间文学 Ⅰ-50
伯牙子期传说 民间文学 Ⅰ-138
绿茶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Ⅷ-148
京剧 传统戏剧 世界非遗,Ⅳ-28(国家级)
土家族摆手舞 传统舞蹈 Ⅲ-17
木版年画 传统美术 Ⅶ-65
漆器髹饰技艺 传统技艺 Ⅷ-127
更多相关榜单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推荐入榜>>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湖南十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湖南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千百年来,汉族与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批精深博大、丰富多彩且具有浓郁湖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湖南“非遗画卷”。那么,湖南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MAIGOO小编整理了湖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湘绣、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湘剧、湖南花鼓戏、安化黑茶及制作技艺、湖南皮影戏、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湘昆、湘西土家族织锦技艺等,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省 ★★★
5.3w+ 86
广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西是一个具有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地区,由于广西复杂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性、多样性、独特性等几个特点。据买购网小编了解,刘三姐歌谣、壮族歌圩、桂南采茶戏等非遗文化历史积累深厚,与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精神信仰息息相关的民族剧种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你知道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哪些吗?本文整理了广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刘三姐歌谣、壮族歌圩、桂剧、那坡壮族民歌、彩调、桂南采茶戏、壮剧、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等,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 ★★★
2.4w+ 18
山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西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明,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其中既有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又有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十分丰富。那么山西国家级非遗文化有哪些被?本文盘点了山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左权开花调、董永传说、五台山佛乐、晋剧、秧歌戏、北路梆子、锣鼓杂戏等,下面随买购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省 ★★★
4.8w+ 25
广东省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广东著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广东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岭南人文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有粤剧、醒狮、茶艺、蜈蚣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鳌鱼舞、粤语讲古、吴川泥塑、五羊传说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的空间分布是以广州、佛山、中山、江门、东莞和深圳等地为中心,粤东、粤北和粤西地区分布零散。下面就随本文一起走进广东“非遗”的殿堂,一起去触摸那些似曾相识却又有些泛黄的记忆,一起去找寻那些陪伴我们走过风风雨雨却渐渐淡出视线的美丽伙伴。
中国十大具有代表性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内著名的世界非遗项目
中国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的国家。在上榜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中,有中国书法、中国针灸、春节、太极拳、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国篆刻艺术、古琴艺术、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中国剪纸、妈祖信仰与习俗等国内著名的世界级非遗项目。下面本文也进一步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传承情况以及在国内地区的影响力等因素甄选出了中国十大具有代表性世界非遗项目,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 ★★★
488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