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盆底鞋简介
清代花盆底鞋,又称旗鞋,清朝时满族妇女穿的一种鞋子。其以木为底,鞋底高5-15厘米,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
清代花盆底鞋这种绣花的旗鞋以木为底,史称“高底鞋”,或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鞋”。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
二、花盆底鞋的制作方法
方法一:取一块木头根据网上的图片切成型。然后将完全用布做成的鞋(包括鞋底面,鞋底要多加几层布,鞋底最多五5层布)放在木底顶上。然后把与布鞋大小一样的薄木板儿(薄木板儿厚度不能超过0.5cm)放进鞋里垫上。薄木板儿、布鞋、木底位置放正,然后用短铁钉将这3样钉在一起(图钉也可以,木底有部分较薄小心弄穿了)。花盆底鞋就制作成功了。
方法二:瘦子专用)我做的是简易的。材料很简单:一双不要的鞋(要像古装片里的鞋)、保鲜膜的纸筒(或卫生纸的纸筒)、塑料泡沫(不要一切开就碎掉的那种)、双面胶、透明胶布。可选:毛线。
1、把纸筒切成5~10厘米的纸筒(最好是5厘米,不然可能会崴脚或断掉)
2、在纸筒横截面上贴双面胶。
3、把纸筒贴在鞋上,在用透明胶布再次固定(虽然走路时会有胶布的声音,但如果不固定,会崴脚,甚至可能毁坏、变软)
4、把塑料泡沫按照纸筒横截面的大小,在上面画出圆(多少按照纸筒的大小定,形状可以不一,大小最好差不多,因为它是泡沫,有弹性)
5、把泡沫塞进纸筒里,最后一个同双面胶固定。
6、可以用毛线做穗子。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花盆底鞋的起源以及制作方法,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多了解一下。从清代的古装剧中看起来,花盆底鞋穿起来走路还是十分优雅的。这种花盆底鞋的花盆底常常都很坚固,有时候鞋面都穿破了,鞋底还是好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鞋底的高度会逐渐降低,到了老年,就变成平木底了。现在的人是穿不了花盆底鞋的,不过收藏一双作为纪念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