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分类   知识分类      发布    
移动端
  • 买购网APP
  • 手机版Maigoo
   查排行
用买购APP

宝宝去医院需要带什么 带宝宝看病就医挂号攻略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凌驾于欢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带宝宝看病经常会手忙脚乱到漏这漏那,排队到自己的时候发现不是漏了医保卡就是漏了带钱。当宝宝哭起来或者尿尿的时候,忘带尿不湿就更加手忙脚乱了。那么,带宝宝去医院都需要准备些什么物品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宝宝去医院需要带什么

(1)一个材料袋

建议专门为宝宝准备一个资料袋,准备看病所需的文件资料:

①宝宝病历本;宝宝医保卡/市民卡;

②相关检查报告单:准备一些与此次看病相关的既往检查化验单,这样医生可以根据情况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③药物资料:如果就诊前已经吃过药的(不论是自己买的药,还是以前医生配的药),把药名记下来,或者带份药物说明书,这样方便医生了解孩子的既往用药情况。

④宝宝病情简介:如果宝宝的病情时间较长,或者想要咨询医生的问题比较多,不妨把一些主要的情况及问题写在一张纸上。这样可以方便医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

(2)一个妈咪包

带小婴儿看病,一定要带好婴儿的尿不湿奶瓶、奶粉、湿纸巾。如果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最好把米粉、婴儿勺、小碗也带上。通常,儿童医院每个楼层都有哺乳室,方便给孩子喂食及更换尿布。带娃看过病的家长都知道,看一次病要花的时间往往不容易掌握,所以带足粮食很重要,以免宝宝饿肚子。

(3)轻便推车

我们在门诊上经常看到家长抱着孩子冲来冲去,赶时间挂号、赶时间缴费、赶时间化验,急起来找不着电梯,就蹭蹭蹭跑楼梯,一天下来,家长也累趴下了。所以,如果孩子尚不会走路,最好带个轻便的推车,把娃放车里,家长要轻松很多。如果娃睡着了也可以躺车上,不用抱手里。

(4)哄娃神器

孩子都怕来医院,尽管很多儿科医生已经练就了一身哄娃神功,但是孩子一见白大褂就哭甚至不肯进诊室也是医生最头疼的事儿。所以,如果您家里有哄娃神器,比如宝宝平时最喜欢的小玩具,最好在看病的时候一起带上。保证诊室有个安静的环境,有利于医生对宝宝进行听诊和查体。

(5)防护措施

医院里都是病患,因此给孩子和自己做好防护措施很重要,最好能够佩戴口罩。进医院后,看好孩子,不要让孩子到处摸爬滚打,以免感染其他病菌。看病结束后,可以给孩子洗洗手、擦擦脸。

(6)替换衣服

如果怕宝宝因为生病不舒服而哭出一身汗,还要带上替换的衣服,以免汗水长时间捂在宝宝的身上而弄得宝宝病情加重。

带宝宝看病就医挂号攻略

目前各大儿童医院的挂号方式主要有:门诊挂号窗口排队挂号、门诊自助挂号机挂号、上网或电话预约挂号。家长看病前要对每一种挂号方式都有所了解,然后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

(1)门诊挂号窗口排队挂号

这种挂号方式是最原始,在很多人看来也是最熬人的,如果你选择这种方式,那么捷径只有一条:早!早!早!

挂号窗口通常不止一层楼有,所以如果一楼人多,上二楼、三楼的挂号窗口看看,也许人会相对少一些。

(2)门诊自助挂号机挂号

这种方式比较方便快捷,适用于本地有儿童医保卡/市民卡的家庭。在自助挂号机旁,一般会有工作人员或者志愿者帮助,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及时向他们咨询求助。

自助挂号机除了可以现场挂号,还可以自助取号。如果已经通过电话或网上预约挂号的家长,可以在预约时间内到门诊各楼层的自助挂号机上自行取号。

(3)预约挂号

这种挂号方式比较自由灵活,无须来院排队,只要预约成功,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号,就不必担心去了医院挂不上的问题了。目前苏州地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预约:

需要提醒的是,专家预约是提前7天开通的,所以最好提前预约,专家的预约号也是被抢号的节奏。预约成功的,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到医院自助机上取号,否则过期是作废的,且记违约一次,三次违约将不享受预约服务。

挂了号要按时就诊,门诊上经常碰到一早挂号,到了中午才来看病的家长,这样到中午很多病人挤在一起,会影响医生的时间分配及看病效果。

(4)什么情况下需要立即带宝宝就医

①如果宝宝感冒了,只要不发热,只是有点流鼻涕、咳嗽,在家护理就可以;如果发热、咳嗽厉害、脸色涨红,可能是肺炎,要立即带宝宝去医院。

②宝宝体温超过38.5℃,或连续发热(低于38.5℃)超过2天,或不停地哭,或出现出疹、发水痘等症状,一定要尽快去医院检查。当宝宝出现发热时,先量量体温,38.5℃以下可以物理降温,比如用温水给宝宝擦身体,如果宝宝的体温恢复正常,就不用火急火燎地抱着宝宝冲向医院。如果宝宝发热超过38.5℃,家里离医院比较远,可以先给宝宝服用美林或者泰诺林降温,再去医院。

③宝宝发生高热惊厥时,会出现意识不清、四肢抽搐的症状,这时一定要及时打120或第一时间带宝宝上最近的医院看病。

④宝宝拉肚子时,先看大便的性状,如果是脓血便就要立即去医院。如果只是比平时多拉一两次,水分不多,可能是因为肚子着凉或者东西吃多了,消化不良。这时先调节一下宝宝的饮食,让宝宝喝点粥,观察一下,如果宝宝的大便性状很快好转,就不用去医院,更不需要用抗生素。如果宝宝拉肚子后出现严重脱水、喂水即吐的症状,就要赶紧去医院。

⑤当宝宝的鼻子、耳朵、嘴里或阴道、肛门里插入异物,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试着自己把东西拔出来,要立即带宝宝去医院,让医生帮忙处理。

⑥宝宝呕吐超过12个小时,同时出现发热、出疹的现象,或者是呕吐物中带血,需要尽快就医。

⑦宝宝呼吸困难或呼吸异常快,皮肤和嘴唇开始发紫,说明宝宝氧气不足,要尽快打120或者带宝宝就近看病。

⑧宝宝的耳朵、眼睛、肚脐、阴茎或阴道出现渗出物,很有可能是感染炎症了,比如眼睛发红、流泪或发黏,这是感染结膜炎的迹象,具有传染性,需要马上就医治疗。

⑨割伤或伤口特别深,出血多,可能需要缝合,爸爸妈妈可以先用一块干净的布按压伤口并举高受伤的部位来止血,然后尽快带宝宝上医院处理。

⑩严重摔伤,有可能出现扭伤或骨折,或者头上有严重的碰伤,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或者打120。

⑪吞食了有毒、有害的东西或异物,比如成年人吃的药、玻璃珠等,一定要尽快带宝宝去医院。如果宝宝误服成年人吃的药,要记得带上药物的包装袋或瓶子。

⑫宝宝突然异常烦躁、哭闹、发脾气,这种情况超过24个小时,很有可能是宝宝哪个地方不舒服,爸爸妈妈检查不出来,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

(5)什么时候宝宝需要看急诊

当宝宝存在突发状况,如外伤、出血、中毒、憋气、抽搐、昏迷、呼吸困难等,或年龄过小、不足3个月,又或者发热的温度过高,已经超过39℃等任何存在“急危重症”的表现,均应火速将宝宝送到医院的急诊室紧急救治。

(6)宝宝去儿童医院还是综合医院好

儿科的疑难杂症专业性很强,首选自然是儿童专科病医院。倘若宝宝只是轻微不适,且没有传染病接触史,可以先到信得过的社区医院或综合医院的儿科就诊。如果宝宝处于危急状况,则应当及时呼叫急救电话或就近就医,经专业人员处置,待病情有所稳定后再安全转诊至专科医院。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新生儿必备用品清单 实用的新生宝宝必备物品清单
随着宝宝出生日子的一天天临近,妈咪们在惊喜期待之余,可别忘了置办齐新生儿必备用品,做足准备以迎接宝宝的到来。那么,新生儿必备用品清单包括哪些呢?接下来,小编特此为准妈妈们准备了一份详细的宝宝必备物品清单,让菜鸟妈咪们不再为购买新生儿用品而烦恼。
婴儿用品选购 婴儿用品 ★★★
1.1w+ 159
【婴儿用品网购】各类婴儿用品挑选注意事项有哪些 父母必看网购指南
随着网购的普及,很多新手爸妈喜欢从网上给宝宝买东西,但因为特殊的体质和特殊的生理心理需求,要求在给宝宝选购用品时需要慎重。那么各类婴儿用品挑选注意事项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婴儿饮食食量】不同年龄段宝宝饮食 婴儿饮食标准如何衡量
对于婴幼儿来说,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饮食上的差异性是比较大的。同时,对于不同的婴幼儿,还会有个体上的差异,在北美如果你问家庭医生类似该怎样给宝宝吃的问题时,他们通常会给你一个简单又直接的回答:“看你宝宝的身体发出的信号 ”,所以爸妈在关注一般规律的同时更应该注意观察宝宝传递给你的信息。
婴儿食品 BB煲
6.8w+ 523
不同年龄段宝宝衣服有哪些 婴幼童衣服选购攻略
衣服是伴随我们一生的用品,从宝宝还没出生开始,父母们便张罗着准备各种可能用到的衣服。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不同年龄段的宝宝衣服选择空间都变得非常大,各种各样的产品也是琳琅满目。那么该怎样买到最适合宝宝的衣服呢?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不同年龄段宝宝衣服有哪些以及宝宝衣服选购攻略。
婴幼童 婴儿用品 ★★★
1364 95
【文具选购】文具用品有哪些 学生文具如何安全选购
虽然现在很多时候传统的文房四宝正在被键盘鼠标所取代,但是文具用品仍然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尤其是对学生而言。现在的文具形态、种类各异,还有各种的芳香气味,让人爱不释手,殊不知这些外形别致,气味芳香的文具隐藏着各种添加剂与有毒物质,给孩子们的健康带来潜在的危险。
文具用品 婴儿用品 ★★★
4689 256
凌驾于欢
注册用户-MG1000291
页面相关分类
人群相关分类
人群相关知识体系
行业品牌展示位
精华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