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分离性焦虑症怎么办 儿童焦虑症原因与治疗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中华小当家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很多宝宝都会出现分离焦虑症,这样的宝宝一般比较缺乏安全感。一旦离开父母就会哭闹甚至出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这种情况的出现和遗传、日常生活、社会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下面一起来看看小儿分离性焦虑症的相关知识。

儿童分离性焦虑原因

1、遗传因素

生物学研究发现,本证具有家族聚集现象,有遗传史者占12%,具有焦虑素质的父母所生的子女,焦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父母所生的子女。而且同卵双生子焦虑症的同病率可高达50%,这些都说明分离性焦虑症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

2、社会文化因素

许多焦虑症儿童来自中等或中等偏上社会层次的家庭,但50%~75%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常来自单亲家庭。在家过分受溺爱,不与外界接触,过分保护,事事包办、处处代劳,从而使小儿养成胆小、害羞、依赖性强,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个性弱点和对家人的过分依恋。

3、生活事件影响

在出现分离性焦虑之前,往往有生活事件作为诱因,常见的生活事件为与父母突然分离,家庭矛盾冲突、父母生病、离异、去世等,或入托、入学、转学、迁居等或在幼儿园、学校受挫等。

儿童分离性焦虑临床表现

最早发生于婴儿6~9个月的时候,会对陌生人或陌生环境发生警觉并拒绝接近。至3岁后,当小儿理解与依恋的人分离是暂时性的,这种正常的焦虑便消失了。核心症状是患儿与主要依恋人或家庭分离后表现的焦虑情绪和行为反应。分离性焦虑往往经历三个阶段。最初表现为反抗、哭闹、拒绝他人、表现极端痛苦;发展到无助、冷漠、伤心、失望;最后患儿似乎变得“正常”,对与依恋对象的分离表现漠然和无动于衷。一般直到患儿拒绝上学或有躯体不适才就诊。

不同年龄表现形式不同。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与依恋对象分离时大哭不止、抓住亲人不放、打滚、不能接近等。5~8岁患儿则常出现无根据的担心,如亲人会离开、自己发生危险或意外的事故,因而不愿离开亲人,不去幼儿园或拒绝上学或去其他地方。9~12岁患儿主要表现对分离的过分苦恼。分离前担心即将来临的分离、分离时痛苦、依依难舍,分离后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青少年常见的是躯体症状。如呕吐、腹痛、头痛等,75%的患儿表现有拒绝上学行为。

伴发症状可见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如心慌,胸闷,尿频,尿急等。易出现食欲减退、胃肠功能紊乱,或呈营养不良容貌,入睡困难、睡眠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

儿童分离性焦虑原因

1、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主要针对儿童的异常行为和内心矛盾进行。采用系统脱敏法、情景再现和处理意外事件等方法,即逐渐使患儿接近害怕的情景。行为消退法,对患儿不适当的情绪、行为反应不予关注,不予强化,使之逐渐减弱以致消失。家庭治疗,即帮助父母以适当的态度对待孩子的焦虑,调整父母与儿童的关系。

2、支持性心理治疗

尽快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对幼儿采用非语言交流形式,给予抚摸等减少陌生感。学龄前儿童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学龄儿童重点以语言交流为主,尊重患儿的人格与自尊心。

3、生物反馈治疗

适合于年长儿,通过放松训练,缓解焦虑。

4、药物治疗

当心理干预和行为治疗不理想时,可以辅以药物治疗。SSRIs(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疗效肯定,被认为是治疗儿童分离性焦虑的首选药物。当SSRIs类药物疗效不理想时,可以应用TCAs(三环类抗抑郁药)类药物。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水痘疫苗有必要打吗 什么时候打 水痘疫苗打几针
水痘疫苗是一种高度活性的减毒疫苗,接种水痘疫苗不仅能预防水痘,还能预防因水痘带状疱疹而引起的并发症。水痘疫苗有必要打吗?水痘疫苗虽然并不是孩子规定要接种的疫苗,但水痘的传染性极强,为了宝宝及家人的健康,建议水痘疫苗还是打的好。水痘疫苗什么时候打?水痘疫苗打几针?下面来了解下。
什么是婴儿尿布疹 宝宝得尿布疹了怎么办
什么是尿布疹?尿布疹是发生在裹尿布部位的一种皮肤炎性病变,也称为婴儿红臀,表现为臀部与尿布接触区域的皮肤发红、发肿,甚至出现溃烂、溃疡及感染,稍有轻微的外力或摩擦便会引起损伤。继续发展则出现渗出液,表皮脱落,浅表的溃疡,不及时治疗则发展为较深的溃疡,甚至褥疮。那么如何治疗尿布疹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下相关知识。
骨碱性磷酸酶是检查什么的 骨碱性磷酸酶偏高是什么意思
当我们的身体出现问题时,各项指标也会发生变化,在医院检测时就很容易查出来是哪个器官出了问题。碱性磷酸酶是肝功能检查的一个指标,广泛分布于人体各脏器器官中,它可直接反映成骨细胞的活性或功能状况,如果检查出骨碱性磷酸酶偏高是什么意思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儿童常见疾病】儿童常见病有哪些 儿童疾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
孩子的健康最重要,3到6岁的孩子容易受到病毒侵害,常见的儿童疾病有儿童肥胖、遗尿、多动症等。那么,儿童常见病具体有哪些?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夹腿综合症是什么 小儿夹腿综合症原因
夹腿综合症是什么?夹腿综合征是自慰的一种方式,采用夹腿或以在某物体上摩擦的方法来挤压外阴产生快感。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夹腿习惯后不必过分紧张,正确引导孩子,减少孩子产生这种习惯的条件就可以了,同时也要排除疾病的因素。下面为大家进一步介绍夹腿综合征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