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像一颗灿烂的明珠,闪烁在中国的南海上。海南文化,以其历史沧桑,特色鲜明、丰富多彩,成为华夏文化宝库中一颗耀眼的玛瑙。海南民俗文化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中原文化、百越文化、闽粤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教文化和南洋文化等,这些不同类型的文化汇集到海南岛后,不断碰撞、涵化、融合和整合,形成了海南原生态多样性的本土民俗文化。下面本文从海南民俗文化,如海南话、海南饮食文化、嫁娶文化及海南传统节日、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建筑等方面带大家了解海南传统文化。
海南话是汉语方言之一,属汉藏语系汉语闽南方言,分布于海南省大部分地区以及海外琼籍华人地。海南省居民语言种类多,主要使用的方言有10种,分别为海南话、黎话、临高话、儋州话、军话、苗话、村话、回辉话、迈话、蛋家话。海南话在不同地区,语音、声调、词汇存在一定区别。一般说来,琼北地区的海定片、琼东地区的文琼片及万陵片之间交流起来问题不大,琼北、琼东各片与南部的崖州片、西部的昌感片之间交流起来难度则较大。自建国以来,海南话以文昌口音的语音作为标准音,用于省电视台、广播电台的海南话新闻播音,以及用于省内各市县琼剧团的琼剧演唱。【了解详情】
元末明初,粤菜烹饪技术传入海南,海南传统烹饪技术得以提高,逐渐形成了海南风味菜。1988年海南建省以后,海南菜更趋完善,成为独特的地方菜系。具有取料丰实,以海南特产为主,各种海鲜、野味、家禽家畜和可食热带植物都可人菜;讲究鲜活,植物类选料要鲜、动物类要活,一般都是现买、现杀、现做;重原汁原味,以清香为主,兼蓄其他;菜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宴席菜、便餐菜、家常菜三大类等特征。海南菜享有盛誉,对东南亚的饮食习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了解详情】
海南各民族丰富多彩的岁时节日体现出海南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特质。海南汉族的传统节日大部分与中国大陆的汉族传统节日大同小异,而从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对来看特点就比较突出、个性也较为鲜明。黎族、苗族和回族的传统节日早已与他们的社会历史文化融为一体,因此他们的传统节日已经成为反映他们社会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近年来,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圣诞节等西方传统节日也在年轻人当中悄然盛行。海南民俗节庆:海口冼夫人文化节、三月三、海南国际椰子节、姐妹节、儋州中秋歌节、南山长寿文化节、三亚天涯海角国际婚礼节等。【了解详情】
海南省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由于地理、历史条件的不同,各地传统的婚姻嫁娶的风俗也不尽相同。
海南省黎族传统婚俗流程:隆闺婚恋(对唱山歌、互赠礼物)→说亲(带槟榔求婚)→订婚(吃槟榔)→迎亲(选日子,请宾客,摆酒席)→逗娘→不落夫家。
海南省苗族传统婚俗流程:乐闻沙→拦伴→合命(带槟榔/香烟)→聘礼→定兆期→迎亲→拦路(交开寨费)→接新郎→拧捻→教堂婚礼。
海南省回族传统婚俗流程:流程:“主麻日”订婚→作锅(洗头)→阿斗格、阿斗撇→宗教婚礼。【了解详情】
禁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不可逾越的传统行为规则。海南省世居少数民族有黎族、苗族、回族,至今保留着许多质朴敦厚的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如黎族人民普遍存在着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因此在生产生活上有很多禁忌;凡是家里有人生病或分娩,门口多挂一束厚皮树叶,表示不让外人入屋;睡觉时忌头向门外,头向门外是死人的象征等。苗族忌食狗肉、猫肉,怕污秽祖宗神位而导致疾病;大年初一,没有祭祀祖神不许荤食,否则对不起祖宗;人患重病时,忌洗涤和晾晒病者的被褥和衣服,否则会加重患者的病情等。【了解详情】
海南各民族的服饰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体现了各民族独特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喜好、文化心理及宗教信仰,记载了民族之间往来交流、相互融合的文化信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岛上居民生存环境和生产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黎族服饰,以黎族传统的纺、染、织、绣四大工艺为基础,利用海岛棉、麻、木棉、树皮纤维和蚕丝等织造缝合而成的民族服饰,其演变历史达数千年之久。
琼剧是海南省唯一的地方大戏,清代称为“土戏”或“海南戏”,琼山、海口一带称为“斋”,海外侨胞则称之为“琼州戏”、“琼音”。琼剧的角色行当分为五大行。即生、旦、净、末、丑。音乐唱腔可分为两大类:前期为“曲牌体”,并有帮唱。后期则演化为“板腔体”。不论生、末、净、丑、杂各行当,在表演喜怒哀乐的不同感情变化时都可以使用,是琼剧较为古老的唱腔。琼剧是海南人民世代发展传承的一种地方戏曲文化,历史上曾给海南的发展以重要影响,在人类学、民俗学、区域文化学和国际文化交流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了解详情】
海南斋戏是流行于海南省境内的一种祭祀性民间戏曲剧种。作为仪式性戏曲,海南斋戏类似我国北方的傩戏。因此有“北有傩戏,南有斋戏”之说。其起源于海南民间的祭祀仪式,随着外来戏曲剧种的传入,祭祀仪式吸收了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营养,发展成为斋戏。海南最大的地方剧种琼剧就脱胎于斋戏,现在人们看琼剧还说“看斋”。斋戏融会了海南民间故事、歌谣、民间戏曲、音乐、杂技、工艺等艺术元素,成为保存海南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斋戏是民俗活动的产物,娱神又娱人,还是联络琼籍华侨的精神纽带。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崖州民歌是海南民歌的古老歌种之一。崖州民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歌词多为七言,从人文历史、风光景色到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无不涉及。已发现的叙事长诗不下百首,是崖州民歌中的瑰宝。崖州民歌曲调优美动听,有号子、叫卖调、拉大调、柔情调、嗟叹调、哼小调等。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儋州调声是仅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地并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民间歌曲。调声主要在农闲或逢年过节,男女青年聚会于山野赛歌时传唱,特别是每年的“中秋歌会”尤其热闹,参加者往往成千上万。唱调声时,男女青年相对排成两列或围成圆圈,互相勾住手指,两手及身体随着歌声节奏摆动,载歌载舞。调声有若干常用曲调,以此为基础加以发展变化,可以创造出更多新曲,从而常唱常新。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黎族民歌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用黎语演唱的古老民歌和用汉语海南方言演唱的民歌,前者集中体现黎族的民族传统,后者则反映了汉族文化的深远影响。黎族民歌讲究节奏韵律,易于上口,多采用独唱、对唱形式演唱,而以黎族特有的民乐伴奏。民歌演唱往往和音乐、舞蹈联系在一起,歌谱曲,曲载歌,歌舞一体,古风盎然,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打柴舞是黎族民间最具代表性的舞种,黎语称“转刹”、“太刹”。打柴舞有一套完整的舞具和跳法,舞具由两条垫木和数对小木组成。跳舞时将两条垫木相对隔开2米左右平行摆放于地面上,垫木上架数对小木棍。木棍两端分别由数人执握,两两相对,上下、左右、分合、交叉拍击,发出强烈有力的节奏。舞者跳入木棍中,来往跳跃、蹲伏,模仿人类劳动状况和各种动物的动作及声音。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老古舞是一种古老的黎族民间祭祀舞蹈。该舞又叫“愧董笼”,意为“拜古面”,即祭拜故去的老人。老古舞以舞蹈形式表现了黎族在原始社会阶段的生产、生活方式,如刀耕火种、狩猎、捕鱼,以及祖先崇拜等内容。老古舞文化内涵丰富,对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有重要价值。目前,在海南黎族聚居地区,老古舞已难得一见,仅在偏僻的细水乡黎村尚有遗存。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海南椰雕是以椰壳、椰木和椰棕为原料的一种传统雕刻艺术,主要流传于海南地区。海南盛产椰子,产量占全国的99%以上,这种资源优势为海南椰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0世纪中叶以来,椰雕技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提高。椰雕制品种类很多,其中既有日用品,也有用于观赏的工艺品,成品上雕有精致的装饰性图案,制作技艺十分精良。在椰壳、椰木和椰棕上施刻,成本低廉,可以变废为宝,体现物尽其用的原则。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海南岛制陶历史悠久,在黎族聚居地区的史前遗址中曾发现过陶片,文献中也不乏相关记载。黎族制陶工具包括木杵、木臼、木拍、木刮及竹刀、蚌壳、钻孔竹棍、竹垫等,制陶过程由挖陶、挑陶土、晒陶土、粉碎陶土、筛陶土、和泥、制坯、干燥、准备烧陶、点火烧陶、取陶、加固等12个步骤组成。制成品主要有釜、甑、瓮、碗、罐、蒸酒器、蒸饭器等器型。制坯技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的水平,它包括捏制、泥条盘筑、快轮制陶等。【了解详情】
海南省儋州市洋埔半岛盐田方圆七百五十多亩,是当地重要的海盐产区,共有大小晒盐石槽七千三百多个,其中有些石槽已存在了一千多年。洋埔盐田使用的传统晒盐工艺属板晒法,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洋浦盐田是目前国内保存比较完好的古盐场,这里沿用至今的传统晒盐技艺是我国制盐工业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黎锦是海南岛黎族民间织锦,有悠久的历史,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锦在春秋时期就有盛名,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锦包括筒裙、头巾、花带、包带、床单、被子(古称“崖州被”)等,在色彩上,善于运用明暗间色,青、红、黑、白等色互相配合,形成色彩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是海南在工艺领域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
海南的传统民居风格各异,承载着海南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反映了海南各族人民交往交流、融合的进程。海南传统民居既受到各民族人民生活习俗的影响,也受到自然地理条件乃至南洋文化的影响。海南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根据海南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了具有不同特色的民族传统民居,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貌。汉族农村居民比较讲究房屋建筑的坐落朝向。 黎族人民喜欢选择山谷中的小平原、河谷台地或平缓的坡地作为村落的地址。苗族多居住在地势较为平缓的山麓地带或盆地,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资源丰富。
海南城乡建筑业早在唐宋时期就已形成行业雏形,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行业,形成了专业的建筑队伍。自唐朝以来,海南先后建成了一批著名的书院、会馆、庙宇、寺院、塔、亭、牌坊等古典建筑,体现了海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解放前,海南就已出现了一些专业建筑队伍,建造了一批重要的建筑工程,如海南第一楼——五公祠、海口钟楼、海口五层楼等,并在海口、文昌、琼海、万宁等地建造了具有南洋建筑艺术风格的骑楼建筑。解放后,海南的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市县级建筑企业不断扩大,海南各地兴建了一大批民用建筑和公路、桥梁、港口及工业设施。
海南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族人民自古以来都能歌善唱。在田间地头、耕耘劳作、酬神祭祀、走亲会友、婚嫁丧葬、游戏娱乐等场合,时常都有民歌咏唱。民歌咏唱的形式灵活多样,有集体咏唱、个人咏唱、对唱等。民间有定期和不定期举办歌会,如每年农历三月三就是黎族、苗族传统的民间赛歌节。但因民族、语言、居住地区的不同,海南的民间歌谣的唱法、音调韵律也有所不同,海南民歌民谣因此也分为汉族民歌民谣、黎族民歌民谣、苗族民歌民谣和回族民歌民谣。
海南是我国第三大侨乡,在海外的海南人达到300多万人,他们分布在世界各地,因而有种说法“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海南人”。海南华侨华人一方面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同时又将世界各国文化带回到自己家乡,对其家乡风俗文化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海南的琼北古村落与民居、海南东部古建筑与居民的生活习俗、海口的南洋街与骑楼建筑群等等无不带有东南亚文化的印记。
黎族同胞是海南岛上的最早居民,海南是黎族唯一聚居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白沙、琼中、保亭、陵水、五指山等市县。据发掘的文物表明早在一万年以前黎族同胞就在三亚崖城、落笔洞一带生活,虽然黎族没有语言文字,但口口相传,留下了好多山歌、民谣等口头民间文化艺术。黎族的生产工具、船形屋、生老病死及婚恋习俗都具有极其鲜明的特色。
海南民间信仰包括在民间传承的制度化宗教和民间产生的各种信仰形式,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内容极其广泛,对海南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文化心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海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它们既独立,又融合,得到兼容性的发展和传播。汉族除了信奉传统的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之外,还供奉本土的神灵,但这些神灵皆属于道教杂神系统。黎族宗教尚停留在原始宗教阶段,但与汉族杂居地区的黎族也信奉道教,极少部分地区的黎族也信奉佛教和基督教。苗族也有属于本民族的民间信仰,五指山地区有一部分苗族人民信奉基督教。三亚回族信奉伊斯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