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毯有哪些特色 青海藏毯的主要特点及优势介绍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游客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青海藏毯作为青藏高原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青海藏毯有炕毯、艺术挂毯等品种,是以得天独厚的西宁大白毛(世界知名的优良地毯用毛,纤维长、光泽足、弹性好,柔软耐用的质地,古朴、粗犷、大方的构图。经人踩踏后,毛丛立即弹起恢复原状,不会形成塌陷。手感松散,色泽和弹性具有很强的持久性,使用年代越久,光泽越明亮,不会给人以陈旧感)为原料,在藏族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吸收了多国宗教艺人的艺术精华,独特的藏族手工艺术风格成为世界地毯业的奇葩。那么青海藏毯有哪些特点呢?那就看看下文的介绍吧!

青海藏毯是以青海省得天独厚的西宁毛为原料,植物染色,手工捻线,经艺人的精心编织而成。它柔软、耐用、美观、大方,又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对生活在高寒地区的人们隔潮御寒、保温取暖有重要作用。因些是长期在牧区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用品。它的品种,有地毯、炕毯、坐毯等。它是在藏族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汉族、印度和尼泊尔宗教艺人精华,形成具有自己独特的藏族艺术风格的工艺美术品。

传统藏毯的艺术风格,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佛八宝、暗八仙、国王七宝等。佛八宝即法轮、法螺、宝伞、宝盖、荷花、宝罐、双鱼、盘花;暗八仙属汉道教文化即宝剑、宝葫芦、渔鼓、阴阳板、仙笛、宝扇、花篮、荷花;国王七宝也称怵宝,属印度佛教文化,即方胜、连环钱、犀角、令牌、象牙、珊瑚、珠宝。还有汉文化的琴棋书画和梅兰竹菊等。这些内容既展示了人们的勤劳智慧和精神力量,也体现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愿望和幻想。藏毯的表现形式以传统式为主,还有自由式、龙凤式及随品种形式不同的构图形式。色彩表现方面尤为丰富,颜色艳丽、纯度高、对比强,色彩构图穿插灵活,与藏族建筑彩画的装饰风格一脉相承。

藏毯工艺品具有悠久的、传统的发展历史。青海省都兰县诺木洪河流域,于1960年出土的新石器晚期遗址中,新发现了原始的“毛席”残片及毛带、毛绳、毛线等其它工具、饰品。从这些“毛席”的纺织工艺、染色技巧看,当时已达到十分娴熟、稳定的水平。

青海省各族群众中,普遍有制作、使用栽绒褥子、马褡子的习惯,也有一些传统的制作藏毯基地。民间生产藏毯的历史悠久,生产技艺也比较高。特别是生产藏毯的西宁毛,是世界有名的优良地毯用毛,又加上做工精细,因此它具有坚韧耐磨、富于弹性、质地柔软、光滑晶莹的特点。踩踏过后毛丛立即弹起恢复原状,不会形成塌陷。手感松散,色感和弹性具有很长的持久性,使用年代越久,光泽越明亮,不会给人以陈旧感。

一、主要特点:

就青海藏毯的品质结构和艺术特色而言,大体上可以归纳出如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图案丰富多彩、民族风格浓郁。藏毯源于青藏高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图案,青海藏毯则除了保留原有藏毯古朴、自然、粗犷的特点外,又吸纳了当今西方国家的民族文化,配以深厚的藏传佛教等含义的图案,并通过多种不同色毛纱交织表现,令人赏心悦目。

第二,材料考究、工艺精湛。藏毯所选用的原料主要是“西宁大白毛”,是世界地毯行业公认织造地毯的最佳原料,用其织出的地毯具有坚韧耐磨、质地柔软、光泽清亮的特点,被誉为像锦缎样的软浮雕。同时,青海生产藏毯的历史悠久,技术基础深厚,藏毯的编织方法俗称“重叠连环扣”,毯背密实,能根据图案纹样的要求织成形象逼真的各式花样。

第三,洗后似锦缎、剪后如浮雕。藏毯利用传统工艺处理,使地毯产生丝一般的光泽和质感。同时使地毯弹性增强,色泽鲜艳,毯面洁净,预防虫蛀,手感丰满、光滑。剪花工艺使地毯全部纹样轮廓鲜明、清晰,加之色彩斑斓,遂产生胜似浮雕的艺术效果,从而显得雍容华美、富丽堂皇,在国际市场上别具一格,引人注目 。

第四,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生产形状各异、规格不同的花色品种,颇受国内外客户欢迎。

二、青海藏毯四大优势

1、尽占原材料优势。“西宁大白毛”早在 19 世纪后期就被国际地毯行业公认为编织地毯的最佳原料,青海就是“西宁大白毛”的主要产地。

2、劳动力资源充足而且劳动成本低廉。藏毯生产属劳动密集型产业,青海省劳动力成本低廉,绝对优势明显,有利于市场竞争。

3、具有较好的工业化生产基础。藏毯的生产已从传统的手工作坊形式发展为公司企业化生产经营形式,实现了洗毛、纺纱、织毯等工序的专业化分工及产、供、销一体化。同时,一批专业技术骨干人员为青海省藏毯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藏毯是藏民族传统的工艺品,其图案设计和色彩源于藏传佛教文化。青海省是藏族聚居的主要省区之一,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闻名于世,能够为不断提升藏毯的文化附加值和艺术水平提供不竭的源泉。

三、产业

青海藏毯产业已经形成了年产机织藏毯315万平方米、针织衫80万件、地毯纱9500吨、牦牛无毛绒1000吨、山羊无毛绒1700吨和洗净毛10000吨的生产能力。产业链条初步形成。2012年青海藏毯、绒纺产业产值达40亿元,出口达1.3亿美元。其中,地毯出口由2004年的1824万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4835万美元,年均递增13%。青海地毯企业生产的手工和机织藏毯有20多个系列,共上千个品种,销售至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美国、日本已经有了稳定的销售市场并相继开拓了俄罗斯、中亚和南亚市场。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相关推荐
青海结婚风俗流程有哪些 青海结婚风俗文化介绍
青海人结婚有哪些结婚风俗流程?青海结婚习俗有哪些?青海人娶媳妇都是在半夜里进行,不能见太阳。一般都是凌晨三点左右出发,赶天亮前把新娘娶回家里。对于这个现象,有研究婚俗的专家认为,这与古代抢婚的习俗有关,很久以前生活在青海这块土地上的古羌人,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娶妻很困难。故此,只要看到年轻的女性,必定要抢过来做妻子。倒不是说抢婚一定要在夜里进行,而是娶亲的人提心吊胆,唯恐自己如花似玉的媳妇半路上被别人抢去。为安全起见,只好半夜里偷偷摸摸地把媳妇娶进门。那么青海还有哪些结婚习俗呢?下面本文就为大家盘点青海的结婚习俗,一起来看看吧!
青海省 传统文化
1.4万+ 88
酥油花起源于什么时候 酥油花制作工艺及传承意义介绍
酥油花是一种用酥油(黄油)塑形像物的特殊技艺,为"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壁画、堆绣)之一。酥油花最早产生于西藏苯教,是施食供品上的小小贴花。按印度传统的佛教习俗,供奉佛和菩萨的贡品有六色,即花、涂香、圣水、瓦香、果品和佛灯,可当时天寒草枯没有鲜花,只好用酥油塑花献佛,由此形成艺术传统。那么酥油花有哪些制作过程呢?那就随本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青海文化习俗知识大全 约你看青海花儿 学酥油花 赏藏戏 识青海
青海历史文化悠久而灿烂,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青海的民俗文化是青海乃至国家的重要文化资源,是青海文化软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复杂多样的地理地貌使得各个民族以及他们的族群既独立又相互依存,形成了青海“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绚烂的民俗文化。下面本文的maigoo编辑将从青海省的饮食文化、结婚习俗、禁忌、传统戏剧、曲艺、美术、技艺以及青海建筑风格、宗教等方面,展示青海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彰显青海地域特色。
青海文化 青海省 ★★★
1.1万+ 121
青海方言有哪些特点 青海方言特色介绍 青海地方言概述
青海方言,青海的汉语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的秦陇片和陇中片。由于历史上人口的迁徙、各民族长期相处,形成了青海汉语自己的独特风格。其语言、语法很有特点,有“主语+谓语+宾语”格式,也有“主语+宾语+谓语”格式。青海方言的词汇形象生动、富有魅力,加之发音铿锵,有类关语,形成精细、委婉、幽默、轻快的风格。人们说话时方言加普通话,又产生了一种青海的普通话“青普话”。 那么青海方言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青海方言的特点吧!
青海花儿有什么艺术特色 青海花儿曲调介绍
青海是民间曲调“花儿”的故乡,“河湟花儿”又是“西北花儿”的精魂,居住在这里的各族群众,无论在田间耕作,山野放牧,外出打工或者路途赶车,只要有闲暇时间,都要唱上几句悠扬的“花儿”。对青海人来说,“花儿”像每天的饮食一样普通。那么青海花儿有哪些曲调特点呢?那就看看下面的青海花儿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