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理疏导】老人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 如何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温暖·生活家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如何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老年人由于生理上的衰老变化和外界环境的改变,在思想上、情绪上、生活习惯上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往往不能迅速适应,而程度不同地产生种种心理变化。那么下面为您介绍老人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

【老人心理疏导】老人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 如何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

老人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

1、要注意倾听老年人的心声,听听老人的心声,如老人退休前后的适应或居住、经济生活、人际关系……的情形,以及老人对其生活的满意度等。从这些方面可以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另外,倾听本身就是一个帮助老年人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有时候,老年人通过一番絮絮叨叨的述说之后,心情就变的格外的愉快了。

2、要注意观察老人的神态要注意观察老人的不安神态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老人不安的。一般可以从下列因素找到原因:老人的文化背景,老人的价值判断与态度,社会对老人的看法与偏见,老人对社会的反应以及老人适应社会环境的情形。

3、了解老人的交往,通过了解老人的亲友交往状况来了解老人的心理。了解老人结交朋友的状况,老人对友谊,尤其是异性友伴的需求,与人相处或学习、做事情形以及老人是否会关怀别人,是否喜欢与人接触,是否喜欢运动散步,生活是否充满了生气等。

5、创造轻松的环境,越为拘束所困,对其潜在心理活动的发掘影响越大。对老人叙述的问题和看法,要注意倾听,不要立即评论,更不要表现出漠不关心,应尽量创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

6、做到正确认识,提高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这样既可以引起老人的信任,又可以解决其心理上的实际问题,不让他们产生渺茫的感觉,要让他们从亲身的经历中尝到甜头。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鼓励和支持,以增强其必胜的信心。

如何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

1、开导老人看开生死疾病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老年人年纪越大,出于对家人的牵挂等原因,对疾病可能会有一点忌疾讳医的心理。这时子女们要帮助和开导老年人,让他们意识到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兴衰的历程,人生亦不例外。面对疾病要学会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配合一生的治疗去战胜它,而不是采用消极的做法,抗拒就医,骗己骗人,当做疾病不存在,以免将小病拖成大病。平时要多关心老人,多向老人普及健康知识,以免老人因不懂而产生畏惧,影响老人心理及生理健康。

2、日常生活多关心老人

人是社会的动物,害怕孤孤零零一个人。因此,作为子女,平时抽出时间来多看看老人,甚至哪怕多打几个电话,也可能减少他们的孤寂感,进而减轻他们对死亡的恐惧。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说到的“怙恃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由于现代的发展,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许多年轻人都不和父母住在一起。即使不住在一起,子女也要多多关心老年人,多抽出时间陪老人聊天吃饭,以免老人由于孤独寂寞陷入一种抑郁的状态。因此,与老人分居的子女要经常看望、问候老人,与老人同居的子女要耐心地善待老人、仔细地体贴老人。让年幼的孙辈与老人共处和接近,常能给老人带来较大的生活乐趣和安慰,有效地消除老人的孤独感。

3、帮助老人和社会接轨

许多老人退休后由于无所事事,很容易会产生一种与社会脱节、人老不中用、被社会淘汰等消极心理。由于与社会和工作单位联系减少,社会交往与信息减少,更由于视力、听力下降而影响感知能力,常会使老人产生隔绝感,进而使老年人变得对外界变化漠不关心,对人冷漠等等。面对这种情况,子女和年轻人应多与老人交流和沟通,在倾听老人讲话时要特别耐心。这不仅使老人感受到尊重、有利于消除隔绝感,而且老人的经验也并非绝对过时无用,耐心倾听,往往也能使年轻一代得到教益与启迪。另外,为老人提供读报阅览、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的便利条件也十分必要,这能有效地减轻老人的隔绝感帮助老年人重新与社会接轨。

4、对老人进行心理辅导

有一种言论,人往往愿意对陌生人多过于对熟人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有些难言的事情,我们更容易对着陌生人诉说出来,因此子女们可以为老年人联系心理医生,让老年人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心里话。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及心理需求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缓解老年人的心理“空巢”。帮助老人解开心结、快乐生活。同时,要鼓励老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摆脱孤独寂寞,保持乐观健康的生活状态。老年人要敢于向心理医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以及一些想法,积极配合医生找出病因才能对症治疗。

5、鼓励老人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老年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老年人生活重心没有依托有很大关系,由于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没有乐趣,容易胡思乱想进而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子女要创造条件使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同时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适当的娱乐活动,组织、培养老人的兴趣和爱好。如唱歌、跳舞,棋类,桥牌,听音乐,绘画、书法、诗词等艺术爱好。打太极拳、练气功,门球比赛,健身活动,联欢会,旅游观光,种花,钓鱼,编织等等。鼓励老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社会贡献余热。强化老年人智力素质,鼓励老年人勤于学习。

6、掌握与老人沟通的技巧

谈话作为与老人沟通的主要方法与一般交谈有很大不同。对于老年人在沟通时除了一般的要求和技巧外,需要对老人的社会、家庭、个人等有关情况进行了解。与老人直接沟通是获得有价值信息的主要途径,交谈是沟通的主要手段。好的交谈效果取决于双方能否建立可以信赖的相互关系。虽说有“老小孩”的说法,但我们不鞥把老人当做小孩一样来沟通,这时对老人的不尊重。和老人沟通,要把老年人摆在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上,给予老年人足够的尊重,这是沟通的基本条件。和老人沟通要表现出足够的尊敬和耐心,诚恳地听老人诉说,让老人产生信赖。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退休综合症有哪些症状 如何应对离退休综合症
离退休综合症是指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的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的行为的一种适应性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往往还会引发其它生理疾病、影响身体健康。面对离退休综合症,该怎么预防和治疗呢?
中老年人情绪波动大的原因 中老年人如何保持积极的乐观情绪
因为老年人接受新鲜事物较少,再加上一些身体疾病的因素,所以固执、发脾气等情绪是老年人常见毛病。多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中老年活动,可以产生积极的情绪。下面一起来看看中老年人情绪管理的有关知识吧。
老人暴躁易怒的原因 老人暴躁易怒怎么办 缓解老人暴躁的食物
老人暴躁易怒不仅会影响老人自身的健康,也容易与周围的人发生矛盾,因此要改改。那么是什么原因老人易怒呢?老年人经常性地发脾气,实际上是心理衰老、性格变异的反映。这些老年人进入老年期后,社交能力逐渐减弱,自我封闭性增强,遇事固执过敏,急躁易怒,情绪波动大。老人暴躁易怒怎么办?缓解老人暴躁的食物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了解一下吧!
老人为什么会依赖子女 老人依赖子女的心理剖析
一些老人们发现,自己对儿女的依赖心理越来越重,一天不见就急得什么似的。研究发现,依赖心重、黏人,不仅给家人带来困扰,也会导致老人的衰老进程加速,甚至出现老年痴呆。研究表明,依赖心理的“副作用”包括对未来失去信心,缺乏安全感,各脏器功能不断降低,行动迟缓,精神呆滞,忧郁自卑等。那么,老人为什么会依赖子女呢?
老小孩的原因与表现 家有“老小孩”该如何相处
老小孩”,讲的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越来越像小孩子,需要照顾和关爱,脾气跟孩子一样,任性和固执。在我们身边,很多老人都会出现了越老越小的情况。那么,导致“老小孩”的原因与表现有哪些?家有“老小孩”该如何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