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宝宝提前来到这个世界,在营养、体重方面都较足月儿相差很多,想要做到追赶生长,需要循序进行。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其出生之后的营养目标是达到与足月儿发育相当的水平并获得良好的长期发育。但在我国,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EUGR)发生率达30%~60%,明显高于国外报道的16%~34%,表明我国早产儿的营养情况令人堪忧。
新生儿及婴幼儿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此时期营养不足,不仅影响早产儿近期的体格生长并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更值得关注的是会造成远期效应:一项研究利用韦氏智力量表测量了早产儿配方喂养与足月儿配方喂养的早产儿在8岁时的各项智商表现,发现采用无法满足追赶生长需要的足月儿配方组在平均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全量表智商方面均不及早产儿配方组;直到16岁时,足月儿配方组言语智商仍未“追赶上”早产儿配方组。所以,保证早产儿合理的早期营养,才能为一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院内给足营养,出院就可以常规喂养?
早产儿在出院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面临着生长落后、神经发育迟缓和发病率增加的风险,尤其出生后第1年是追赶生长的关键期,定期监测和评估,针对性的喂养指导和干预,能有效帮助大多数早产儿达到理想的生长状态,改善其预后。家长应认识到随访的重要意义,遵循医生给予的喂养指导,切勿擅自转换喂养方案。
如果过早进行常规喂养,早产儿体格发育速度将减慢。有研究对407例早产儿进行出院后跟踪随访,根据喂养方式不同分为早产儿出院后专用配方奶组和足月儿配方奶组,分别在出院后1、2、3个月测量体重和身长。结果发现,足月儿配方奶组在出院后1、2、3个月的体重和身长增长都显著低于早产儿出院后专用配方奶组,常规喂养切不可“操之过急”。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满足早产儿近期追赶性生长的需求,同时兼顾远期神经系统发育和对成年期慢性疾病发生风险的影响呢?
完整喂养方案,合理追赶生长
中国《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指出,早产儿出院后专用配方奶是各种营养素和能量介于早产儿配方奶和标准婴儿配方奶之间的一种早产儿过渡配方,适用于早产/低出生低重儿出院后持续喂养。
在不同的阶段,随着早产儿的逐渐成熟,其生长代谢所发生的变化和对营养素的需求是不同的。根据《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中建议,对于出院后仍有生长迟缓的早产儿,出院后仍需采取积极的营养支持策略,以帮助早产儿实现追赶性生长。使用早产儿出院后专用配方奶持续喂养,定期监测生长指标,在生长指标达到生长曲线图的第25~50百分位左右(用校正年龄),方可转换成普通配方。
三个阶段的完整喂养方案(* 经测试肠内喂养已耐受后)
院内院外转换,能量蛋白“三步走”
合理优化的强化营养,能够帮助实现出院后适宜的追赶性生长,但也需注意,早产儿作为发育不成熟的、脆弱的特殊群体,不仅需要考虑营养不足所引发的健康问题,还需要考虑营养过度摄入所可能带来的风险。
欧洲胃肠病、肝病与营养学协会(ESPGHAN)推荐,早产儿追赶生长时,每日能量摄入应在每千克体重110~135 kcal;小于1千克体重的早产儿,院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4~4.5 g,出院时为每千克体重3.5~4.5 g;体重位于1~1.8千克的早产儿,院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3.5~4 g,出院时为每千克体重3.2~4.1 g[6],经早产儿院内专用配方、早产儿出院后专用配方逐步过渡到普通婴儿使用的标准配方,方可安安稳稳完成“三步走”,避免不利早产儿的营养“跳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