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注点不同
(一)关注的范围差异
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涉及文化传统、文化实态(CI用语)、文化策划设计、文化体系、文化理念、企业精神、行为规范、文化发展纲要、文化灌输、文化传播、文化认同、文化落地。无论是初始的企业文艺、企业文字和企业文学,还是更高级点的文化策划、文化征集、文化提炼、文化研讨、文化体系化、文化宣贯、文化落地等,企业文化建设基本有着自己的一套运作套路,这些套路延续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策划基本思路,并借鉴和采用了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些模式。所以一般企业文化建设的语言都比较空泛,管理的语言少而又少。
企业文化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牵系管理的所有层面,不仅仅关联到战略、组织、人力、流程、营销等职能序列面,也关联到企业上至最高决策层、下至普通员工的管理的等级序列面,还涉及到企业各地分支机构的地域序列面和产业序列面等等,不仅仅要看整体的同一性和统一性,还要考察每个序列面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并通过有效的指导协助各个序列提升各自的价值,从而实现整体价值的协同提升。
(二)关注的深度差异
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管理的探究几乎没有什么深度,一般搞搞文化征集、文化理念用语的头脑风暴会或者一些演讲等文化活动就算不错了,稍深点的企业文化建设也谈及“文化要入脑入心”,并举办了一系列的入心活动,也取得了“文化认知率”和“文化认同率”,但由于很难与管理融合,员工的实际工作行为变化并不大,尤其是管理者的变化不大。
企业文化管理:企业文化管理本身就是管理,是更高层次的核心管理和系统管理。所以其管理的深度体现在:
1.深究本原:探求企业的发展基因,探求企业发展现有动力,探求企业的未来发展动因,最后全面探究企业的本原。
2.更强调直接入行。提升管理者的变革适应性和管理胜任能力,提升企业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3.不仅仅关注企业的管理问题,更关注管理问题背后的问题(QBQ)并致力解决。
(三)关注的强度差异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一般会关注认知度和认同度的考评,上级组织发文“强化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组织到位和经费到位检查、纳入精神文明单位评比指标、申报上级文化奖项等等,但由于不能涉及整个企业的系统调整,不会由所有管理者共同鲜明提倡并高调力行,所以无法引领企业的系统变革,整个建设看似热火朝天,大张旗鼓,但其实与企业管理提升无关。
企业文化管理:
清晰确立组织运行的价值核心,强烈传达新的文化信号,直接从企业最关键的问题着手,展开架构、人力、流程等各个关键环节的调整,强化动力,消弭阻力,纲举目张地引动组织的系统变革,如GE的“换铁轨”(变革企业的软件以带动硬件的整合)、IBM的“让大象跳舞”,不仅旗帜鲜明,而且对每个员工的影响深刻并深远。
二、过程和方法不同
(一)前期动因
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因一般有:
1、盛世修典:趁着企业效益好写功德簿
2、附庸风雅:“人家有企业文化我们也必须有”。
3、完成任务:为了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
4、整理理念:自己已经有了企业文化理念的基本词语和结构,想整合一下。
5、统一形象:统一标识和品牌,或者统一礼仪规范。
企业文化管理:管理者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推动文化管理。主要动因有:
1、战略转型和变革需要: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发生重大变化,原有的管理认识和信念体系已经不能支撑新的战略转型,必须对组织和成员的整体思想和行为进行深度变革;
2、寻找核心力量:企业积累了很多独特的管理认知,必须进行梳理提炼,形成企业的核心认识,指导企业所有的组织行为;
3、系统解决问题:针对企业的一些管理问题,需要洞悉问题实质,有的放矢地进行系统解决;
4、文化的传承和清晰:解决企业快速增长所带来的优秀文化传统被稀释、被异化的问题。
5、文化提升:已经进行了企业文化建设,但总是感到和管理结合得不够,价值不大,需要重新审视企业文化的核心,并深入到企业管理行为中去,把文化建设提升为文化管理。
(二)中期的方法、内容
1、调研的方法不同
企业文化建设:
1)一般围绕“企业文化的文字表现应该是什么”的课题展开。
2)不涉及企业深层次的管理问题。
3)调研一般主要针对企业高层的喜好,而关注文字和语言表现的认同。
4)不对整体文化与亚群体文化之间、亚文化之间的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5)不涉及管理与文化的相互匹配问题,不涉及组织气氛和员工敬业度问题。
企业文化管理:
1)围绕定位“我们的组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课题展开。
2)直接从管理入手,由表及里,层层剥茧,寻找企业的根本和核心。
3)更重视各种文化倡导在企业的具体落实情况。
4)强调文化与战略、组织流程、人力资源、品牌信仰等方面的匹配,并充分考察企业及其内部各群体的团队氛围,以及领导胜任能力。
5)直面企业问题并探究“QBQ”(问题背后的问题)。
6)充分掌握对企业员工的深层次期望,并分析期望与现实的差异和意味。
7)全面掌握组织变革或者提升的动向、趋势和关键点,为以后的战略转型、文化定位和系统变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分析和报告的方式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其实是为企业文化的体系铺垫的,是以说服(甚至有的称作“摆平”)企业领导为目的,让企业领导感觉不错,那么整个调研报告就万事大吉了。浅显点的调研报告是基于CIS的,深一些的文化建设涉及到领导力、文化模型、管理问题等内容,但一般不做深层次的研究,点到为止,几乎不做“问题背后问题”的研究,更不做下属企业或者各个部门单位的亚文化对比分析。企业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一般文字不多,分析量不大,对以后的文化执行起不到作用。
企业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管理的调研报告不仅仅是文化体系的前提,更是文化深植和系统变革的前提。好的文化管理调研报告直面管理问题,既能征服企业领导,还能获得企业员工的普遍认同。它客观公正、条分缕析、数据翔实、定位准确,能够清晰地解析企业的个性基因、关键成功要素、主要问题及其背后的成因、战略的需求、企业的期望、发展方向和企业变革的关键点,并全面分析企业部门、分公司等所有群体的亚文化状态。既高屋建瓴又具体实际,既鼓舞士气又振聋发聩。
(三)后期落实的方式
1、规划不同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一般不注重后期文化工作的执行规划,而是比较喜欢很排场的《企业文化发展纲要》等作品,但一般这样的作品内容都很空洞、千篇一律,有的甚至在网络上可以直接拷贝,几乎没有什么针对性和个性。纲要一旦经过企业通过,就基本被束之高阁。
企业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管理特别重视文化体系形成后的后期文化管理落实,所以对文化管理工作的规划和计划安排要求特别高。不仅仅要规划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更多的是安排好具体的执行计划和步骤,如主题是什么?针对什么问题?转变什么、如何转变、谁来转变?高层、中层、基层怎么做?各个管理模块和管理条线如何联动?如何组织并控制过程?如何评估和改进?
这样的深植规划,牵系着企业生存命脉,联结着企业的各个环节,致力持续解决企业的核心问题,是每个管理者都可以参照的。如果说调研报告是企业管理者的行动情报数据库,企业文化手册是企业管理者的行动纲领,那么深植规划则是企业管理者的行动路线图。
2、执行不同
企业文化建设在执行过程中是基于传播学方法论的,只盯着文化本身的宣传贯彻到位,挖空心思策划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执行的主体是企业文化部门。由于企业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是公司整体的事情,所以经常会出现“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的文化落实现象。
企业文化管理在执行过程中是基于组织行为学和企业变革理论的,紧紧围绕着“提升企业价值”和提高管理的有效性等管理命题,它紧守核心价值,着手文化深植,切中问题要害,鼎力推进系统变革和提升。从上到下,从各个管理模块和业务条线,脚踏实地、有条不紊地全面推进,整个执行过程宣贯、对照、转变行为、解决问题,都由企业高层带头,层层展开,文化管理部门组织、协调、辅导和督促,企业的每个单元和员工都能感知到文化管理的直接影响,且与自己团队和个人的发展休戚相关,会自觉投入到系统变革中去。
3、持续不同
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工作一般在手册出来,培训完,就基本告罄了。因为没有调研的详细数据,所以之后的文化执行和深入,就不会有再次的调研对照分析,造成持续性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