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疾病】儿童常见病有哪些 儿童疾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爱宝育儿 上传提供 ★★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孩子的健康最重要,3到6岁的孩子容易受到病毒侵害,常见的儿童疾病有儿童肥胖、遗尿、多动症等。那么,儿童常见病具体有哪些?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儿童肥胖症

病因

营养过剩:营养过剩致摄入热量超过消耗量,多余的脂肪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于体内致肥胖。婴儿喂养不当,例如每次婴儿哭闹时,就立即喂奶,时间长了养成习惯,以后每遇挫折,就想找东西吃,易致婴儿肥胖,或太早给婴儿喂高热量的固体食品,使体重增加过快,形成肥胖症;妊娠后期过度营养等,均可成为生后肥胖的诱因。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在肥胖症的发生发展上起重要作用,情绪创伤或父母离异、丧父或者丧母、被虐待、受溺爱等,可诱发胆小、恐惧、孤独,而造成不合群、不活动,或以进食为自娱,导致肥胖症。

缺乏运动:儿童肥胖一旦形成,由于行动不便,便不愿意活动以至体重日增,形成恶性循环。某些疾病如瘫痪、原发性肌病或严重智力落后等,导致活动过少,消耗能量减少,发生肥胖症。

遗传因素:肥胖症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双亲胖,子代70%~80%出现肥胖;双亲之一肥胖,子代40%~50%肥胖;双亲均无肥胖,子代近1%出现肥胖;单卵孪生者同病率亦极高。

中枢调节因素:正常人体存在中枢能量平衡调解功能,控制体重相对稳定,本病患者调节功能失去平衡,而致机体摄入过多,超过需求,引起肥胖。

症状

肥胖症可见于任何年龄小儿,以1岁以内、5~6岁或青少年为发病高峰。患儿往往食欲极好,喜食油腻、甜食,懒于活动,皮下脂肪丰厚,分布均匀是与病理性肥胖的不同点,面颊、肩部、乳房、腹壁脂肪积聚明显。血总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均增高。超声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脂肪肝。

严重肥胖者可因腹壁肥厚、横膈太高、换气困难、缺氧,导致气促、紫绀、继发性红细胞减少、心脏扩大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称为肥胖性肺心综合症。

护理

饮食控制:首先是限制饮食,通过限制饮食既要达到减肥目的,又要保证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开始时不可操之过急,使体重骤减,只要求控制体重增长,使其体重下降至超过该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的10%即可,不需要严格控制饮食,热量控制的一般原则为:幼儿按60kcal/(kg·d),中小学儿童按肥胖程度给予80kcal/(kg·d),超重100%者应给予50kcal/(kg·d),可每周选1~2天以菜汤、水果或1200ml牛奶代替主食。营养成分:蛋白质占20%,碳水化合物占55%,脂肪占25%。多吃杂粮、鱼类、蔬菜和豆制品,其次为家禽和瘦肉类。土豆、山芋、甜食材料及糖果尽量不吃。重症肥胖儿童可按理想体重的热量减少30%或更多,饮食以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及低脂肪为宜,动物脂肪不宜超过脂肪总量的1/3,并供给一般需要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为满足小儿食欲,消除饥饿感,可进食热量小且体积大的食物如蔬菜及瓜果等,宜限制吃零食和甜食及高热量的食物如巧克力等。

增加运动:肥胖儿童应每日增加运动,养成习惯,应从小运动量活动开始,尔后逐步增加运动量与活动时间。早期应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增加食欲,常做的运动可为:每日餐后1h慢跑30min或爬楼梯、跳绳、打球、跑步机跑步、游泳,要做到身体能耐受即可,不提倡做无氧运动。

行为治疗:教会患儿及家长行为管理方法,年长儿应学会自我监测,记录每日的体重、活动、摄食及环境的影响因素等情况,并定期总结,父母帮患儿评价执行治疗的情况及建立良好的饮食与行为习惯。

药物治疗在饮食控制和增加运动等方法未能收效时可加服药物治疗,主要有4类:食欲抑制剂、促进代谢和产热药物、影响消化吸收及促进局部脂肪分解的药物,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芬氟拉明:属于食欲抑制剂,促进5-羟色胺的释放,还可以降血糖、降血脂。每晚睡前服40mg,治疗6个月,安全有效,每月可降低体重2~4kg。5岁以下不用,患有抑郁症、癫痫者禁用,常见副作用有腹泻、口干、嗜睡等。

奥利斯他(orlistat)或赛尼可(xenical)抑制肠道脂肪酶的活性,以减少30%脂肪吸收,应食用低脂肪饮食,日服360mg,分3次服,尚有降压、降血糖、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甘油三酯下降较少。Norgren[12]治疗11例,8.3~12.3岁严重肥胖儿服用3个月,平均减轻体重4kg,发现轻度的胃肠道反应,需要补充维生素A。

曲美(诺美婷、西布曲明sibutramine):抑制5-羟色胺再吸收,增加产热,可产生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的副作用,成人日服10mg。未见到儿童应用报道。

二甲双胍:影响吸收的药物,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适用于高胰岛素血症者,剂量0.5~1.5g/d,分3次口服,肝、肾功能差及酮症患者禁用。

中医疗法:中药、耳针及体针治疗西药及降血脂药往往容易有副作用,这时可求助于一些中医疗法,比如耳针可抑制食欲,减肥有良好的效果,体针亦然,物美价廉,值得临床推广。

危害

血脂高:肥胖儿童血脂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高血压:因为肥胖儿童身体体积增大,使代谢总量及身体耗氧量增加,这就使心脏负担明显加重,血压也随之上升。

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儿童普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

脂肪肝:重度肥胖儿童脂肪肝发病率高达80%,儿童肥胖是诱发脂肪肝的重要因素,高血压、高血脂是肥胖儿童患脂肪肝的危险信号。

呼吸道疾病:肥胖儿童胸壁脂肪堆积,压迫胸廓扩张受限,影响肺通气功能,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易患呼吸道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肥胖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是15%,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免疫功能低下:肥胖儿童的免疫功能低下,尤以细胞活性明显降低,易患感染性疾病。

性早熟:肥胖儿童男性血睾酮含量及女性血清脱氢表雄酮硫酸酯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儿童,体脂增多可引起肾上腺激素分泌量增多,使下丘脑对循环中性激素阈值的敏感性降低。

智商低:肥胖儿童的总智商低于健康儿童。

儿童拔毛癖

病因

心理因素:本病病因不明,有人认为与情绪焦虑、忧郁有关,也有人认为与心理不良因素有关,特别是与母子关系处理不当有关。一般拔毛癖患者发病前多有导致情绪不稳的诱因,如需要与父母分离,或因学习压力过大,受到老师批评、遭到父母打骂,或父母性格不稳,管教过分严厉,缺少亲情爱护等。

好奇模仿:产生这一行为多因爱美或模仿或好奇心驱使。有的儿童怕自己两前臂毛发丛生,成为毛手而拨毛。学习紧张的儿童,每当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时,常会抓头苦思冥想,渐渐形成每做题就抓头,以至把头发拔下的习惯。

基因形成:在一项研究中,被怀疑会引起拔毛癖的基因注射到实验用小鼠体内后,小鼠就开始做出拔除自己和笼内其他小鼠毛发的强迫行为。这显示拔毛癖可能是基因造成的,并且会代代相传。

拔毛癖是患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头发、眉毛、胡须、腋毛或阴毛拔去,属于精神心理疾病,为强迫症的一种。男女均可发病,女性比例较高,多见于青少年儿童一般为4-—10岁的儿童弱智儿童中尤为多见。成人患者约占10%。

症状

强行拔毛:儿童经常是会用手或者是铁夹及镊子等物件,将自己的毛发强行拔除,而且同一患者的拔毛的部位都是比较的固定,但是不同的患者拔毛的部位也是各异,多见于顶额、额颞部及枕部头发,但眉毛、睫毛、腋毛及阴毛亦可受累。

反复拔除:拔除后再生之毛发仍反复被拔除,头皮部常有大片脱发,形如斑秃,但边界多不整齐,且脱发处常有残存毛发及断发。年龄大一些的患者是会否则自己有拔毛的行为,拔毛的行为都是会发生在卧床休息、阅读、看电视或做作业的时候,症状是会持续性或者是间歇性。

延伸症状:有的儿童患上拔毛癖之后是会食用自己的毛发,这就是所说的拔食毛癖,吞下毛发是会导致腹痛、厌食、便秘、消化道内毛石或毛粪石形成,导致肠梗阻、肠穿孔、肠出血、急性胰腺炎及阻塞性黄疸等并发症。

护理

这种疾病的比较的特殊,而且至今也是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患儿是会随着年龄增加,长大以及是会自愈。很少有家长认为拔毛发癖是行为障碍,故较少有人因此而就诊。另外有些儿童拔眉毛,拔上肢或脸部的汗毛。对于此类患者应给以正确的教育引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施以心理支持疗法。

危害

拔毛癖不仅影响外观,还有碍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被拔部位的皮肤容易发生感染,同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便秘、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这些问题必然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贫血或营养不良,最终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患有拔毛癖的孩子还常常伴有其他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强迫症状等。

遗尿症

病因

遗传因素:30%遗尿孩子的爸爸和20%遗尿孩子的妈妈,在小时候也曾犯遗尿病。反过来讲,爸妈均有遗尿史,他们儿子有40%会遗尿,他们的女儿有25%也患此病。另外,在双胞胎、单卵双胎兄弟同时遗尿的要比双卵双胎高出2倍,可见,遗尿有遗传倾向。

睡眠过深:这是一个较常见的因素。这类小儿常常在睡前玩的较疲乏,睡得很深,不易唤醒,也多在梦境中尿床。若睡前饮水较多,则更易发生尿床。

膀胱功能成熟延迟:有些患遗尿症的小儿的膀胱容易较正常孩子小,这些孩子平时排尿次数相对较多,但尿量不多。这是由于膀胱内的尿液没有多少,它就收缩排尿了。

精神紧张:据临床统计,家庭不合、父母离异、失去双亲,惨遭虐待、升学考试前,孩子发生尿床的机会明显增多,但这种遗尿常是暂时的,过一段时间,精神情绪会逐渐消失。

疾病的因素:由器质性疾病引起遗尿的情况并不多见。泌尿系感染、畸形、以及脊柱裂、脑脊膜膨出等可引起遗尿。另外,无症状性细菌尿和高钙尿也会引起遗尿,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症状

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

护理

生活管理:饮食清淡,尤其晚餐少吃流质、冷、辣、甜、咸及刺激性食物,不宜吃利尿的水果如西瓜、橘子、梨等水分丰富的水果,临睡前不宜喝奶;起居生活要规律,白天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最好能睡午觉,以免过于疲劳夜里睡眠太沉,有尿时不容易醒来,也不容易被父母唤醒。按时睡眠,睡前避免过度兴奋,不看惊恐影视及玩电脑,不做剧烈活动、过于逗弄,以免大脑过度兴奋,促发夜里尿床。养成睡前把尿排净的习惯。如有便秘应给予相应的治疗。生殖器外部需保持清洁。鼓励患儿对尿床的负责,自己清理床铺,年龄较大的患儿自己动手换洗床单。

膀胱功能训练:日间多饮水,并尽可能延迟排尿,促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鼓励患儿在每次排尿时有意识的中断排尿,从1数到10,再分次把尿排尽,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激励性行为治疗:做一个月记录,家长与患儿一起每日记录患儿有无遗尿发生,无遗尿时画一红星,并给予口头表扬或奖励孩子喜欢的物质。如发生遗尿则画一三角,记录发生遗尿的时间,与患儿一起分析引起遗尿的可能原因,如白天过度兴奋,睡前饮水过多等,给予孩子安慰和鼓励,避免惩罚和羞辱,消除患儿因遗尿导致的愧疚心理。

危害

胃肠系统挑食、厌食、面黄肌瘦或虚胖、乏力、易饭前腹痛或受凉腹痛、易晕车、大便溏稀或干燥,直接影响机体的营供应及吸收。

大脑神经系统睡眠昏沉、难以叫醒为遗尿病的突出表现特点,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烦燥易怒、多梦咬牙、睡觉乱蹬乱翻、注意力不集中、好动或不能久坐、精神萎糜等,直接影响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其发育,致使智商下降。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尿床孩子的智商比正常儿童低17%-23%。

免疫系统易感冒发烧,易患各种传染病,直接危害机体。

皮肤关节皮肤干燥、过敏、皮肤病、盗汗(夜间睡中出汗)、自汗(白天不自主出汗)、手脚易出汗、腰疼、腿软无力,甚或两腿的长短粗细有差异。

心理方面羞愧、自卑、内疚、胆怯或胆小、恐惧、焦虑,久而久之,引起人格变态,表现性格内向、孤癖、不合群、神经质或有暴力倾向等。

发育状况隐睾、隐裂、疝气、包茎、小阴茎、小子宫、囱门愈合晚、走路晚、说话晚、身高体重差,严重危及生长发育,若错过治疗时机,将遗恨终身,还将累及后代。日本厚生省儿童治疗中心5年观察1270例尿床儿童发现身高比正常儿童低2-5cm。

生殖功能少精、早泄、阳痿、不育等;月经不调、闭经、排卵障碍、更年期提前、不孕等,直接影响生育及性功能。

小儿包茎

病因

先天原因,先天性畸形是导致包茎的主要原因。有些小儿的包皮口细小,导致包皮不能退缩,影响阴茎的发育,;其尿道口也很细小,或引起排尿困难,分泌物长期堆积,如果不能及时清理,会经常刺激黏膜,引发包皮炎疾病。

后天性包茎多继发于包皮过长引起的包皮炎及包皮和阴茎头的损伤。包皮口有瘢痕性挛缩,失去皮肤的弹性和扩张能力,包皮不能向上退缩,伴尿道口狭窄。后天性包茎必须行包皮环切术,才可以治愈。

症状

生理性包茎在小男孩中比较常见,并且大多可以自愈,但是由于包皮不能上翻、阴茎头不能外露,这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这个孩子由于包皮不能上翻,阴茎头和包皮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皮脂腺的分泌物就不能排出去,存留在包皮和阴茎头之间,形成包皮垢,这样就会对身体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继发感染、红肿、脓性分泌物等。

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看病时都会提到每当孩子排尿时,阴茎头会先鼓出一个小泡,这是由于包皮口狭窄,通过尿道口不能直接排出,先排在包皮和阴茎头之间的囊腔里,然后排出,这样就会出现尿线细以及排尿不通畅的问题,这也是儿童包茎会出现的症状之一。

护理

如果家长在发现小儿包茎过长时,千万不要着急,可以每天给孩子在洗澡的时候,把孩子的包皮慢慢的往上翻,这样小孩子的包皮每天都可以一点点的扩大,增加向上翻的距离,这样小儿生理性的包茎,有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动痊愈

小儿如果有包茎的情况,龟头就会很难露出来,这样很容易滋生细菌,所以也需要家长们细心照顾,日常在孩子阴茎进行清洗的时候要注意,最好把包皮往上翻,进行彻底的清洗,在清洗的时候不要选择太烫,或者是冷水清洗,这样对龟头都会有很大的刺激

小孩子有包茎的情况下很容易得包皮炎,或者是尿道口炎症,如果有炎症的话,包皮就会水肿,还会发红发痒,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因为,得了炎症以后会造成小儿排尿困难哭闹不止,这时应到医院去看一下,消炎的药物,对龟头和包皮进行清洗,很快就能痊愈

危害

损害肾脏功能:因为阴茎发炎,可以引起尿道口或前尿道狭窄,而导致排尿困难。长期排尿困难,肾脏的功能就会受到损害。

妨碍阴茎发育:在青春期因为阴茎头被包皮紧紧包住,得不到外界应有刺激,阴茎头的发育受到很大束缚,致使性器官发育成熟后的阴茎头冠部的周径明显就会变小。

有癌变的危险:若是小儿包皮过长不及时有效治疗的话,往往就会导致嵌顿包茎,当出现嵌顿包茎的时候,被嵌顿的阴茎血液循环受阻,得不到营养,阴茎头及包皮就很容易发生感染溃烂甚至坏死;包皮阴茎头炎的反复发生及包皮垢的慢性刺激就会促使阴茎癌的发生。

影响龟头的正常发育:一旦出现反复的尿道口感染,就很容易导致包皮和龟头粘膜的粘连,影响龟头的正常发育,症状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龟头畸型。

阴茎发炎:包皮内有丰富的皮脂腺,能分泌大量的皮脂。一般在患有包茎或包皮过长的时候,往往就会使包皮内皮脂腺的分泌物不能排出,皮脂和尿中的沉淀物合成乳酪状奇臭的“皮垢”。包皮垢适宜细菌生长,所以就会导致阴茎头及包皮发炎。

多动症

病因

遗传、神经因素

遗传因素:多动症及精神、行为异常家族史多动症儿童的父母童年期有多动历史者较多,多动症儿童的同胞兄弟姐妹患病率高于对照组3倍,情感性精神病也多见。此外,多动症儿童父亲反社会的人格特征或酒依赖,母亲有癔病者均较多。合并品行障碍的多动儿童的成人亲属的人格障碍,酒瘾及癔病比例更高。

养子的研究多动症儿童的亲生父母的反社会人格、酒依赖及癔病明显高于养生父母或对照组儿童的父母,父母的童年期有多动和品行障碍的历史及有精神病障碍者也比较多。

双生子的研究单卵双生子的多动症儿童发病率高于双卵双生子,同胞兄弟儿童发病率也约为半同胞兄弟的5倍多。

遗传度的研究多动的遗传度为0.75,注意缺陷的遗传度为0.76。

分子遗传学研究指出多动症和多巴胺基因(D2、D4受体基因等)的多态性有关。

神经递质:神经生化和精神药理学研究发现,大脑内神经化学递质失衡,如患者血和尿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5-HT功能下降。有学者提出了ADHD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5-HT)假说,但尚没有哪一种假说能完全解释ADHD病因和发生机制。

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PET显示多动症儿童较正常儿童有脑功能低下变化,特别是前额区。MRI发现胼胝体和尾状核异常,胼胝体异常主要是前、后或两者体积减少。功能MRI发现ADHD患者尾状核、额区和前扣带回代谢的改变,主要是代谢减少。

环境因素

包括产前、围生期和出生后因素。其中与妊娠和分娩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ADHD患者母亲吸烟和饮酒、患儿早产、产后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以及甲状腺功能障碍。与ADHD发生有关的儿童期疾病包括病毒感染、脑膜炎、脑炎、头部损伤、癫痫、毒素和药物。更多存有争议的因素包括营养不良、与饮食相关的致敏反应、过多服用含食物添加剂的饮料或食物、儿童缺铁、血铅水平升高、血锌水平降低等与ADHD发生有关,但目前证据尚不充分。

社会、家庭、心理因素

如不良的社会环境或家庭条件(父母关系不和、家庭破裂,教养方式不当,童年与父母分离、受虐待,经济贫困、住房拥挤,父母性格不良、酗酒、吸毒、有精神病,学校的教育方法不当等不良因素),均可成为发病的诱因,并影响病程的发展与预后。

护理

患儿少看电视,少上网。相关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电视看得越多,他们在7岁的时候就越明显地出现注意力缺失。长时间看电视不仅会损害儿童的眼睛,而且会影响到其以后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父母每天应限制多动儿看电视上网的时间,一般每天控制在半个小时左右,最长时间不要超过一节课。

合理安排孩子日常生活,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遵从规律性的作息时间。

注意护理,多动儿用药期间尽量不感冒。一般儿童在感冒、发烧、精神紧张等情况下其多动症状会加重。

训练儿童的感觉综合能力。调查显示,多数多动症患儿都伴有动作笨拙、不能直线行走、闭目难立等症状,严重的还存在视觉运动障碍,因此父母在家也应注意训练儿童的感统能力。最简单的方式包括跳绳、打球、游泳等。这些运动简便易于操作,而且训练效果也很不错。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也可以让儿童参加专业的感觉统合能力训练。

症状

活动过多:大都开始于幼儿早期,进入小学后更显著。有部分儿童在婴儿期就开始有过度活动,表现为格外活跃,会摇篮或小车里向外爬,开始学步时,往往以跑代步。患儿稍大,看小人书看不了几页,就换一本,或干脆把书撕了;有时翻箱倒柜,搞得乱七八糟。开始上学后,患儿常常手脚不停、坐不住。上课小动作多,不能安静坐着,在座位上扭来扭去,话多、乱跑、乱跳、爬上爬下、不知危险。喜欢惹人、常与同学吵嘴打架等。

注意集中困难: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明显注意集中困难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是本症的核心症状。患者常常在听课、做作业或其他活动时注意难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在学习或活动中不能注意到细节,经常因为粗心发生错误。注意维持困难,经常有意回避或不愿意从事需要较长时间持续集中精力的任务,如课堂作业或家庭作业。做事拖拉,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指定的任务。患者平时容易丢三落四,经常遗失玩具、学习用具,忘记日常的活动安排,甚至忘记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情绪不稳,冲动任性:患儿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易怒、易哭、易冲动、常发脾气。个性倔强、固执、急躁、表现幼稚、缺乏荣誉感、不辨是非,有的说谎、逃学、欺骗、有的外出不归、甚至染上恶习。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快速地做出行为反应。做事不顾及后果、凭一时兴趣行事,为此常与同伴发生打斗或纠纷,造成不良后果。在别人讲话时插嘴或打断别人的谈话,在老师的问题尚未说完时便迫不及待地抢先回答,不能耐心地排队等候。

学习困难:患儿虽然智力正常,但都表现出学习困难,记忆辨别能力差、常把“b”写成“d”或把“6”写成“9”等,学习成绩低下。有的智力很好,但学习成绩却不理想、表现为忽上忽下、成绩波动很大,成绩呈跳板样改变,抓一抓成绩就上去,不抓就下降,甚至造成留级。

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患者的精细动作、协调运动、空间位置觉等发育较差。如翻手、对指运动、系鞋带和扣纽扣都不灵便,左右分辨困难。少数患者伴有语言发育延迟、语言表达能力差、智力偏低等问题。

品行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品行障碍的共病率高达30%~58%。品行障碍表现为攻击性行为,如辱骂、打伤同学、破坏物品、虐待他人和动物、性攻击、抢劫等,或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及社会准则的行为,如说谎、逃学、离家出走、纵火、偷盗等。

危害

轻微多动症儿童只是在学习上不能专心,造成学习成绩下降;重症多动症儿童则学习成绩明显下降,难以读完小学及初中。随着年龄增长更加严重。

多动症儿童学习不仅成绩较差,因此常常被老师叫去批评,回家后便对孩子进行责骂、棍棒教育。有的高价请家庭教师,有的使孩子对家长产生对抗、仇恨情绪。

多动症儿童经常扰乱课堂秩序,打架斗殴,偷窃破坏,成绩低下,即使老师花很大精力也收效甚微。同时多动症的危害还有表现在社会上, 多动症儿童如不及时治疗,到成人后由于自控能力差,冲动,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往往犯罪率较高。

儿童性早熟

病因

营养改善:由于社会进步,现在的家庭生活条件变得优越,营养得到改善,疾病减少,儿童生长和发育出现了加速趋势,导致性发育提前和性成熟者增多。

环境污染:现在社会的工业污染增多,而且食物中也含有大量的农药污染或激素污染,这些污染残留通过皮肤或直接食用后,是儿童性早熟的一个诱因。

含激素食物:现在的很多蔬菜和禽肉类当中,都含有大量的激素,一些性激素间接进入人体后,会导致儿童性早熟。

盲目进补:补品是引起孩子性早熟的元凶之一。”一些家长常给孩子吃增食欲、益智健脑的保健品,殊不知,这些补品当中,常常含有激素成分,长期服用,可引起儿童血液中的激素水平上升,从而导致儿童性早熟。

性信息:现在的社会是个媒介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孩子不但可以从电视中获取到大量具有性暗示的画面,而且可以从报纸上、网络上接触到性信息。

症状

女孩8岁以前、男孩9岁以前,出现与年龄不相应的第二性征,如女孩乳房增大、阴毛腋毛生长、骨盆增宽等。而男孩的性早熟征兆非常隐蔽”,早期表现是阴囊和睾丸增大,接着出现阴毛、储精囊和前列腺的发育,但这些部位比较私隐,不易被忽视,当发现孩子长胡子、有喉结、长青春痘时,往往已经到了中后期。

除了第二性征外,生长速度也是性早熟的重要指标。3岁到青春期之间儿童一般每年长4—7厘米,青春期每年增长8—12厘米。如果孩子在青春期前身高增长速度加快,应及时就医。

护理

保证充足睡眠:每晚应有八九个小时的高质量睡眠,以保证垂体在夜间能分泌足量的生长激素。

适当控制饮食:少吃油脂多的食物及甜食,多吃些蔬菜水果。避免吃含有性激素的营养品和保健品等。

增加体育活动:尤其要加强锻炼下肢,每天应保证30分钟以上的运动时间,可选跑步、爬楼梯和跳绳。

营造自然环境: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回归自然的环境,不要让孩子过多接触与年龄不相称的视觉刺激。

危害

肿瘤征兆:有些性早熟是由于体内出现肿瘤,这些肿瘤能分泌类似性激素的物质,有时候在肿瘤还较小时,它分泌的性激素的量已经很大,足以引起性发育,所以有性早熟的患儿一定要及时看医生,及早进行诊治。

不长个儿:特发性性早熟儿童受体内性激素影响,体格增长过早加速,骨骺融合提前,生长期缩短,生长早期停止。一般情况下,女孩在初潮后、男孩在首次遗精后3年内平均只能长约5厘米左右,所以,性早熟儿童的最终身高反而会矮于同龄人。

心理障碍:性早熟儿童虽然性征发育提前,但心理、智力发育水平仍为实际年龄水平,过早的性征出现和生殖器官发育会导致未成熟孩子产生心理障碍,尤其是看到自己与周围人不同的性状特征极易引起孩子的自卑的心理,这种心理,很可能在其成年后都留有遗症。

影响学习:应该说,性征的出现和生殖器官的发育肯定会使孩子分心,尤其是女生,过早来月经往往会令其感到不安、害羞和紧张。同时,女孩身体发育过早,没有能力处理好月经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加之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也给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这势必会影响孩子的读书学习。

性行为提前:性早熟儿童的心理发育与身体发育极不匹配,加上患者生理年龄小、社会阅历浅、自控能力差,容易导致其性行为提前,从而引发怀孕和性疾病传播的危险。

自闭症

病因

遗传:遗传因素对孤独症的作用已趋于明确,但具体的遗传方式还不明了。

围生期因素:围生期各种并发症,如产伤、宫内窒息等较正常对照组多。

免疫系统异常:发现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辅助T细胞和B细胞数量减少、抑制-诱导T细胞缺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减低等。

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与多种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功能失调有关。研究发现孤独症患者的单胺系统,如5-羟色胺(5-HT)和儿茶酚胺发育不成熟,松果体-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轴异常,导致5-HT、内啡肽增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减少。

症状

语言障碍:语言与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重要症状,是大多数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语言与交流障碍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多数孤独症儿童有语言发育延迟或障碍,通常在两岁和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在2~3岁以前有表达性语言,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终身沉默不语或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有限的语言。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和表达运用能力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障碍。

社会交往障碍:患者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年幼时即表现出与别人无目光对视,表情贫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拥抱、爱抚的表情或姿态,也无享受到爱抚时的愉快表情,甚至对父母和别人的拥抱、爱抚予以拒绝。分不清亲疏关系,对待亲人与对待其他人都是同样的态度。不能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患者与同龄儿童之间难以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例如,在幼儿园多独处,不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耍;看见一些儿童在一起兴致勃勃地做游戏时,没有去观看的兴趣或去参与的愿望。

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患者对于正常儿童所热衷的游戏、玩具都不感兴趣,而喜欢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如一个瓶盖,或观察转动的电风扇等,并且可以持续数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而没有厌倦感。对玩具的主要特征不感兴趣,却十分关注非主要特征:患者固执地要求保持日常活动程序不变,如上床睡觉的时间、所盖的被子都要保持不变,外出时要走相同的路线等。若这些活动被制止或行为模式被改变,患者会表示出明显的不愉快和焦虑情绪,甚至出现反抗行为。患者可有重复刻板动作,如反复拍手、转圈、用舌舔墙壁、跺脚等。

智能障碍:在孤独症儿童中,智力水平表现很不一致,少数患者在正常范围,大多数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国内外研究表明,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智力测验,发现5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为中度以上的智力缺陷(智商小于50),25%为轻度智力缺陷(智商为50~69),25%智力在正常(智商大于70),智力正常的被称为高功能孤独症。

护理

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多参加些集体活动。集体活动可以培育孩子的性格,让孩子从集体活动中体验友谊。自闭儿童开始参加集体活动时会有些困难,家长可以带来着孩子参加,让他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

多培养孩子的情商。情商是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如今我们在关注孩子的学习,却忽视了让孩子学会基本的处事处世的道理。孩子仅仅学习成绩优良是不够的,还须懂得接受别人并让人接受自己。在培育孩子良好品德的同时,要教导孩子形成好的性情和情感。

培育孩子的自立能力,不要什么事情都帮着孩子做。

患自闭症的孩子,心理是不正常的,所以,不能以正常孩子的教育来要求和对待他,只能在顺应中循循善诱,不能主观地强求。比如孩子喜欢电脑,这是因为他难以和人沟通,可以利用电脑扩展他的知识,可以提供他好玩的数学游戏软件等。

教会孩子如何结交朋友,要教孩子邀请别的小朋友到家里玩。为孩子提供交朋友的机会,教给它们交朋友的艺术、方法和技巧。

危害

语言障碍:自闭症患儿的语言与正常人的语言在逻辑、内容、形式上可以称为互不相容的两个系统,有人称自闭症的内在世界精彩纷呈,但与正常人的内心世界互不相通,形容自闭症儿童的思维活动是关起门来唱大戏,表面平静,内部活动很激烈。

社交行为困难:比如在陪妈妈逛超市时会毫无顾忌地从货架上取出自己钟爱的食物后而经直走出超市;在越过马路时会不看左右往来车辆而快速路过;当妈妈与同事或邻居谈话时,会抱着别人亲吻或无原因地攻击他人;在公共场所当众脱衣服或小便等行为,这些都无可避免地出现在自闭症儿童行为中。

破坏性行为:自闭症儿童由于缺乏想象力和预测行为结果的能力,他们无法进行建设性游戏。但他们知道纸可以撕、硬的东西扔到地上可以发出声音的道理,为了寻找这种撕纸或扔东西的快乐,常常出现诸如此类的破坏行为。

危险行为:自闭症患儿往往没有恐惧感,不能预料他们行为所产生的后果。突然穿越马路;打开煤气开关只是为了听到叭、叭、叭的响声;摆弄自己感兴趣的电源、开关;把身体探出窗外;在高处攀爬行走。

自伤行为:当自闭症儿童对某些事件不理解或心情感到烦恼和困惑时,会出现自伤行为,咬手腕、咬手背、抓头发、以头撞墙等,一些患儿在闲得无聊时也会出现自伤行为。

兴趣狭窄:自闭症患儿可能对多数儿童喜爱的活动和东西不感兴趣,但是却会对某些特别的物件或活动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并因此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重复刻板行为或刻板动作。

蛔虫病

病因

饮食因素:常由于误食沾有蛔虫卵的生冷蔬菜、瓜果或其他不洁之物而引起。蛔虫寄生在小肠内,扰乱脾胃气机,吸食水谷精微。由于蛔虫具有喜温,恶寒怕热,性动好窜,善于钻孔的特性,故当人体脾胃功能失调,或有全身发热性疾患时,蛔虫即易在腹中乱窜而引起多种病症。若蛔虫钻人胆道、阑门,或蛔虫数量较多,在肠中缠结成团,则出现多种病变及症状。

生活习惯:自然界的气温、雨量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习惯是流行病学上的重要的因素。

其他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引发蛔虫病。

症状

孩子有偏食表现,并好吃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如泥土、纸张、布头等;孩子常喊肚子痛,尤以脐周部位为多,揉按后可缓解;孩子吃得多,易饥饿,爱吃零食,但总也胖不起来,严重的会出现面黄肌瘦等症状;孩子夜间睡眠易惊醒、磨牙和流口水;小儿面部、颈部皮肤上常有淡白色近似圆形或椭圆形斑片,有细小灰白色鳞屑,即“虫斑”;孩子的皮肤常反复出现“风疙瘩”。

护理

治疗可用驱蛔灵、肠虫清及安乐土等驱虫。并发症要住院治疗,先用药物镇痛解痉和驱虫。也要及时抗感染,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防止蛔虫症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粪便应经过发酵处理之后才可施肥。做凉菜时要彻底清洗,刀板生熟分开,根茎类易污染蔬菜用开水抄过才凉拌。食物要防被蝇虫叮咬。

危害

儿童感染蛔虫严重可导致营养不良、智力鲁钝和发育缓慢,另外还有焦躁易怒、失眠、磨牙、惊厥,可能会引起顽固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和症状,对孩子发育和健康都有影响。蛔虫在肚子里有钻孔的习性,当它们受到刺激时容易发动骚动,引起并发症。如胆道蛔虫,它们钻入胆道引起上腹部剧烈绞痛,导致孩子难以忍受的哭喊、打滚、出冷汗;另外还有蛔虫性阑尾炎,从腹痛慢慢转移到右下腹绞痛,并且在阑尾处可能会摸出蛔虫状条索。时间久了可导致阑尾坏死、穿孔,逐而变成蛔虫性腹膜炎。过多的蛔虫聚集成在一起,还会堵塞肠道引起蛔虫性肠梗阻,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导致肠道坏死。当蛔虫病人因意外昏迷时,它们能从咽喉钻进气管使人窒息。当蛔虫钻到其他器官(如肝脏、胰腺等)可能会导致器官脓肿和炎症。

小儿肾病综合症

病因

免疫性疾病由过敏性紫癜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肾综占继发性肾病综合症中的一大部分。还有一些如结节性动脉炎、系统性硬皮病、皮肌炎等也是造成肾病综合症的原因。

感染一些感染也有可能导致该病的发作,常见的如细菌感染中的有细菌性心内膜炎、骨髓炎、斑疹伤寒、伤寒、败血症、结核或麻风等,病毒感染中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寄生虫感染中的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等。

全身性疾病这也是造成肾病综合症的原因之一,常见的如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性、肾硬化、粘液性水肿等,这在肾病综合症的常见病因中也是比较普遍的一种。

遗传性疾病一些先天性肾病综合症、镰状细胞贫血、家族性肾综、脂肪营养不良等,都是形成肾病综合症的原因,而也有些肾病综合症是没有原因的,不过此类情况比较少见。此外,等。

肿瘤造成肾病综合症的常见病因还有一些肿瘤,如肺、胃、结肠、乳腺、卵巢、甲状腺等肿瘤,白血病及淋巴瘤等。

药物中毒可引起肾病综合征的药物有青霉胺、二醋吗啡、丙磺舒、非甾体抗炎药、三甲双酮等药物;中毒因素有蜂蛰、蛇毒等;花粉、疫苗、抗毒素等过敏也可引起肾病综合征。

症状

低蛋白血症主要是血浆蛋白下降,其程度与蛋白尿的程度有明显关系。

高血压是肾病综合症症状的表现,非肾病综合症症状的重要临床表现,但有水、钠潴溜、血容量增多,可出现一时性高血压。而Ⅱ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伴有高血压。

蛋白尿初期患童只出现间断性蛋白尿,随着病情的发展会慢慢转为持续性蛋白尿。患童早期属于选择性蛋白尿,后期则变成非选择蛋白尿。

浮肿患童的浮肿程度轻重不一,双下肢可有明显凹性浮肿。浮肿因重力作用而改变,长时间卧床或清晨以眼睑、后头部、骶部浮肿最为明显,活动后下肢浮肿明显。

水肿是儿童肾病综合征患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显着症状,部分患童经数月或1-2年可自行消退。水肿程度往往与钠盐摄入量有关,伴有尿量减少。

贫血儿童肾病综合征最明显的早期症状是贫血。氮质血症明显的糖尿病肾病患童,可发生轻度到中度的贫血。贫血在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的同时还可诱发儿童肾病综合征的各种并发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贫血是红细胞生成障碍所致,因此用铁剂治疗无效。

护理

衣服不宜久穿不换感染常是诱使肾病复发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卫生,经常洗澡换衣,保持皮肤清洁,可防止皮肤感染。特别是在夏秋季节,要防止蚊虫叮咬及皮肤感染,平日勤换衣服、勤洗澡。

不宜去公共场所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不带小儿去商店、影院等公共场所。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预防感冒。

不宜随便减量或停药治疗肾病,大都需要服用激素类药物。服用激素的病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随病情好转,逐渐减量直至停药。家长要督促小儿按时按量服药,切不可随意减量和停药,以免造成病情反复。

应合理饮食不要暴饮暴食,不食用不洁食物。当肾脏功能下降时,要适当减少蛋白入量,以既满足人体代谢营养需要,又不增加肾脏负担为原则。在肾脏病并不严重而不敢吃蛋白,或病情需限蛋白时而不在乎都是不正确的。

危害

血容量休克及急性肾衰由于患儿发生了肾间质水肿或肾小管梗阻、急性肾静脉血栓、低血容量形成(rvt)等诸多因素可引起患儿并发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部分病儿由于血容量偏低,呈"脆弱"状态,一旦出现入量不足、感染、呕吐、腹泻等诱因,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如果长期服用较大剂量激素,一旦骤停,可表现"肾上腺危象"。

高凝状态和血栓栓塞当肾病患者突然出现腰痛(脊肋角压痛)、血尿、肾功能减退及高血压时应高度怀疑rvt。其静脉或动脉也可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率为8.5%-44%;如股静脉、肺动脉、股动脉、肠系膜动脉、脑动脉、冠状动脉、小腿血栓性静脉炎亦可见到。

感染感染是小儿肾病综合征常见的死因和并发症之一。常见的感染是嗜血流感杆菌、克雷白杆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偶并发卡氏肺囊虫感染。腹膜、肺、皮肤常受累。本病易发感染的原因除体液,细胞免疫缺陷和补体因素外;腹水可成为培养基,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免疫功能降低更易发生感染。

微量元素缺乏因为患儿会从尿中丢失锌结合蛋白、铜蓝蛋白、转铁蛋白等从而引起患儿缺锌、缺铜和缺铁;1,25-(oh)2d3合成障碍及长期服用激素,均可致肾性骨病和生长迟缓。

肾小管功能紊乱并发肾小管功能紊乱可出现多种物质转运障碍,如糖尿、氨基酸尿、尿钾增加、尿浓缩功能下降等。

营养不良由于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长期从尿中丢失大量的蛋白,且患儿的饮食要限制食盐,会导致患儿食欲减退,如果不及时补充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会引起患儿营养不良。

儿童手淫

症状

婴儿期手淫:健康机灵的孩子总是怀着很大的好奇去触摸生殖部位,通过触摸很自然地体会到一种快感,但是这又不同于成人的性行为。

36岁手淫:这是手淫发生率比较高的时期,在手淫时他们往往面部充血,两眼圆睁,脸颊潮红或出汗,并常伴有轻声的哼哼和不规则的呼吸声,一般每次几秒至几分钟不等,父母事后观察会发现孩子外阴充血,分泌物明显增多。

病因

经常逗弄孩子的敏感部位,导致手淫:有些孩子手淫习惯的形成,是由于从小生殖器频繁地受到刺激。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特别的部位,对刺激的感受力比较强,人们称之为"快感部位",如嘴唇、面颊、乳头、生殖器、肛门等部位,特别是生殖器和乳头,如果经常受到外界刺激,就容易使孩子产生一种微妙的感觉,甚至会引起孩子对生殖器产生强烈的好奇和性欲望。有些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疼爱,经常触摸孩子的外生殖器,特别是喜欢逗弄男孩子的阴茎,一边逗弄一边开心地哄笑。生殖器在反复受到刺激产生快感后,即使成人不去逗弄,孩子自己也会去抚弄以寻求快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抚弄生殖器的嗜好和习惯。

不良的卫生习惯导致儿童手淫:有些父母关于孩子的卫生、清洁观念存在误区。他们总以为做好孩子脸部、手部、脚部和身体的清洁工作就足够了,往往忽略对孩子生殖器官的关注。事实上儿童的生殖器官是很敏感的,它会因不卫生而受到刺激,这时孩子就会用经常抓挠的方式来消除不适,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快感,进而形成不良的手淫习惯。例如,孩子有蛲虫病、小女孩外阴部的湿疹或炎症、男孩子因包茎引起的包皮炎症等等,这些病症都会引起外阴部发痒,于是小孩子就用腿摩擦止痒,如此反复,会形成习惯性动作。

情感得不到满足导致儿童手淫:孩子的手淫行为也与环境和心理因素有关系。如果父母平日对孩子关心不够,和孩子关系比较疏远,感情比较冷淡,缺少亲密的身体接触和言语呵护,这就会令孩子通过自身刺激来求得安慰,通过手淫得到一种暂时的孤独情绪的排放,结果日久天长就养成了这种"自慰癖"的手淫习惯。

护理

应首先检查一下孩子是否受到局部刺激,如过紧的衣裤,或有蛲虫寄生,或穿开裆裤,因昆虫叮咬或细菌感染引起瘙痒,平时要注意保持生殖器部位的清洁。

睡觉时要注意孩子神态是否正常,睡醒后即令孩子起床,不让他赖被窝。睡时盖被不宜太厚。

家长和亲友生活在群体中,避免孤独。家长应与老师紧密配合,无论在家里还是幼儿园,都要主动和孩子交谈,让他多说话,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跟小朋友一起唱歌,朗诵儿歌,做游戏等。

发现孩子有玩弄生殖器行为时,要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物上去,以冲淡他的那种神秘感。

危害

容易诱发男子阳痿或不射精,女子房事不出现性高潮。使性器官呈广泛的慢性充血,会诱发男子无菌性前列腺炎,或女子盆腔淤血,导致腰酸背痛、下身坠胀。严重者可使大脑过度兴奋而致神经衰弱。可见偶尔手淫虽无害,而长期频繁的手淫对性生活及生育是有影响的。偶尔手淫者不必为此而背上思想包袱,但长期频繁手淫者则必须戒除。

甲亢

病因

引起甲亢的常见病因除了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外,能引起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其他病因有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McCuneAlbright综合征、甲状腺癌、碘过多诱发甲亢、TSH分泌过多、垂体性腺瘤下丘脑性甲亢医源性甲亢等。

症状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基础代谢率增加如消瘦、多汗、怕热、低热、食欲增加、大便次数增多、睡眠障碍和易于疲乏等。因交感神经系统过于兴奋,出现心率加快脾气急躁,大龄儿童常感到心悸、严重病例可出现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两手常有细微而迅速的震颤。

甲状腺肿大肿大程度不一,一般为左右对称,质地柔软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在肿大的甲状腺上有时可听到收缩期杂音或者扪及震颤。结节性肿大者可扪及大小不一、质硬、单个或多个结节。有时患者表现有颈部不适压迫感,吞咽困难可有青春期性发育缓慢,月经紊乱、闭经及月经过少。

眼部变化眼征是甲亢特有表现,由于眼球突出常做凝视状不常瞬目,上眼睑挛缩眼向下看时上眼睑不能随眼球立即下落,上眼睑外翻困难。眼征还包括眼裂增宽眼睑水肿结膜水肿、角膜充血等。

其他可有青春期性发育缓慢,月经紊乱,闭经及月经过少等。

护理

严密监测,做好记录儿童甲亢常有发育障碍,骨骼成熟加快,晚些滞长,表现为身材矮小、因此要定期测量身高和体重,并与同龄儿童比较。儿童甲亢的护理应该注意智商有否降低、学习成绩是否下降,注意青春期有无提前(性早熟)。

合理饮食,调理营养甲亢儿童由于代谢旺盛,消耗增多,加之发育期营养需求也多,因此必须补充大量营养,保证病孩的生长发育,这也是比较重要的儿童甲亢的护理方法。儿童甲亢患儿的饮食要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和富含钙、磷的食物为主。

多施保护,防止意外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一旦得了甲亢,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会使神经受较大影响,神经、精神症状突出,严重者像精神病人一样,表现为情绪紊乱,多动不安,易激惹,兴奋,易哭闹,智力低下,精神异常,因此必须照顾好,避免意外。

危害

会对心血管系统有所损害,甲亢会导致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甲亢性心脏病。甲亢会导致男性导致性欲减退、阳痿、精子数量减少、不育及乳房发育。甲亢的危害还会引起女性月经紊乱、闭经及不孕等表现,即使怀孕后也易产生胎儿发育不良、早产、流产、胎儿发育不良及死胎。甲亢会对精神、神经系统的损害,甲亢的危害会让人引起幻想、躁狂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全身震颤等并发症。轻度甲亢患者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严重的可引起甲状腺危象,全身衰竭等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小儿麻痹症

病因

遗传因素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好发于某些家庭,其成员在相隔多年后相继发生本病。其原因不能用家庭内传播来解释,而提示遗传因素的作用。

年龄、性别与妊娠男女儿童本病的发病率相等,但男孩瘫痪发生率高于女孩。成年人本病发病率以女性为高,但瘫痪发生率则相等。妊娠期本病发病率较高,病情亦较严重,可能与妊娠期免疫受抑制有关。

注射与创伤曾经接受过注射或骨折、手术及其他原因所引起创伤的肢体容易发生瘫痪。

扁桃体切除曾在近期或远期切除扁桃体的人,患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的危险性比具有扁桃体的人高8倍。

剧烈运动在瘫痪前期,剧烈运动与疲劳均可增加瘫痪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

症状

肢体肌肉萎缩无力、肢体变形、上下肢活动困难、关节不稳定、双侧肢体不等长等。

髋关节挛缩屈曲或者松弛不稳,甚至形成髋关节脱位。膝关节屈曲畸形、小腿向内弯或者向外弯等均为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症状。

小儿麻痹后遗症症状还表现在脚,脚也可以发生各种畸形,例如走路时脚跟不能落地或脚尖不落地,也可能是足内翻用脚背外侧走路等。

另外,身体其他处也可发生畸形,如上肢的畸形、脊柱的弯曲畸形、骨盆的倾斜畸形等等。

没有接种小儿麻痹症疫苗或接种的不成功,如疫苗过期、热水服用或没有按规定服完小儿麻痹症糖丸疫苗。这也是小儿麻痹症的诊断依据。

护理

维持正常生命体征、检测体温,观察热型。绝对卧床休息直至热退、瘫痪停止进展止。妥善安排好治疗护理,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如注射、反复查体等,防止促发或加重瘫痪的发生。病情严重者可给予地塞米松和维生素C,以减轻中毒症状阻止瘫痪进展。密切观察呼吸,有无痰液聚积、咳嗽无力、呼吸频率及节律改变、发绀、吸气时上腹内凹的反常现象。保持呼吸道通畅,翻身拍背促痰排出或抬高床脚及侧卧进行体位引流。指导患儿咳嗽排痰、或用吸痰器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吸氧,必要时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人工呼吸等。给予抗生素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用呼吸兴奋剂治疗中枢性呼吸衰竭。

止痛、保持关节功能。发生肢体瘫痪前常有感觉异常,受累肌肉明显疼痛。可用热敷法改善肌肉疼痛与痉挛,将拧干水的热棉垫敷于患处,外隔塑料单后加盖子毛巾保温或周围用热水袋维持温度(防烫伤),每日2~4次,每次20~30分钟。注意监测肌震颤、肌痉挛及肌张力情况。给予阿司匹林、消炎痛止痛,亦可用泼尼松减轻神经细胞水肿或加用镇静剂。对已发生瘫痪的肢体,应避免刺激和受压,床平整但勿太软(褥下可垫木板),盖被轻暖,可用支架保持患肢功能位,防止足下垂或足外翻。应用维生素B1、B12、C及能量合剂。改善神经代谢。瘫痪停止进展后用加兰他敏、地巴唑促进神经传导。并及时开始肢体的主动或被动功能锻炼及针灸理疗。促进神经功能最大程度恢复,防止肌肉挛缩畸形。

日常生活护理。注意饮食护理,发热期间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热退后改用普食。耐心喂养,对有吞咽困难及食后呛咳者,采用拍背、体位引流法防止窒息。严重病例鼻饲,每周更换1次鼻饲管。还可静脉供给营养。做好口腔护理。待吞咽功能恢复时,先试喂少量开水,再慢慢增加食品数量及种类,以训练患儿的吞咽功能。作好皮肤护理,患儿多汗长期卧床,须保持皮肤清洁,定时更换体位,动作轻柔,以免加重疼痛。受压部位及骨突处应用50%乙醇每日按摩2次,改善局部血循环,必要时使用气圈或海绵垫,防止褥疮及坠积性肺炎。观察患儿大小便情况,有尿潴留时可定时压迫膀脱协助排尿。及时清理排出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预防感染的传播。对患儿采用消化道隔离,第1周还需呼吸道隔离,隔离至病后40天。患儿的分泌物、排泄物用漂白粉消毒,用具及地面用次氯酸钠溶液消毒。被褥日光曝晒。密切接触者应连续观察20天。或及时肌注丙种球蛋白,每月1次连用2月,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症状。普遍接种疫苗是降低发病率以至消灭本病的主要措施。我国现行口服疫苗接种程序为2、3、4月龄各服1次三价疫苗,4岁时加服1次。当有病例发生或病例成批出现时,宜应加服1次。疫苗强调冷藏保管,服用时嚼碎后温开水送服。

心理护理。患儿长期卧床丧失活动能力和身体的不适,情绪造成很大影响。工作人员应以满腔的热情对待患儿,及时解除不适,尽量满足日常生活需要,以鼓励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危害

关节异常:小儿麻痹症会引起患者肢体出现不同程度瘫痪,若肢体长时间不活动就会造成患肢骨骼、肌肉及其他软组织发育迟缓,甚至退化,而导致患肢短小、细瘦,甚至发生脱位,最终影响患者正常站立和行走。

呼吸系统异常:多发生于延髓麻痹后,可出现继发性支气管炎、肺炎、肺不张等疾病,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喘息、胸闷及胸疼等症状。

足内翻:小儿麻痹症可引起部分支配肢体的肌肉瘫痪,造成肌肉力量的不平衡。支配足外翻的肌肉出现瘫痪,而支配足内翻的肌肉未瘫痪,造成足外侧无力,而内侧有力,便会形成足内翻,影响患儿站立和行走。

瘫痪肌肉:日益萎缩和纤维化,肢体逐渐发生畸形,其原因是肌肉功能的不平衡,患肢的使用不当和负重不均匀,以及骨骼在异常体位发育和生长迟缓等。早期的畸形尚能纠正,晚期由于发生相应关节挛缩,使畸形固定,难于纠正;甚至发展为骨关节变形。常见的有:足部的马蹄内翻、马蹄外翻、仰趾、高弓、爪形趾:膝部屈曲、反屈、外翻、内翻;髋部屈曲、外展、外旋;脊柱侧凸;上肢以肩部外展功能丧失为主,肘及手部畸形较少。上述各种畸形的瘫痪分布和程度不一,最严重者是臀肌以下的广泛瘫痪,可出现蹲行甚至爬行和只有小量活动。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相关推荐
学龄期儿童保健内容 学龄期儿童保健的重点是什么
如何做好学龄期保健?学龄期儿童的机体抵抗力和控制、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增强,认知和心理社会发展非常迅速,同伴、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其影响较大。那么,如何做好学龄期保健呢?应引导积极的体育锻炼,合理安排生活,供给充足营养。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不同人群常见病有哪些?男女老少孕常见病防治手册
不同人群易患哪些疾病?许多疾病的发生与人群、职业有关系,比如说女性易患阴道炎、盆腔炎、乳腺癌等;男性易患前列腺炎、前列腺结石;中老年易患高血压、冠心病;上班族容易手足麻痹、便秘、过劳肥……这些常见病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不同人群常见病防治指南吧!
男性健康养生 常见病/小病 ★★★★
6014 150
小儿被褥清洗方法 儿童被褥多久消毒一次好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抵抗力较弱,容易生病。做好儿童的卫生保健可以降低儿童患病的风险,儿童被褥需要定期消毒,那么,儿童被褥需要多久消毒一次,儿童被褥该如何清洗?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儿童被褥的清洁小技巧。
孕妇不能吃哪些水果 这些水果孕妈碰不得
很多孕妈都知道,怀孕期间多吃水果对胎儿有好处,但是其实很多水果孕妈可是万万不能吃的。哪些水果孕妇不能吃?荔枝、香蕉、龙眼、芒果、西瓜、樱桃、桃子等等水果都是孕妈吃不得的。为了自己及胎儿的健康,孕妈们可得管住自己的嘴巴,忍住吃这些水果的欲望,顺利生下健康的孩子。
水果 孕产妇
1767 99
夏季带宝宝外出时间 夏季宝宝出行注意事项有哪些
在炎热的夏季带宝宝出去玩耍应该注意些什么呢?首先,夏季带宝宝外出时间最好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若大热天出门,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晒、防暑、防蚊虫等准备工作,可以给宝宝戴上遮阳帽、穿上防晒衣,带好白开水、零食、替换衣服、驱蚊水等。尽量到阴凉的地方玩耍,但不要做剧烈运动,或运动过量,避免过于疲劳。另外,要注意不要让宝宝离开你的视线。下面,就来看看夏季带宝宝出行注意事项大全吧。
夏季 婴幼童
1760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