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不良行为有哪些 青少年不良行为如何预防与改正?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八度知识人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发生与其在儿童时期没有受到良好的规训有关。"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人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而现在的中学生处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因此更加要重视对青少年不良行为的预防。下面就来看看青少年不良行为都有哪些,该怎么预防和改正。

一、防治青少年不良行为习惯的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是我们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在当今社会青少年能否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直接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而且关系到我们民族未来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

二、青少年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与成因

(一)青少年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

青少年不良行为主要是指青少年违反社会行为规范,或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给社会、他人和自身带来危害的行为。这种不良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二)青少年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分析

1.青少年自身因素。

从心智和生理角度来讲,青少年主要是满13周岁但不满20周岁的处于儿童时期之后,成年之前的社会群体。但实际上我们现在所说的青少年主要是满14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人,多为在校的学生,他们之所以养成不良行为习惯不仅仅是因为受到了家庭、学校、社会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同样自身原因也是关键。青少年自身的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自身的性格,还有心理的缺陷和不成熟等因素都会导致易受外界的影响。

2.家庭方面因素。

第一,家庭的溺爱。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他们大都是在溺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也就促使许多孩子养成了好吃懒做、自私自利、霸道横行、娇生惯养的坏毛病。

第二,家庭对孩子的放任。虽然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都是受到家里的百般溺爱,但也有一部分青少年是在缺少关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第三,家庭关系失和。在父母关系不和或是离异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就会缺少关怀和爱。

第四,家长教育方法粗暴。

3.学校方面因素。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德育教育。

4.社会方面因素。

青少年学生由于年龄小,思想简单,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很难区分善恶。所以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没有正确的看待,对一些不良风气也没有很好的抵制。

三、防治青少年不良行为习惯的措

(一)加强行为习惯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自我磨炼、自我约束、加强修养而形成的。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能只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同时挖掘各学科的德育因素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通过团委组织的一些活动,如各种纪念日,为贫困学生和有疾病的学生献爱心活动,等等。

(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通力合作。

1.家长要树立道德榜样。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青少年良好思想道德形成的保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受父母的影响很大。家长也应该尽量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知识文化水平,有健康的爱好、兴趣和追求。

2.学校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极强的针对性,从学生和社会的实际出发,进行分层次的教育。

(三)加强法制教育

防治青少年不良行为习惯的途径除了必要的行为习惯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以外,法制教育也十分重要。许多青少年虽然接受教育,但法律意识还是十分淡薄的,很容易受到社会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而触犯法律,所以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青少年大多为在校的学生,所以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应以学校为教育平台。在校园中加强法制教育,学校应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法制宣传片,让学生在每次观看后写一篇读后感或是在法制宣传月中组织学生欣赏一些法制图片,由于图片形象直观的特点,学生可能从中得到更好的教育。同时,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法制知识竞赛等活动,充分激发学生自主教育的积极性。通过学校开展的法制教育活动,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一些法律常识,有法制观念。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分析 青少年法制教育大课堂
青少年是需要特殊保护的一类人群,当今社会经济、网络的发展让一些青少年受到不良影响,违法犯罪案件发生率越来越高。因此建立健全法制教育制度,全面加强青少年法制思想教育刻不容缓。只有从思想抓起,从源头入手,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才能切实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抑郁表现在哪些方面 导致青少年抑郁的原因
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并逐渐走向成熟阶段,所以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很多。这些年青少年抑郁的案例一直在不断地增长,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也给家庭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大家应该重视青少年抑郁问题,提前了解青少年抑郁是哪些原因引起的,从而在生活中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留守儿童现状与沟通 让每个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所以,父母一定要注重与留守孩子的情感交流,那么,如何做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态度不端正】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原因是什么 怎么解决此类问题
很多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常常由于自己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调皮、不认真学习,无论是给家长还是老师都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该怎么办呢?很多家长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加以指责、打骂,其实这是最没效果的一种手段。下面就来看看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怎么解决此类问题。
消极负面情绪有哪些 消极情绪调节的方法有哪些
生活中难免出现消极情绪,处理不好的话它往往会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感情,我们常常被消极情绪所左右,表现成为了“丧”,每天都觉得很丧,觉得没有希望,关于各种消极情绪怎么处理和调控的方法你是否知道?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消极情绪都有哪些,以及如何调整自己消极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