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给新生儿宝宝检查口腔
宝宝出生后,就需要检查口腔了。父母可以把手指深入宝宝的嘴里,轻轻地触摸牙龈,看宝宝是否已经有牙齿,牙龈是否有突起或者轻微发炎。
定期检查宝宝的出牙情况。每个宝宝的出牙速度都不一样,有的可能需要好几个星期才能长出一颗乳牙,有的一个周末就能长出两颗乳牙。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宝宝的牙龈,确保能及时发现新的乳牙长出,以便于制定宝宝口腔清洁方案。
二、长牙前护理
在宝宝乳牙萌出前,父母就要对其进行日常的口腔卫生护理。可以用无纺布制成的指套轻轻地擦拭宝宝的牙龈,除了清洁效果外,还能起到按摩、抗菌的作用。
从宝宝两个月大开始,就需要每天清洁一次牙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次数,但是不要过于频繁,容易刺激牙龈,引发牙龈敏感或触痛。
三、清洁乳牙
在宝宝长牙初期,父母可以用无纺布制成的指套来清洁宝宝的乳牙。除了清洁牙齿之外,也要注意擦拭舌苔,因为舌苔上也堆积了很多细菌。
四、协助宝宝清洁牙齿
一旦宝宝长出几颗乳牙后,就可以正式给宝宝清洁牙齿了。注意,清洁宝宝牙齿的工具必须非常柔软,可以继续使用无纺布制成的指套,也可以使用儿童牙刷。
刚开始清洁牙齿时,不要使用牙膏或者清洁液,直接用温水即可。因为牙膏或者清洁液含有刺激成分,可能引发宝宝不适。
在这个阶段,需要父母帮助宝宝清洁牙齿。如果宝宝对清洁牙齿很感兴趣,那么父母可以尝试让宝宝参与。
刚开始时,清洁频率可以每天一次。等宝宝逐步适应后,可逐渐增加次数,直到能做到每次饭后都清洁牙齿。
五、鼓励宝宝自己清洁牙齿
当宝宝具备自己清洁牙齿的能力时,父母就需要引导他们自主清洁牙齿。在这一阶段,父母需要控制宝宝清洁牙齿的时间在2分钟左右,时间过长会导致宝宝厌烦或失去兴趣。
在宝宝清洁牙齿时,可以通过编歌谣、玩游戏的方法增加趣味,也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提升宝宝的积极性。
在宝宝还没学会漱口和吐水之前,清洁牙齿后要记得给宝宝喝水,同时多给宝宝示范吐水的动作。
六、教宝宝使用牙线
当宝宝长出两颗挨着的乳牙时,父母就可以通过牙线来清洁牙齿上不容易被清理的地方,比如牙缝等。
七、带宝宝看口腔医生
在宝宝一岁的时候,可以带宝宝去看口腔医生,了解宝宝口腔状况。如果宝宝本身口腔健康状况不理想,或者父母对儿童口腔护理不熟悉,那么可以提前去咨询口腔医生。
八、留心宝宝龋齿
父母要随时留心宝宝可能出现的口腔状况,尤其是龋齿。龋齿的症状包括:牙齿颜色发生变化、牙齿出现阵痛、牙龈溃疡或流血、牙齿肿胀等。
合理安排饮食,采取适当的口腔护理和防治手段都能有效防止龋齿。
九、宝宝口腔日常护理需要注意以下这几点
1、不要让宝宝含着奶嘴入睡
宝宝有很强的依赖性,比如有些孩子喜欢含着奶嘴入睡,而新妈妈为了能快速的把宝宝哄睡,也喜欢让宝宝含着奶嘴入睡,这种错误方式是造成宝宝奶瓶龋齿的主要原因。另外,也不要让宝宝含空奶嘴入睡,这会限制宝宝口腔内正常的唾液分泌,还会对宝宝日后牙齿生长造成影响。
2、喂奶后及时清洁
乳汁的营养价值特别高,若是长期滞留在口腔黏膜上,就会变成口腔内细菌生长的温床。因此在喂宝宝喝奶或果汁后,爸妈要注意给宝宝口腔做清洁。爸妈可以在喂奶后再喂些白开水,冲洗或冲淡附着于口腔黏膜上的食物,以降低口腔发生病毒感染的几率。
3、喂母乳或喂奶粉注意“入口”卫生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妈妈在喂哺前应清洗双手和乳头,擦拭乳头的毛巾也应消毒后再使用。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瓶及滴管均应清洗干净并高温消毒后才能给宝宝使用。测奶液温度时,父母可以在手背上滴一滴,而不要直接吸橡皮奶嘴,以避免细菌传播。
父母们还要知道一点,不要过分的亲吻宝宝的嘴,否则会将大人口中的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传染给宝宝。宝宝抵抗能力差,很容易因此而引发疾病。
4、勤喂温开水
无论是母乳喂养的还是人工喂养,在给孩子喂奶后,或喂奶过程中,均应养成有规律的饮水习惯。尤其是当宝宝生病发烧、感染时,更应勤喂温开水,这样不仅可去除口内的奶渣,避免因口腔中细菌的发酵产生异味,也有利于体内循环,防止便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