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橼简介
香橼又名枸橼或枸橼子,属不规则分枝的灌木或小乔木。新生嫩枝、芽及花蕾均暗紫红色。单叶,稀兼有单身复叶,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叶缘有浅钝裂齿。总状花序有花达12朵,花瓣5片。果椭圆形、近圆形或两端狭的纺锤形,重可达2000克,果皮淡黄色,粗糙,难剥离,果肉无色,近于透明或淡乳黄色,爽脆,味酸或略甜,有香气;种子小,平滑,子叶乳白色,多或单胚。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香橼喜温暖湿润气候,怕严霜,不耐严寒。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栽培为宜。生于海拔350米到1750米的高温多湿环境。产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南部较多栽种。越南、老挝、缅甸、印度等也有。
二、香橼品种
1、香橼(原变种)
不规则分枝的灌木或小乔木。新生嫩枝、芽及花蕾均暗紫红色,茎枝多刺,刺长达4厘米。单叶,稀兼有单身复叶,则有关节,但无翼叶;叶柄短,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2厘米,宽3-6厘米,或有更大,顶部圆或钝,稀短尖,叶缘有浅钝裂齿。总状花序有花达12朵,有时兼有腋生单花;花两性,有单性花趋向,则雌蕊退化;花瓣5片,长1.5-2厘米;雄蕊30-50枚;子房圆筒状,花柱粗长,柱头头状,果椭圆形、近圆形或两端狭的纺锤形,重可达2 000克,果皮淡黄色,粗糙,甚厚或颇薄,难剥离,内皮白色或略淡黄色,棉质,松软,瓢囊10-15瓣,果肉无色,近于透明或淡乳黄色,爽脆,味酸或略甜,有香气;种子小,平滑,子叶乳白色,多或单胚。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2、佛手(变种)
亦称:佛手柑、飞穰、蜜罗柑、五指香橼、十指柑
各器官形态与香橼难以区别。但子房在花住脱落后即行分裂,在果的发育过程中成为手指状肉条,果皮甚厚,通常无种子。花、果期与香橼同。
长江以南各地有栽种。
佛手的香气比香橼浓,久置更香。药用佛手因产区不同而名称有别。产浙江的称兰佛手(主产地在兰溪县),产福建的称闽佛手,产广东和广西的称广佛手,产四川和云南的,分别称川佛手与云佛手或统称川佛手。云南还有一些栽培品种,它的果肉有酸的也有甜的,果皮近于平滑至甚粗糙,果萼薄或增厚呈肉质,种子平滑或略具钝棱。
手指肉条挺直或斜展的称开佛手,闭合如拳的称闭佛手,或称合拳(广东新语),或拳佛手或假佛手。也有在同一个果上其外轮肉条为扩展性,内轮肉条为拳卷状的。
3、云南香橼(变种)
成熟果的心皮介于典型的香橼与佛手之间,即果顶内部有封闭的附生心皮群,果桃形或阔卵形,横径5-9厘米,果皮厚约5毫米,果肉甚酸;种子具单胚,偶有多胚。
产云南宾川。生于海拔约1600米的丘陵坡地。
果形、大小及果皮厚度与欧洲栽培的酷似,惟后者的果无附生心皮群,雄蕊虽也是38枚,但1轮排列而非3轮排列。
三、香橼繁殖方法
1、种子
10月选成熟果实,切开取出种子,洗净,晾干,随即播种;或将种子用湿沙层积贮藏,春季播种。按行距30厘米开条沟,将种子均匀播人,覆土,浇水。培育2-3年定植。
2、扦插
选2-3年生枝条,除去棘刺,剪成18厘米左右的小段,在春季高温高湿季节扦插。按行距30厘米开条沟,株距12厘米,斜插,将插穗露出地面1/3,覆土,压紧,浇水。培育1-2年定植。如在室内扦插,室温在25℃,并保持一定的湿度。移栽,春季按行株距3×3米开穴,每穴栽苗1株,覆土压紧,浇水。
3、栽培技术
①田间管理
每年中耕除草、施肥2-3次。5-9月施人畜粪为主,亦可追施稀液饼肥;冬季增施过磷酸钙,可行开沟环施;修剪要剪去徒长枝、过密枝。结果期要插设支柱。
②病虫防治
病害有煤烟病为害叶、枝稍、果实。虫害有吹棉介壳虫,可用天敌大红瓢虫防治;亦可喷松脂合剂,冬季稀释8-10倍,夏季稀释20倍液。此外,还有天牛、红蜘蛛、蚜虫。
四、香橼养殖注意事项
盆栽香橼多采用嫁接法繁殖幼苗。苗期每年翻盆、换土一次;成龄树可每2年翻盆、换土一次。
栽培香橼要注意以下问题:
1、因为香橡发枝力较弱,生长期可进行适当轻剪,最好结合绑扎造型,尽量保留较多的枝叶。
2、花芽形成前减少浇水,使枝梢生长逐渐停止,到8月下旬停止浇水,经3?4天日晒,叶片发蔫下垂,进而因缺水叶缘向内翻卷。当植株的主芽及预备芽都已膨胀,从绿转白时,即为花芽分化完成。此时逐步恢复浇水量,并追施薄肥,从8月末到9月初可陆续开花。盆土处于相对干旱状态时,可在早、晚向叶片上洒一些水,中午稍向盆中点一些水,防止叶片萎蔫。花期和坐果初期,浇水要比平时少。水大、水小或施大肥都会引起落花、落果。花期不可淋水,可在午前、傍晚在周围环境洒水防尘,保持空气清新湿润。待幼果长到黄豆粒大坐稳后,才可增加浇水量和适度追肥,施肥以磷、钾肥为主。
3、观果期室温不宜偏髙,保持空气清新湿润,可延长观赏时间。生长期要求光照充足,不可遮阴。香橼的枝叶可以释放具有杀菌作用的挥发油,使室内空气中的细菌和微生物大为减少,因而具有清新空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