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是菊科千里光属下的植物,原产于南非。佛珠叶肉质,圆球形至纺锤形,叶中心有一条透明纵纹,尾端有微尖状突起。茎悬垂或匍匐土面生长,因此多被当成吊盆植物栽培。
佛珠属于多肉的一种,原产于南非。叶肉质,圆球形至纺锤形,叶中心有一条透明纵纹,尾端有微尖状突起。茎悬垂或匍匐土面生长,因此多被当成吊盆植物栽培。看到像珠子一样的多肉从没想过还会开花。
栽培技术
1、土壤:植株根系很浅,可浅盆栽植,一般用瓦片垫底孔,并铺上一层煤渣或粗沙以增加透气和滤水性(尤其是现在常用的塑料盆栽植的情况下),土壤最好用腐叶土(秋冬树木的落叶拌入一定量的碎土或拌入一定沙子。土、沙比约为1:3左右)。
2、光照:佛珠喜欢半阴环境,光线过弱生长缓慢,颜色暗淡。光线过强会因为暴晒伤到珠体,引起吊兰枯焦。生长温度在十二到十八度左右,冬季不低于五度即可。
3、温度:性喜温暖湿润,较耐寒(江淮地区栽培时可耐0℃的低温),耐高温,最适温度为20℃~28℃左右。高温和低温时都生长缓慢,尤其是30℃以上的高温环境中几乎休眠,应少浇水施肥,否则易烂根。这也是栽培成功的关键之一。
4、浇水:由于叶肉质,多汁,故耐旱,栽培中浇水应宁干勿湿,这是成功的关键之一。天气干燥时可以多向叶、蔓喷水以弥补水分的不足,保持珠体的青翠饱满。较喜半阴,暴晒可能灼伤珠体,光线过弱则生长不强。
5、施肥:生长旺盛的春秋季应薄肥勤施,常在叶面喷施1-3%的氮肥和磷酸二氢钾有利于使珠体更加翠绿肥大,提高观赏价值。
6、修剪:修时不单单剪掉多余的部分,从花盆边缘或者花盆边缘靠里面一点开始修剪。就是大家平时说的“打顶”。被剪掉的地方上面就会另长出分枝,打顶次数多分枝就越多,分枝多了自然就爆了。
7、预防病虫害:很少有病虫害。春季蚜虫是其一,及时抹去或喷1500倍氧化乐果杀灭;夏秋季的螨虫为次,需用1000倍三氯杀螨醇杀灭。注意通风和增加叶面湿度,可减少感染螨虫。
8、繁殖:多肉佛珠可扦插繁殖,枝蔓极易生气生根,可于春秋剪下几节,一半埋入沙子或疏松的土中,保持湿润但不积水,很快就会生根以供栽植。
多肉佛珠养殖注意事项
1、每年的3月至12月为植株的生长期,夏季有短暂的半休眠,若光照不足植株容易徒长,茎变得脆弱,叶片间的间距会拉开很长。在阳光充足之处生长的植株,株型匍匐茎壮实,叶片饱满,叶片的间距会相对紧密。
2、生长期需保持土壤微湿,避免积水。土壤可以用煤渣混合泥炭、少量珍珠岩,比例大概6:3:1。
3、冬季尽量保持0度以上,不然温度太低植株容易冻伤死亡,较不太耐冻。当夏季温度超过35℃时,整个植株生长会缓慢。这个时候应减少浇水,防止因盆土过度潮湿引起根部腐烂。并加强通风,适当遮荫,避免烈日曝晒。
4、栽培中要避免长期雨淋,不然会烂茎。
5、佛珠长的还是相对较快的,1~2年换盆一次就差不多了,初春头次浇水前进行换盆。佛珠会长出很多分枝。繁殖可以直接剪下一长段,扦插非常简单,把健康的佛珠一段取下晾干伤口扦插在微微湿润的沙土里就可以,也可以直接放在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