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信外卖订餐流程
登陆微信,搜索外卖公众号;
选择其中一个公众号,关注,打开,允许使用地理位置;
打开下面的菜单栏,找到“订餐”按钮,点击打开;
选择自己喜欢的菜,加入购物车,点击提交订单,填写详细信息即可。
(2)手机app订外卖流程
在外卖网站上下载或扫描二维码下载外卖的app;
安装外卖app;
打开外卖app;
选择要订餐的餐厅,并选择要订的菜品;
在购物车中查看已选菜品,然后去下单;
填写姓名、地址等订餐信息;
确定下单。【详细>> 】
1、选择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代为订餐,保证餐饮食品是有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单位制作,并保证订餐及消费凭证,以便消费维权。
2、不选择冷菜、生食品种(如生鱼片、拌黄瓜、预拌色拉等)、冷加工糕点(如含奶油糕点、提拉米苏、芝士蛋糕)等高风险餐饮食品。
3、查看餐馆地址,看看是否有线下经营地点,如果在附近的话,可以实地勘察一下,以确保环境足够卫生。
4、选择距离较近并可短时送达的餐饮单位,确保膳食能够在加工后2小时的安全时限内食用。
5、查验送餐人员的健康证明,检查其服装是否整洁,配送的餐饮食品是否受到污染,是否有变质现象,餐饮食品包装是否清洁,热的餐饮食品温度是否能够得到保证。
6、不集体订餐,尽量不用网络订餐作为单位集体用餐。饭店、快餐店、小吃店等餐饮单位加工能力有限,切勿大量订购其餐饮食品作为单位集体用餐,以免超出其加工能力,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详细>> 】
来源不明,夹杂异物
根据外卖平台的大数据统计,比较受欢迎的外卖餐品大都是味道过重,油腻麻辣的品牌,而这种菜品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油盐超标的问题;此外,餐品中有异物;食材来源不明;实际餐品原材料与公示不符等都是消费者在该环节集中投诉的主要问题。
撒漏串味,二次污染
外卖餐具一般都是一次性餐具,但这些餐具包装上并未标明是“食品接触用”或“食品包装用”等字样,普遍存在有异味,不干净等问题。导致很多消费者反应从来不用餐具包里面的纸巾;不合格的“打包餐盒”盛用食品温度过高会释放有害物质,也会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餐食外包装因为自然或者认为存破损造成食物撒漏、串味,更会造成餐品的“二次污染”;此外,送餐箱消毒保洁消毒不到位等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无店经营,无证经营
订餐平台上的店铺光鲜亮丽,实体店铺狭小混乱等是此前外卖行业普遍存在的情况;此外,无资质商家在平台线上登记,在线下无证经营平台,商家不主动提供正规发票等问题也很普遍。
交通违法,行为难规范
目前,各大平台的配送小哥都会被要求随身携带健康证,每天对配送箱消毒一次,在入职之前有培训,培训后有考核,但这些制度落地情况并不乐观;外卖小哥在配送过程中个人卫生等对食品安全影响颇大的行为仍有待更细致的基本规范来落实;此外,为了及时将餐品送达顾客手中,逆行、闯红灯对于送外卖小哥来说是家常便饭;表面上是送餐员不遵守交通规则,但实际上有赖于平台配送机制的完善,此外餐品不能及时送达,错单、漏单等问题改善,也都要有赖于平台配送机制的完善。
其实,在外卖食安问题中,骑手管理环节是目前监管难点,对于如何规范骑手行为来保证食品安全?“骑手管理”确实是解决外卖食安问题的关键环节,在他看来,目前的外卖骑手的素质、专业水平、食品安全的意识和知识跟目前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
被信息绑架,难以索赔
此外,用户被外卖平台“信息绑架”,缺乏充足的知情权,索赔机制不完善也是阻碍外卖食品安全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比如消费者经常反映的对商家投诉后看不到处理结果等。朱丹蓬对亿欧表示,“不健康、安全性差”的外卖隐患难以根治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平台的审查门槛低,另一方面国家虽然相继出台了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处罚的力度欠缺,使得餐企违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造成外卖食安隐患。
(1)品牌连锁商户的外卖品质一般情况下比较出色
这些品牌商户主要包括本地知名连锁商户,如杭州的新白鹿餐馆,还有部分非连锁知名商户,一般外卖平台上对其都有特别的分类入口,如美团外卖的土豪馆,百度外卖的土豪专供。这些商户相较于一般商户更值得信任,当然,此类商户一般菜品价格较街头的快餐店略贵一点,并不适于大家每天都点。
(2)平台专送服务质量比商家配送(第三方配送)更好
平台直营的配送服务有严格的规范制度,服务培训,所以配送服务一般较佳,用户还能在外卖客户端实时查看配送员位置,了解预期送达时间。一般大品牌的连锁商户都是专送商户,所以平台专送服务往往在餐品品质,配送服务体验上更好。但是平台专送配送费往往都较高,少则三块,多则十几元,点餐成本会随之提高。
(3)看商户实景照片、地址与用户评价
如果你无法确定一家商户诱人的饭菜是否让你放心,点击商户信息里的商户实景图片、地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般情况下根据商户内部装修一眼就能看出商户的基本档次拉,还有如果商户地址在商场内部也肯定不会太差。
如果还是不能确定,那就看看其他用户的整体评价再下单吧。
(1)包装好看是不出名的品牌
如今,许多商家已经掌握了消费者的审美心理,因此他们将在外卖包装上精心设计。所以,目前,外卖平台上有许多新的精品店。这些商店通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外卖包装特别漂亮,特别精致,外包装也装在纸盒里,但这种美食品质真的不错吗?事实上,不难发现这些品牌几乎没有实体店。此外,所有的食物都使用一些快餐食品,或半成品,如炸鸡排,萝卜干等,其外观精致,但实际上没有营养,有“华而不实”4字这个词行人并不过分。
(2)经常打折的食物
如今,大型外卖平台上的商家越来越多。一些新店的名字还没有被听到。虽然外卖平台需要两张营业执照和健康证明,但有时还会有一些黑心。商人将“钻空子”,还有外卖平台太大,导致监管疏忽。虽然很多商家确实外卖,但厨房空间是一个小工作室出租,但这些小作坊还不能有保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发现外卖平台上很多商店的名字很奇怪,因为他们从未见过这些商店。这类商人吸引食客的最常见方式是“打折”。他们会折扣很长时间。市场上使用的配料的价格相对较高,但是成品外卖的价格便宜且可怕。我可以想象这些食物品质的样子。
(3)几分钟就送到家门口的
有些人总是抱怨外卖送的太晚了,在定外卖后一个小时的时间才送货上门。事实上,在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内交货是正常的,因为通常在订单收到后,商家必须花很长时间来做你的外卖。这时候需要一段时间。然而,如果外卖平台显示几分钟后,就送到你家门口的这种千万不要吃。那么最好少吃或不吃,因为外卖在两三分钟内送到你家门口的不是半成品就是加热食物。长期食用此类食物对身体非常有害,因此在订购时应注意。如果是这种情况,最好不要再次订购。
(4)大家给的评价非常低
第三种情况是最直接回应问题的案例。外卖平台的每个商家都有一个评估系统,总评分为一条评论,还有一些不良评论。您可以查看商家的评论。订购前如果总分为4.5或以上,您基本可以放心。此外,你经常去看看商店的不好评论,看看坏评论在哪里,看完后自己是否能接受。
(5)店名和别的店名差一个字的
什么是有字差的商店?一些黑心商家特别聪明,他们会抓住漏洞而成名。外卖店的名称将与一些连锁店类似。其中一些只有一个微妙的区别。例如,某个粥店最容易对此动手脚,但这些商店通常用于其他商店名字做着质量很差的商品来做买卖,有时候经常使用点外卖就忽略了。
(1)注意点单的时间
我们都知道,外卖配送是存在一定的高峰期的,饭店的时候,大家都是在点,肯定要比平时人比较少的时候是要慢一点的,如果你吃饭可以错过饭点最忙碌的那个时间,相信配送肯定也会快一些。
(2)不要找距离过远的店家
很多朋友觉得不现实,我下班就是这个时间点,提前吃饭可是要罚钱的,那我们不妨在点单的时候选择店铺可以选择距离我们比较近的那一些,速度也可以有一定的控制。
(3)食材需要准备的时间
有的时候配送的时间受影响的,不一定是配送员的问题,如果我们点的东西本身制作起来会比较慢的话,那么可能单独商家制作一下就要很长的时间,可能配送并不慢,但是距离我们手里拿到是很久的。
(4)做好催单的打算
现在的外卖软件对送餐都是有一个催单的机制的,这可以理解为最慢基本上多少时间会送到,要是还没有你可以催促,可以额外提醒配送员,让他加快速度,你已经等不及了。
(5)购买保险
很多朋友说催单有什么用啊,你一个劲的催,不见得就马上会优先给你送啊,那就买一份保险吧,有了保险之后,配送的速度确实明显会有提高,而且费用也确实不高,可以说这样放心一点。
(6)联系外卖员
如果还没有配送到位的话,但是还没有到催单的时间,我们也可以单独给配送的人员去发送信息或者打电话询问,比如你要出门,你有急事,还是沟通一下会比较好。
(7)跟店铺往往关系不大
配送的话,基本上绝大部分是跟当时饭点配送的路况,以及距离有关系的,跟本身店铺的关系是不大的,大家打评价的时候一定也要分清楚,是食物问题,要怪商家,配送速度问题那是外卖员。
定外卖最好选择大店,这样的店外卖品质有保障,不要选择新开的小店,有的在村内组个房子就能做外卖,质量可想而知。
订外卖时,要确定好地点,避免让派送员难以找到,容易耽误时间,毕竟派送员都是比较辛苦的。
对于外卖的食物,如果出现头发等异物,要注意拍照取证,然后联系商家处理,要求退款。
同样的,如果外卖食物有异味了,不要吃了,给商家打电话,告诉其食物变质无法食用。
在致电商家后,如果协商一致退款就好说,如果协商不一致,那就投诉给客服,让客服给解决。
现在很多外卖的平台给每一单都投保保险,因此如果外卖食物出现问题,可以利用保险金来赔付。
消费者收到外卖后,首先要检查餐食包装是否完好、清洁,是否与订购餐品一致;还要当面查验,一旦发现餐食变质或受到污染,应当拒收。同时,网上订餐务必索取消费票据,留存交易凭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如发现餐饮安全卫生问题或者出现送错、少送漏送的情况,要做好证据留存,依法主动维权,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
一方面国家应该尽快出台网络安全保护具体细则,严格立法要求企业对安全事故负责,尤其是跟隐私相关的数据泄露必须有惩罚和赔偿机制,不允许企业增加“黑客攻击导致的数据泄露不承担责任”类似的霸王免责条款。同时,严格管束企业方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出一次事,处罚一次。
另一方面,商业公司要及时更新信息保护手段,建立深层防护机制,在做数据分析和使用时,可以先将客户的敏感信息隐去,用虚拟ID代替;再将其隐私信息通过加密的手段做二次防护。
此外,商业公司还应完善信息管理机制,“比如技术加密的算法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才能接触到用户数据,建立详细的技术标准规范”。
刑法修正案(七)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进行了立法,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此外《网络安全法》也明确,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毁损、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执法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向当地工商部门或者拨打12315进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