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的鉴别方法
药材历史考证:
川芎原名芎。其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云:“生武功川谷、斜谷西岭。三月四月采根,暴干。”《新修本草》云:“今出秦州,其人间种者形块大,重实,多脂润;山中采者瘦细,味苦、辛。以九月、十月采为佳。”《蜀本草》引《新修本草图经》云:“苗似芹、胡荽、蛇床辈,丛生,花白。”《本草图经》曰:“今关陕、蜀川、江东山中多有之,而以蜀川者为胜。其苗四五月间生,叶似芹、胡荽、蛇床辈,作丛而茎细。……其叶倍香,或莳于园庭,则芬馨满径,江东、蜀川人采其叶作饮香,云可以已泄泻。七八月开白花。根坚瘦,黄黑色。”并附有“永康军川芎”图。《本草衍义》曰:“芎劳,今出川中,大块,其里色白,不油色,嚼之微辛、甘者佳。”《本草纲目》始载其又名川芎。李时珍曰:“蜀地少寒,人多栽莳,深秋茎叶亦不萎也。清明后宿根生苗,分其枝横埋之,则节节生根。八月根下始结芎,乃可掘取,蒸暴货之。”李时珍引《救荒本草》云:“叶似芹而微细窄,有丫叉;又似白芷,叶亦细;又似胡荽叶而微壮。一种似蛇床叶而亦粗。嫩叶可炸食。”根据以上本草图文考证,与现今药用川芎及其原植物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
多年生草本,高40~60cm。根茎发达,形成不规则的结节状拳形团块,具浓烈香气。茎常数个丛生,直立,圆柱形,具纵条纹,上部多分枝,下部茎节明显膨大(习称苓子),易生根。叶互生;茎下部叶具长柄,柄长3~10cm,基部扩大成鞘状抱茎;叶片轮廓卵状三角形,长12~15cm,宽10~15cm,三至四回三出式羽状全裂,羽片3~5对;最终裂片线状披针形至长卵形,长2~5mm,宽1~2mm,有小尖头;茎上部叶渐简化。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总苞片3~6,线形;伞辐7~20,长2~4cm,内侧粗糙;小总苞片4~8,线形,长3~5mm,粗糙;花瓣白色,倒卵形至心形,长1.5~2mm,先端具内折小尖头;花柱基圆锥状。双悬果卵形,5棱,背棱槽内油管1~5,侧棱槽内油管2~3,合生面油管6~8。花期7~8月,果期9~10月。
药材性状鉴定:
本品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2~7cm。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小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的油室,形成层呈波状环纹。气浓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药材显微鉴定:
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皮层狭窄,散有根迹维管束,其形成层明显。韧皮部宽广。形成层环波状或不规则多角形。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大多单列或排成“V”形,偶有木纤维束。髓部较大。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油室,类圆形、椭圆形或形状不规则,淡黄棕色,靠近形成层的油室小,向外渐大;薄壁细胞中富含淀粉粒,有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晶体,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
川芎粉末淡黄棕色或灰棕色。淀粉粒较多,单粒椭圆形、长圆形、类圆形、卵圆形或肾形,直径5~16μm,长约21μm,脐点点状、长缝状或人字状;偶见复粒,由2~4分粒组成。草酸钙晶体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直径10~25μm。木栓细胞深黄棕色,常多层重叠,表面观呈多角形,壁薄。油室多已破碎,偶可见油室碎片,分泌细胞壁薄,含有较多的油滴。导管主为螺纹导管,亦有网纹及梯纹导管,直径14~50μm,有的螺纹导管增厚壁互相联结,似网状螺纹导管。
药材理化鉴定:
取本品粉末lg,加石油醚(30℃~60℃)5ml,放置10小时,时时振摇,静置,取上清液1ml,挥干后,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再加2%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2~3滴与氢氧化钾的甲醇饱和溶液2滴,显红紫色。
如何鉴别川芎
1、进行品尝判断品质 川芎最简单的鉴别方法就是通过品尝判断其品质如何,一般来说优质的川芎香气浓郁,但是味苦会有轻微的回甜口感。在尝试之后,会有轻微的舌麻口感,除此之外川芎的油性很大。所以,大家在购买时可以通过品尝一些川芎的粉末来进行品质的判断。 2、通过外观形状判断 优质的川芎一般外观呈现为不规则的结节拳状,直径多在2-7cm左右。其表面主要为黄褐色或者稍微浅一些的黄棕色,且不光滑有皱褶。这样的川芎一般都是没有经过人工加工,而是由自然晾晒而成,无论入药还是直接切片服用效果都十分的优秀。 3、切片成色断定品质 最为简单的鉴别川芎的方法还有通过切片,有效的判断其品质如何。优质的川芎其切片在紫外线灯光下会呈现淡紫色荧光,而其外皮则会呈现暗棕色的荧光反应。所以,大家在进行鉴别时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有效的判断。